![]()
在金黄的麦浪与百姓的餐桌之间,矗立着一座现代化的面粉厂。而在这座工厂的核心区域,有一个安静却至关重要的部门——品管部化验室。这里没有机器的轰鸣,只有精密仪器的低吟和化验员专注的身影。尤其在“食品安全质量月”的浓厚氛围下,这里的一切工作都被赋予了更深刻的意义:它不仅是日常的质量控制,更是一场对“舌尖安全”的庄严承诺。
质量月:唤醒全员的质量神经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所以“食品安全质量月”开展的不仅仅是一个活动,它像一股强劲的东风,唤醒着从管理层到一线员工的每一根质量神经。在化验室,这种氛围尤为浓厚。
品管部负责人王炎红表示:“质量月对我们而言,是一个集中审视、强化和提升的契机。我们会对过往的检测数据进行复盘,审视质量控制流程中的潜在风险点,并通过培训和考试,让每一位化验员的技能和责任心都再上一个台阶。”这种自上而下的重视,为产品质量构筑了一道坚实的思想防线。
第一道防线:严守入口关,原粮入厂检验“零容忍”。
![]()
食品安全始于源头,品管部深知,优质的产品必须建立在合格的原料基础之上。优质的面粉,源于优质的麦粒。化验室的质量控制,首先从对入库小麦的“全面体检”开始。每一车运抵厂区的小麦,都必须经过化验室的严格筛查。
1.标准先行:依据国家标准,企业内部标准,对农残、重金属、毒素(如呕吐毒素)等安全指标通过自检,送检等方式严格把控,。
2.科学抽样,严格检验:对每批次到厂的原粮进行代表性抽样,确保样本能真实反应整批物料的质量状况,杜绝以偏概全;专业的检测人员、对样本快速、准确的理化分析。 · 感官检验: 化验员通过看、闻、摸,初步判断小麦的色泽、气味是否正常,有无霉变、虫蚀等情况。
· 物理指标检测: 使用原粮智能检测平台,检验水分,容重,杂志,不完善粒等等指标,并用筛选器验证分析杂质和不完善粒的比例。这些指标直接关系到出粉率和面粉的稳定性。
· 化学指标深究: 更为关键的是对呕吐毒素、重金属等真菌毒素的检测。确保原料食品安全指标绝对达标,从源头上杜绝食品安全风险。
第二道防线:精耕过程关,在制品质量控制无死角。
![]()
生产过程是质量形成的核心环节。当小麦进入生产线,化验室的监控并未停止。对生产过程中的在制品和最终的面粉成品,化验室实施着24小时、全指标的精密监控:
1. 毛麦与入磨麦水分灰分:使用国标法测定,检测配麦的稳定性。
2. 色泽与白度: 使用白度仪测定面粉色泽,满足不同面制品的视觉要求。
3. 加工精度指标:
· 水分: 严格控制在安全范围内,保证面粉的储存稳定性。
· 灰分: 这是衡量面粉精度的重要指标,灰分越低,表明面粉中麦麸含量越少,精度越高。
· 湿面筋含量与质量: 通过面筋仪和粉质拉伸仪,精确分析面筋的弹性和延展性。
4. 食品安全指标: 定期送检面粉样品对重金属、农药残留、增白剂(现已禁止但仍需监控)等进行严格检测,确保每一袋面粉都符合乃至超越国家标准。
![]()
第三道防线:牢把出口关,成品出厂检验“高标准”。
成品是质量的最终体现。品管部为成品出厂设置了最后一道审查屏障,确保到达消费者手中的每一件产品都合格。
全项目检测:成品不仅需要再次进行关键安全指标的检测,还需对产品效果、感官、标签、净含量、包装等所有项目进行全方位检验,确保产品符合既定的质量标准。
放行审核:建立严格的成品放行程序,只有所有检验项目合格后,由化验签字后,产品方可获得“出厂通行证”。
留样观察:对每批成品进行留样,并观察质量变化趋势,为产品质量的持续稳定和追溯提供实证依据。
第四道防线:数智驱动筑基强链创建质量生态。
对于化验室而言,数据是最宝贵的资源。对数据进行分析,寻找质量波动的规律,识别潜在改进点,预测质量风险,在每一份数据背后,是化验员火热的质量责任心。
在“食品安全质量月”的辉映下,面粉厂化验室的灯光显得格外明亮。这里进行的每一次滴定、每一次称量、每一次数据分析,都是对“质量”二字最深刻的诠释。这群“舌尖上的守护者”,用科学与责任,将平凡的麦粒,打磨成安全、优质、令人放心的盘中餐。
“食品质量月”是短暂的,但品管部对质量的坚守是永恒的。
(遂平克明面粉品管部 刘莹莹)

编辑:王建萍
![]()
转载是一种动力|分享是一种美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