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前言:
公元前468年的深秋,几个粮商正围着一位身着粗布长衫的老者争执,老者坚持按平价售卖,哪怕粮商们加价两成,他也摇头:
今年秋收虽好,但明年可能有旱情,平价卖粮,既是让百姓过得去,也是让生意能长久。
这位老者正是刚在陶邑定居不久的范蠡。
此时的他早已不是越国朝堂上那个运筹帷幄的大夫,也不是齐国海边耕作的农夫,而是被当地人称为陶朱公的商人。
![]()
看着粮商们悻悻离去的背影,范蠡摸着胡须轻声感叹:
世人只盯着眼前的银子,却忘了银子背后的东西——那才是真正的财富。
勾践被迫前往吴国为奴,整个越国濒临灭亡,此时的范蠡刚从计然门下学成不久。
他向勾践提出的第一条建议,不是练兵,而是通过发展生产积累财富,再以财富支撑国力。
计然曾告诉范蠡治国经商要顺着固定的循环周期走,
范蠡在越国沿海开辟盐田,教百姓用煮海为盐的技术提高产量,再通过内河航运,把盐卖到楚国、鲁国等地。
![]()
盐是必需品,需求稳定,越国的盐很快占据了中原市场,每年为越国带来数十万石粮食的收入。
除了盐业,范蠡还改革了越国的制酒业和制玉业,他让人在会稽山开辟酒坊,用当地的糯米和泉水酿酒,再在酒坛上刻上越酿二字。
玉则挑选越国深山里的玉石,做成礼器卖给诸侯。
这些举措让越国在短短十年间,从府库空虚变成财货充盈,为后来灭吴积累了足够的资本。
在范蠡看来,财富不是从别人手里抢来的,而是顺着规律生出来的——这是他从计然那里学到的核心,也是他后来经商的基石。
越国灭吴,勾践要封范蠡为上将军,与他分治越国,范蠡却拒绝了。
![]()
他在给文种的信里写越王可共患难不可共乐,随后带着妻子西施和少量财物,悄悄离开了越国,一路北上来到齐国海边。
当时的齐国土地贫瘠,百姓多以捕鱼为生,日子过得困苦。
范蠡没有像其他贵族那样找地方享乐,而是租了一块荒地带着家人开垦农田,又教当地百姓晒盐。
他发现海边的盐田如果用晒法代替煮法,成本能降低一半,产量却能翻倍。
百姓学会后,盐的产量大增,范蠡又帮他们联系齐国都城的商人打通销售渠道。
短短三年,百姓日子好了起来,范蠡自己也积累了数十万金的家产,齐王派人来请他做齐国的相邦,范蠡却再次拒绝:
![]()
居家能致千金,居官能至卿相,这是布衣的极致了,但长久享受尊名,不是好事。
随后他做了一件让所有人震惊的事——把自己的家产全部分给了当地的百姓,尤其是那些跟着他晒盐、种地的穷苦人。
有人说他傻,范蠡却不这么认为,他知道自己能在齐国赚到钱,靠的是当地百姓的劳力,靠的是大家对他的信任。
把钱分给百姓,看似失去了财富,实则留住了更珍贵的东西。
当他后来离开齐国前往陶邑时,很多百姓主动跟着他,有的帮他打理生意,有的为他传递商情,这些人的支持比千金更有价值。
离开齐国后,范蠡沿着黄河东行,最终停在了陶邑。
![]()
这个地方位于中原腹地,是天然的商贸枢纽,范蠡看中的正是这里诸侯四通的优势,他在这里自称陶朱公,开始了自己最辉煌的商业生涯。
在陶邑,范蠡不再只做盐业、粮食生意,而是把目光投向了更多领域。
他发现当地百姓喜欢养鱼,却不懂怎么提高产量,于是亲自考察水源,研究鱼苗的习性,写出了《养鱼经》。
这本书里详细记载了鱼池的修建方法,还提到了鱼苗的选择、投喂的时间、水质的调节,甚至计算出一年可收三千石鱼的产量。
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养鱼专著,直到今天里面的很多方法还在被沿用。
除了养鱼,范蠡还做起了产业链生意,他发现陶邑的陶器质量好却卖不远,
![]()
于是派人把陶器运到南方的楚国,换回楚国的木材,再把木材运到北方的燕国,换回燕国的皮毛,又把皮毛运到西方的秦国换回铁器。
跨地域的贸易让货物在流通中不断增值,自己也赚取合理的利润。
范蠡做生意有个原则,就是逐什一之利,只赚百分之十的利润。
他认为价格太高,百姓买不起,货物就会积压,价格太低自己没利润,生意做不长久,
什一之利,既让百姓得实惠,也让自己能持续经营,这是长久之道。
范蠡在陶邑生活了十九年,他知道只有把钱散出去,能帮人渡过难关,能让更多人参与到生意里来,这样市场才会更繁荣。
![]()
如果只把钱攥在手里,钱会越来越少,最后变成一堆没用的铜块。
范蠡的这种财富观影响了后世无数商人,战国时期的白圭就以范蠡为榜样,成为当时的天下首富。
甚至到了现代,日本的经营学博士酒井甫还称范蠡为世界经营学第一人,很多日本企业把他的财币与其行如流水作为财务管理的核心。
钱财就像流水,来了又去,去了又来,真正能跟着你一辈子的,是你怎么看待财富,怎么创造财富,怎么用财富帮到更多人——
这才是藏在钱财之外的,真正的财富。
![]()
参考资料:
1. [汉] 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
2. [东汉] 袁康、吴平:《越绝书·越绝外传记地传》,中华书局1985年版
3. 范蠡:《养鱼经》(《齐民要术》引录版),中华书局1982年版
4. [战国] 白圭:《商君书·货殖》(后人辑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5.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农业卷》,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6. [日] 酒井甫:《范蠡经营学研究》,东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7. 郭建龙:《中央帝国的财政密码》(范蠡经济思想部分),鹭江出版社2017年版
8. 山东省定陶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定陶县志·人物志·范蠡》,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