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数据是开展地震相关工作的基础依据,其准确性直接影响着日常防灾管理、救援协调与科研分析的效率。中国地震局第二监测中心肩负地震数据质量分析的重任,积极探索创新,成功打造了数据质检平台,通过对地震数据的质量分析,校验设备运行状态,为地震预测预警、地震灾害评估提供数据保障。
该数据质检平台以浪潮计算机CS5280H2和NF5468H7服务器搭建的多元算力架构作为底座,实现了每天650GB数据的综合分析,41万张地震波形图的绘制,数据处理能力是原系统的18倍,提升了数据质量监测的数字化水平。
![]()
l以数字化守护“数据生命线”
我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为有效提升国家抵御巨灾风险的能力,保障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国家启动了巨灾防范工程,在巨灾防范工程全面推进的背景下,全国地震观测站数量实现10倍增长,形成了覆盖更广、密度更高的地震监测网络,构建起全球规模最大的地震观测系统。如今,全国18000个观测站如同密布的“大地听诊器”,每天产生涵盖地壳运动、地震波传播等关键信息的海量数据,这些数据是地震预测预警、地震灾害评估的决策依据。然而,一旦观测站出现故障,就会造成观测数据不准确,进而对地震预警产生重大影响,后果不堪设想。
中国地震局第二监测中心建设的数据质检平台,核心作用在于精准研判地震台网数据的有效性——通过多维度校验机制,判断海量监测数据是否符合分析标准、能否支撑科学决策;同时实时监测各地震监测站设备的运行状态,及时从数据异常推断设备异常,确保监测系统始终处于稳定工作状态。这一环节直接关系到地震预警的精准度与时效性,是为防灾减灾提供准确稳定数据保障的关键,更是守护千万群众生命安全的“第一道防线”。
l数据质检平台实现三大核心突破
算力性能倍增,数据处理能力提升18倍
平台具备每天650GB数据的综合分析能力,可完成41万张地震波形图的绘制。浪潮计算机提供了640个物理CPU核心计算资源,24块32GB缓存国内GPU,单卡提供FP64双精度计算能力10Tflops,集群提供FP64双精度计算能力240Tflops,将原本需要数小时的并行分析任务压缩至分钟级。节点间25Gb高速网络互联大大降低了访问延迟,提高了整个集群的数据吞吐能力。
多元算力精准适配,实现资源高效利用
针对数据质检中并行要求高的指标(如数据均方根误差),平台借助GPU强大并行计算能力快速完成;而对设备状态串行校验、单站数据时序分析等可通过串行计算实现的任务,则采用高性能CPU服务器精准分配资源。该架构有效支撑每日数据噪声、连续性、断记次数10余项质检指标的高效执行,确保监测数据准确可靠。
全栈安全架构,通过等保三级认证
浪潮计算机服务器采用经过安全可靠测评的CPU、操作系统,集成国内主流内存、硬盘等300余种元器件,实现了软硬件全栈安全,更通过数据加密、安全监测等方式杜绝了数据运行过程中的安全隐患,配合项目建设中设计的安全架构,以及自研软件,从根本上保障了数据安全,目前该平台通过了等保三级认证,构建了坚实的数据安全屏障。
l赋能地震监测全链条提质增效
目前,数据质检平台已深度融入中国地震局第二监测中心的日常业务体系,成为提升地震预警准确性与时效性的核心支撑。通过实时监测全国观测站设备状态,平台能够快速识别数据异常、判断设备故障,有效避免因数据失真导致的误判风险,为地震预测、灾害评估和应急决策提供高质量数据保障。平台上线后,不仅大幅降低了人工质检成本,更推动地震数据质量管理向自动化、智能化转型,进一步夯实国家巨灾防范工程的数据根基。
数据质检平台是中国地震局第二监测中心在地震监测领域的重要成果,它的建成标志着我国地震数据质量管控迈入了数字化、智能化、高效化的新阶段。浪潮计算机为该平台量身打造的算力底座,凭借CPU、GPU 多元算力协同,成为平台高效运转的关键支撑,以硬核算力赋能地震监测现代化。未来,随着观测网络的持续扩展,浪潮将继续深化与中国地震局第二监测中心的合作,以更智能、更可靠的算力解决方案,筑牢防灾减灾的“数据长城”。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