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间,腐朽的木薯秆燃烧浓烟
实验室里,一株株灵芝破“袋”而出
——这看似不相关的两个场景
却是湛江科技学院“东方仙草”师生团队故事的开始
师生梦想着解决田埂边的难题:
如何把农民眼里的“废料”
变成灵芝生长的“黄金土”?
三年时间,他们用一次次实验
将田埂边的朽木点化成了
助力乡村振兴的“神奇菌材”
这个“化腐朽为神奇”的创新技术
在2025年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中
荣获省赛金奖
获得了专家评委的高度认可
PART 01 从田埂边冒出的灵感
“东方仙草”项目的想法,是在一次次下乡实践中萌生的。团队队长郑忆鹏来自木薯产区,亲眼见过农户为处理成堆的木薯茎秆发愁,“烧掉污染环境,扔掉又浪费。”这个难题一直记在大家心里。后来,在学校组织的“百千万工程”“三下乡”和红旅实践活动中,团队跑遍了30多个地方调研,更加深了对这个问题的理解。
与此同时,课堂上学到的知识给实践中的发现插上了翅膀。在中药学、药学等课程里,团队成员了解到植物多糖,特别是灵芝多糖,具有很高的药用和保健价值。一个想法逐渐清晰:能不能把废弃的木薯茎秆利用起来,作为栽培灵芝的基质,然后再从灵芝里高效提取出宝贵的多糖?这个将“废料”变成“原料”的朴素愿望,成了“东方仙草”项目的起点。
![]()
团队前往多个地方进行实地调研
PART 02 把“不可能”变成“可能”
想法好,做起来却不容易。项目起步时,学校提供的“第一桶金”非常关键。“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给了初步的经费,学校的实验室也向团队敞开大门。于是,一群年轻人利用课余时间,一头扎进实验室:粉碎木薯秆、尝试不同的配比做基质、培育菌种、摸索工艺……失败是常事,但每一次尝试都离目标更近一点。
![]()
团队在实验室分析灵芝生长的关键数据
“最大的挑战之一是怎么让木薯秆稳定地成为灵芝的好‘土壤’,同时还能高效地把多糖提取出来。”团队成员回忆道。在导师的指导下,他们最终建立了“木薯茎秆高稳袋料均质栽培体系”。这套方法,通过精细的配比和操作流程,不仅提高了灵芝的品质,还大大缩短了种灵芝的时间,为以后大规模应用打下基础。
另一个关键突破是提取技术。团队放弃了传统方法,自主研发了“梯度乙醇动态萃取工艺”。这项已经申请了实用新型专利的技术,能大幅减少提取过程中多糖的损失,同时降低了生产的能耗,实实在在地提高了废弃茎秆的利用价值。
PART 03 让乡亲腰包鼓一点,乡村环境好一点
拿奖固然高兴,但团队更看重的是技术能不能帮到乡亲们。“东方仙草”项目的核心目标之一就是“赋能产业振兴”。借助学校搭建的“乡村振兴科技特派员”平台和“大学生红旅实践基地”,团队深入木薯主产区。他们不仅手把手教农户使用高效栽培技术,还创新性地与当地合作社签了保底收购协议,让农户种得安心。据统计,用上这套技术和参与协议,农户每亩地能多挣3000元左右,实实在在地让“集体经济强起来,百姓腰包鼓起来”。
![]()
团队观察记录灵芝生长情况
项目带来的好处不止是增收。它为处理农业废弃物这个老大难问题,提供了一条绿色环保的新路子。在初步推广中,这套技术体系每年能消耗掉不少木薯茎秆,有效减少了焚烧带来的污染。团队先后在国家级、省级各类创新创业大赛中拿了149项荣誉,这些既是对技术创新的肯定,更是对项目脚踏实地服务乡村的最好认可。
![]()
团队获得2025年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中省赛金奖
PART 04 从“种子”到“果实”的全方位支持
学校的全方位支持是“东方仙草”项目获得金奖的关键。从初期的技术攻坚到后期的竞赛打磨,学校提供了贯穿项目全周期的培育支持。“在项目推进的每个关键环节,学校的支持都实实在在。”团队成员表示,指导教师通过课内外的系统教学与实践训练,引导团队深入实验室与田间地头,不断攻坚克难,成功突破了关键技术瓶颈。校外专家则从商业模式重构、答辩逻辑梳理和视觉呈现优化等多方面给予专业指导,显著提升了团队的路演表达能力与项目说服力。
备赛期间,学校组织了三轮高仿真校级复赛,通过严格模拟省赛流程、引入企业高管和行业专家担任评委、提供多维度的赛后反馈,使团队得到充分锻炼,最终在省赛舞台上表现沉稳、发挥出色。“多轮演练让我们在省赛现场一点都不慌,讲述清晰,配合默契。”一位成员回忆道。
![]()
学校邀请专家评审参与校赛评比
创新创业学院院长尤俊杰表示,学生团队的成长,只是学校“五育并举·五创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一个生动案例。
★在“劳创”方面,学校提出“在劳动教育中体验创新创业”的新理念,创设“创造性劳动知识→创造性劳动能力→创造性劳动素养”三维目标矩阵链,学生实景性劳动课堂打通能力转化通路。
★在“专创”方面,学校积极推动跨学科协作,引导不同专业学生将课程所学转化为实践能力。
★在“科创”方面,学校开放实验空间,高效液相色谱仪、冷冻干燥机等精密设备的提供,保障了关键研发环节的实施。“科研沙龙”等活动,促进了跨学科交流,推动技术瓶颈的突破。
★在“赛创”方面,团队将赛事反馈转化为优化方向,真正做到“以赛促改”。
★在“产创”方面,则通过“校企合作对接会”帮助团队与企业达成合作,获取真实原料与市场需求,确保项目贴合产业实际。
“五创融合”的模式,为学生团队实现从创意到产品、从实验室到市场的跨越提供了系统支撑。
![]()
团队观察、记录刚收获的灵芝样本
![]()
团队分享收获的喜悦
捧回金奖的兴奋还在,但“东方仙草”团队的目光已经看向了下一步。团队计划推动项目中试生产线建设,签署首批多糖供应合同,并探索灵芝多糖在保健品、饲料添加剂等新场景的应用。未来还将申请核心技术专利,通过与更多企业的合作扩大市场,并在主产区建立原料回收点以带动农户。最终目标是打造“东方仙草”品牌,开发保健饮品及膳食补充剂等终端产品,实现从技术服务到产品运营的转型,构建完整产业链。
从田间的木薯秆
到实验室的“营养基”
再走向乡村、走向产业……
“东方仙草”的故事
是一群大学生用知识、汗水与热爱浇灌出的果实
这朵在木薯秆上“长”出的灵芝
不仅闪耀着金奖的光芒
承载着绿色与希望的未来
更展现了生机勃勃的创新力量
和一份沉甸甸的青年担当
来源:湛江科技学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