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知秋和韶华一路走来真不容易。两个人吵过闹过,也差点分开过。但心还是在一块的。守元药庄不合作了,生意难做,可他们没低头,日本人那边的事,坚决不沾。
![]()
那时候前线缺药,他俩干脆自己往前线送。路上碰到日本飞机炸,闻知秋一把把韶华推开,自己胳膊上炸出一道口子,血流得挺吓人。那会儿大家都觉得,这两人总算能安安稳稳成个家了。
婚事刚定下来,韶华却翻到了一份旧文件。纸都发黄了,字迹还清楚。上面写着,当年穆子儒是被人指派去杀夏初的。而那天,把夏初叫走的人——是闻知秋。
她坐在灯下看了好久。手一直在抖。
夏初死了四年。她一直以为是意外。
![]()
现在呢?原来那个她信了一辈子的人,亲手把她未婚夫引到了死路上?
这事换谁受得了。
她跟闻知秋的关系,又一次断了。
可我就在想,闻知秋真是那种人吗?要真是勾结穆子儒,干嘛还留着这份密令?还故意让她看见?太不合常理了。后来我看到夏母送戒指那一段,突然明白了点什么。
![]()
闻氏药房早年在上海根本没人知道。是韶华拉上夏元一起干,才慢慢打出名头。三个人合伙,账目清,脾气合,日子眼看着好起来。闻知秋和韶华提起夏元,以前都是带敬意的。
可后来出了鸦片的事。夏元从别处劫了十八担鸦片,想偷偷运到北方卖。闻知秋当场翻脸,说这种脏钱不能赚。韶华也反对。三个人闹掰了。
但夏元没停手。他搞了个假船难,骗了保险公司一百多万大洋。那批鸦片最后还是变现了,只是闻知秋和韶华被蒙在鼓里。
更恶心的是,日本人占了东北以后,上海这边都在抵制日货。他倒好,偷偷跟日本人搭上线,拿别人拿不到的药材。田大少带头在国药公会上提议罢免他,闻知秋投了关键一票。
![]()
这一票下去,夏元彻底恨上了闻知秋。
守元药号立马撕合同。别的药店也跟着躲闻氏药房,生怕惹祸上身。
那段时间,我和我妈去南京路抓药,听见两个老药工蹲门口抽烟聊天。一个说,“闻家那孩子傻得罪谁不好,得罪夏元?”另一个叹气,“可人家不肯卖良心。”
夏元他妈这时候找上韶华。约她在静安寺附近一家茶馆见面。老太太一开口就说,你早就是我们家的儿媳了。然后掏出一枚戒指,说是她男人年轻时给她的,现在传给韶华。
![]()
我外祖母也这样。老派人总觉得感情能用东西拴住。可时代早就变了。
话没说完,夏元就进来了。他妈和大嫂马上起身走了。这局摆得明明白白。夏元坐下来就说,让你来守元药庄,做我们夏家的人。闻家快完了,别跟着陪葬。
韶华听完,把戒指放在桌上。她说,我不会跟日本人做生意。你也别拿夏初压我。人都走了四年了,你现在说这些,有意思吗?
她站起来要走,回头说了句:道不同,不相为谋。
![]()
这话我在我爸嘴里听过。九十年代厂里改制,他宁可下岗也不肯签那份亏工人的协议。那天晚上他在阳台上抽了半包烟,就念叨这一句。
夏元恼羞成怒。之后的动作更狠。他切断所有供货渠道,逼得闻知秋到处跑关系。梅掌柜说他这是伤敌八百自损一千,可夏元不在乎。只要闻家倒,他自己亏点也认。
最绝的一招,是他开始暗中查闻知秋。可查来查去没查出毛病。于是有人提醒他:不如让韶华自己不信他。
于是就有了那份“密令”。
![]()
于是有了婚纱店那个证人。
于是闻知秋主动把自己变成凶手。
我越想越觉得不对劲。正常人要是真要害人,会留下证据让人发现吗?还会特意安排人证让对方确认自己是坏人?太反常了。
除非——他是故意的。
![]()
后来闻知秋把药房招牌卖给田大少。一个人走了。走得干脆。临走前连账本都没多看一眼。
我猜他是怕连累韶华。
他知道夏元疯起来什么事都干得出来。
所以他宁愿自己变成恶人,也要让韶华远离他。
![]()
就像小时候我家那只老狗。有一回邻居家小孩拿棍子打我,它冲上去咬人,被打了半死。我爸要赶它走,它也不跑。第二天照样趴在门口,眼睛一直盯着院墙。
有些人的爱,就是宁愿自己变脏,也不让你碰一点灰。
闻知秋可能就是这样的人。
他对韶华的好,一半是真心,一半是保护。
他不敢再让她经历一次夏初的事。
至于真相什么时候能揭开,我不知道。
但我知道,有些人走远了,不是因为不爱了。
是因为爱得太深,不敢回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