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们齐刷刷站在一座山面前,导游正准备赞美一下山之雄伟屹立,刚开了口:啊,大山啊……
语文老师:
武夷占尽人间美,愿乘长风我再来。
数学老师:
刚才我们是以3km/h的速度上山,等下我们将以4.2km/h的速度下山,已知上山比下山多用了一个小时,求老师们一共走了多少路程?
英语老师:
爬山是过去完成时,看风景是现在进行时,下山是将来时。好了,我现在正处于进行时,不要打扰……
音乐老师:
mountain top!就跟着一起来~没有什么阻挡着未来~day and night!就你和我的爱~没有什么阻挡着未来~
物理老师:
我就插一句,要是我们现在迷路了,是要顺风走还是逆风走?
生物老师:
这里不仅仅是旅游胜地,还是著名的林区,森林覆盖率达79.2%,茂林修竹、映带左右。当然,还有不得不提的茶叶文化,空气中都飘着一股茶香。
化学老师:
如此多的植物在此进行化合作用,产生新鲜的空气,多呆一会更觉心旷神怡。
历史老师:
此处历史悠久,名人辈出,相传唐尧时代的长寿老翁彭祖隐于此山,生有二子,长曰「武」,次曰「夷」,二人开山挖河,疏干洪水,后人为纪念他们,就把此山称为「武夷山」。
地理老师:
恩,这里属典型的丹霞地貌,是地质时期沉积的巨厚的红色岩层,经地壳运动和外力作用形成的一片红色群山。
政治老师:
这里好像没有我发挥的余地……
(突然很心疼政治老师……)
来到一条溪流面前,导游看语文老师正神游天外,心想终于到我发挥了,便开始滔滔不绝地介绍:“‘山无水不活,水无山不转’。此处山挟水转,水绕山行,每一曲都有不同景致的山水画意......”
数学老师:
等等,导游先生我们有几个问题,请你帮忙解答一下。
物理老师:
那竹排看着挺好玩,船家现在的支撑点就是最省力的点吗?
化学老师:
某广告说:他们只是大自然的搬运工。导游先生你怎么看,这里的水质能够达到我们的饮用水标准吗?
生物老师:
这水中有哪些特别的生物,它们是如何到达这里的?在此之前是否存在过珍稀物种,此地的生态链如何……
音乐老师:
生物老师,你问题太多了,换我来问了,这里的特色歌曲是哪些?导游先生能飙高音吗?我能在这里唱山歌吗?
地理老师:
我也来问个:这溪水来自何处,去往何方?
政治老师:
刚好在这里可以实验一下“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导游你觉得呢?
语文老师:
╮(╯▽╰)╭,这回我可没提问。
(感觉音乐老师就是来捣乱的……)
导游崩溃了,弃车而逃:我再也不要带老师团了!不要不要不要……
曾经网络上流传一句名言“不要和学地理的去旅游”,这句话深深的伤害了多少地理人。对你而言,那是青山秀水风景怡人养眼;对地理人来说,那是背斜河谷构造万年巨变;那是山岭挺拔,亦是断层挤压;那是大漠苍茫,也是风化剥蚀。
那究竟都有哪些不同,让我们一起来看。
别人眼里的
地质人眼里的
别人眼里的
地质人眼里的
别人眼里的
地质人眼里的
别人眼里的
地质人眼里的
别人眼里的
地质人眼里的
别人眼里的
地质人眼里的
别人眼里的
地质人眼里的
别人眼里的
地质人眼里的
别人眼里的
地质人眼里的
别人眼里的
地质人眼里的
别人眼里的
地质人眼里的
别人眼里的
地质人眼里的
备注:图片来自网络和知乎
都说学地理的人上得高山,下得深谷,飞檐走壁,无所不能,坡坡坎坎,陡陡弯弯,轻松脚下踩~~~能get这些技能并不是地理人生于人异,而是——长期以来形成的地理素养使得地理人眼中的世界不一般~~
普通人眼里的太阳
地理人的太阳
普通人眼中的月亮
地理人的月亮
普通人眼中的山
地理人的山
普通人的关注点
地理人的关注点
普通人眼中的风景
地理人的风景
普通人与地理人的对话
你可能在惊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时候,他可能在想地貌的演化过程,火山,洪水,风化剥蚀,沉积过程,海进海退,虽然研究地质的时间尺度是百万年,但是地质人又非常注重一些微小的地质细节。
他眼里都是构造,山川,河流,各种沉积相。看到岩石就是岩性,层理,韵律,结构。地质学又被成为博物学,对于在这个星球而言,他们可能比旁人多懂得一点关于这个星球的奥秘与运行规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