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意,是大地的丰收
也是人间的团圆
又是一年团圆将至
当城市的灯火亮起
珺山的屋檐下正在酝酿一场跨越时空的融聚
然而真正的团圆,不只是月圆之夜的相聚
更是将家族的血脉与记忆
安放在一个能承载时光的容器里
厅堂·圆月照华庭
“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量鸣露草"------苏轼《中秋见月和子由》
千年前子由与东坡望月唱和时
未必想过后世团圆能有这般气象
珺山奢阔的厅堂,将苏子笔下的清辉悉数收纳
当月光穿过月洞窗,在青石地面投下冰裂纹光影
太师椅上三代人的身影被拉成修长的水墨画
![]()
孩童举着免儿灯跑过屏风
惊动博古架旁的寒蛋
竞与宋词里的意境隔空相和
团圆的空间美学,早被诗人写在千年前的月光里
园林·移月就花来
“研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辛弃疾《太常引》
秋日的珺山园林
恰似稼轩词中的理想之境
百米曲廊挂起绢丝灯笼,与枝头果实争艳
金桂簌簌落满石径,每一步都踏在丰盛之上
家人在亭台水榭间漫步
池中月影被锦鲤搅碎又重圆
恍若杜甫”研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的具象呈现
![]()
最妙是月下观花如窥瑶台仙境
原来宋人追求的清光
不在天上,在珺山的匠心营造里
露台·醉月摇花影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今夜珺山的露台,成了东坡词意的现代注脚
大闸蟹泛着橙红,与天际圆月遥相呼应
天文望远镜里环形山清晰如砚台墨痕
全家举杯邀月时忽然顿悟
千年前”千里共婵娟”的怅惘,已被匠心化解
![]()
此刻银汉西流,露台暖灯将一家人的笑声送上云霄
仿佛在与月宫里的嫦娥隔空对酌
月印万川处,此间是唐人张若虚曾问”江畔何人初见月”
而今夜珺山的回答是:见月不如筑月
当建筑成为诗的容器,当团圆可触可感
每个中秋都将是家族史的新篇章
这轮照耀过李白的月,沐浴过苏轼的月
此刻正停在珺山的飞檐翘角上
等待为当代世家书写新的诗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