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就要迎来今年的又一个传统节日,也就是中秋节了!今年的中秋节是在农历八月十五日,公历10月6日!
然而今年的中秋节却有点特殊,当天的日子非常特殊,是非常吉利的好日子,因为当天恰逢秋季的“天赦日”!
![]()
中秋节和天赦日撞在一起了,这个是多年难得一遇的?古人认为这样的日子里,天地气场平和,既是阖家团圆的良辰,也是顺应天道的契机。
但也因为如此,今年的中秋节当天有些禁忌要注意,总结起来就是“四不做”!到底是哪四件事不能做呢?一起来了解下吧!
这里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天赦日”!
天赦日的说法,最早可追溯至道教经典《道藏》中的《太上老君说三洞奉道科戒感应消灾解厄妙经》,经中记载天地有劫难,上天为护佑众生特设此日赦免罪过。
这一概念又与古代帝王的大赦令深度交融,汉武帝元狩元年首次在立春颁布大赦令,后逐渐延伸到四季,形成了“四季各一赦”的传统。
![]()
在古人眼中,天赦日是“天地合德之日”,此时阴阳调和,宜祈福消灾、自省忏悔,是承载着宽恕与希望的特殊时日。
天赦日并不是随随便便的日子,按照《星命书》记载它分别是指:春季的戊寅日,夏季的甲午日,秋季的戊申日,冬季的甲子日。
而在2025年的天赦日共有6个,分别是:3月10日(农历二月十一),春季戊寅日。
5月25日(农历四月廿八),夏季甲午日。
7月24日(农历六月三十),夏季甲午日。
8月7日(农历闰六月十四),秋季戊申日。
10月6日(农历八月十五),秋季戊申日。
12月21日(农历冬月初二),冬季甲子日。
今年中秋恰逢秋季天赦日,双重吉庆之下,老传统中的“四不做”更显深意,每一条都藏着对自然与人心的洞察。
首先,“男不拜月”是流传最久的禁忌之一。中秋祭月源于周代帝王礼制,唐代形成民间习俗,宋代成为全民节日,而月神被视为太阴星君,属阴柔之象。
古人讲究“阴阳相济”,男性属阳,女性属阴,拜月之事由女性主持,既契合月神的阴性特质,也暗合阴阳调和的哲学。这并非性别尊卑之分,而是古人对自然规律的具象化理解,如同“女不祭灶”的传统,皆是对天地阴阳的敬畏表达。
![]()
其次,当天不杀生,这个禁忌则贯穿天赦日与中秋的双重语境。天赦日以“赦免罪孽”为核心,杀生被认为会增添业障,违背上天“好生之德”;
另外中秋本是团圆祈福之时,伤害生命会破坏祥和气场,与节日“善待万物”的内核相悖。
古人在这一日多选择素食或放生,以慈悲之心呼应天地宽恕之道,这一习俗也折射出传统社会对生命的尊重。
再次,当天不和他人发生口角!这更多的是对人心的提醒。
天赦日讲究“万事不责,百无禁忌”,却唯独要求避免争执——阴阳平和之日,人际冲突会扰乱自身气场,也辜负了天道宽恕的本意。
中秋团聚时,亲友相聚易因琐事起摩擦,而老传统的警示恰是在提醒:团圆的真谛在于和睦,唯有心平气和,方能承接双倍福泽。如果和他人发生口角,不仅会影响自己的心情,甚至还可能影响一家人过节!
最后是有四个生肖要躲月,这主要是民俗中对特殊人群的关怀。
2025年蛇年,属蛇者值太岁,属猪者相冲,属虎者遭刑害,属猴者破太岁,这四类属相被认为需格外留意。
“躲月”并非逃避月光,而是“顺势静养”:从日落至次日清晨,拉紧窗帘、清淡饮食、远离喧闹,实则是让身心处于松弛状态,避开运势波动的影响。
这一习俗从《淮南子》嫦娥奔月的神话演变而来,本质是对生命节律的呵护。
中秋遇天赦,是历法的巧合,更是文化的馈赠。“四不做”的禁忌从未是束缚,而是古人用经验沉淀的生活智慧:
男不拜月是敬阴阳,不杀生是爱生命,不争吵是护人心,躲月是顺时势。
在赏月品饼的团圆时刻,守住这份老传统,既是对天地的敬畏,也是对自己与家人的温柔呵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