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柯义就叫柯义
时间:2025.9.29
地点:乌克兰斯拉夫扬斯克
![]()
我很想写一篇关于奥列克桑德尔·沃尔科夫的文章,这个想法一直都有,但我自己总想着多听听他的故事多了解一下他的经历,可是这样的机会并不多,即使我身在斯拉夫扬斯克和他碰面的时间也很少,每天他都会去不同的地方,不是去接人就是去送物资。他不是手持武器的战士,却始终在枪声与无人机的威胁下穿行。他是一名随军牧师,同时也是执事。他的职责,是陪伴军人,为他们祷告,聆听他们的痛苦,也为前线的平民分发食物和药品。对他来说,这不仅是一份工作,而是一种召唤。
![]()
一座城市的变迁
斯拉夫扬斯克,这座位于顿巴斯的城市,曾经并不大。然而自2014年顿涅茨克、戈尔利夫卡等城市被占领后,大批难民涌入这里,人口一度超过十万。街道上商铺林立,生活仍有秩序,城市在创伤中努力恢复生机。
“那时城市还算活跃,人很多,商业和工作都在发展。虽然战争的阴影一直存在,但大家还在追求正常的生活。”沃尔科夫回忆道。
然而,2022年的全面入侵打破了一切。大规模撤离过后,斯拉夫扬斯克的人口骤减,曾经的热闹渐渐被炮火取代。虽然这里仍在修路,仍有新的咖啡馆和餐馆开张,但更多的是夜空中“沙赫德”无人机的轰鸣和不安的警报声。
“城市还活着,但它的‘面貌’已经完全不同了。”沃尔科夫说。如今,斯拉夫扬斯克成了“避难之城”,依然接纳着从前线撤出的居民,但它同时也是前线的一部分,承受着每日的威胁。
从建筑工人到随军牧师
当我前往前线的次数越多。了解到的情况越多,就越会理解到,战争下每个人的生命轨迹,都在战争中被彻底改变。
2014年戈尔利夫卡被占领时,他与家人逃到斯拉夫扬斯克,靠建筑工作维持生计,其实家人也就他和他的妈妈,他也没有任何的兄弟姐妹,那个时候他才二十多岁,开始在教会中服侍。当时的他,并没有想到自己会走上如今的道路。也许命运的齿轮在那时就已经为他设定好方向了。
![]()
“那时我只是做一些基本的教会服侍,帮助重建被毁的房屋,偶尔去前线城市传福音。因为年轻想法也很简单,但全面入侵后(2022年2月24日爆发的战争)我才在一瞬间意识到,一切财富、健康、房屋都可能在一瞬间失去,人在战争面前,在炮弹面前太过脆弱,我见到了太多太多家庭因为战争分崩离析,妻离子散,白发人送黑发人…
他告诉我,在他看来:“人生真正的价值,不在于拥有多少,而在于能否奉献。我感受到上帝的召唤,要把自己完全交出来,服侍那些最需要的人,那是我心里时常出现的声音,和大脑里经常浮现的想法,我觉得那就是圣灵在引导我。”
![]()
“军人是最需要关怀的一群人,他们日夜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而那些住在前线附近的平民,同样在恐惧与孤立中。他们需要人告诉他们:你不是孤单的。”
在我和他经常同行的日子里,我有看到他努力工作的点点滴滴,一般的人是做不了他的工作的,这必须是一个非常勇敢又有耐心且又坚韧的人才可以坚持下来的,前往前线进行援助工作是一件非常繁杂的事情,需要和当地居民沟通,也需要了解当地情况,对危险进行预判,不是任何时候都可以去前线的,天气好的时候相对来说会容易很多,如果前线突发大爆炸,双方军队大面积交战那就只能取消。
战争开始后他所在的教会的人很多都离开了,300人留下的就只有100人,年轻男子去前线部队参军保家卫国了,年轻妇女也基本都离开了,剩下的就是老人了,有时候在教会里想找一下可以帮忙抬物资的人都很难找到,事实上我们每次去那边都是我和我的志愿者团队的成员一起帮助他打包运送食物袋的。
![]()
前线的日常
尼卡诺里夫卡是他经常探访的一个村庄。
这里的房屋大多残破不堪,屋顶被炸穿,窗户被震碎。因为靠近前线无人机又多,村民大多不敢出门,白天街道空空荡荡。只有在援助物资送来时,人们才会小心翼翼地走出家门,拿走一袋粮食或一瓶食用油,然后就立即回到家。
一位老妇人告诉他,她的丈夫几个月前因癌症去世。孩子们带着孙辈去了斯拉夫扬斯克,她独自一人守着这间被炮火震裂的房子,很多当地老人不能离开,一是离开后没有办法适应新的环境,另一方面是经济上的困难,战争持续的时间太长。
“生活一直很难,但全面入侵之后更难了。我们看不见未来,只能靠援助和一点点自留地活下去。”她说。
村民们过去靠养牛卖奶为生,如今牲畜早已不敢养,只剩下一小块菜地支撑着生活。无人机和炮弹随时可能到来,死亡的阴影从未远离。
“他们需要的不只是食物,更需要一个人坐在他们身边,听他们说话。有时候在那种环境里能找一个愿意听你讲话的人都很难。”沃尔科夫说。
![]()
九死一生的记忆
其实,沃尔科夫的生命早在2014年就已经与战争紧密相连。那年,他还在戈尔利夫卡。他常常为被俘的乌军传送物资,也参与过与武装分子的谈判。
有 一次,他因使用朋友的汽车(车牌不符)而被分裂分子抓捕。他被扣上“右翼分子”“异端”的帽子,遭到殴打。
“他们把我按在地上,往我耳边开枪,试图吓垮我。那一刻,我开始心里默默祷告背《主祷文》。奇迹发生了——恐惧消失了,我心里忽然充满平安。我知道,上帝在。”
![]()
那次,他被带到模拟处决现场,却奇迹般地活了下来。后来,在妻子和地方政府的努力下,他成功被交换释放。
“那是上帝两次救我的命。”他说。
战争与信仰
防止失联,请关注一下,谢谢!
经历过生死边缘,沃尔科夫更加笃定自己的使命。
“军人承受着无法想象的压力,他们需要人告诉他们:你不是孤单一人。而平民,被困在家里,不敢出门,他们需要人提醒他们:即便在黑暗里,也有希望。”
![]()
他始终强调团结的重要。
“不要分裂。我们是一个国家,唯有团结才能站立得住。圣经说:凡自相分争的国,必成为荒场。我们要彼此支持,伸手帮助身边的人。祈祷要伴随着行动,这样我们的国家才会得到祝福。”
![]()
守望中的光
在炮火与无人机的轰鸣中,沃尔科夫的身影显得格外坚毅。他不拿武器,却用祷告和陪伴守护着士兵和平民。他知道,战争能摧毁房屋,却摧不垮信仰与爱。
“只要我们不失去彼此,不失去信念,哪怕身处废墟,也会有光照进来。”
战争改变了所有人的轨迹,却不能夺去人们对善良与真理的追寻。沃尔科夫用脚步丈量前线,用祷告抵御恐惧。他的存在仿佛在回答一个古老的问题——当世界燃烧之时,人类仍能如何坚守?答案是:选择去爱,去守望。因为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在荒芜之地重新孕育出希望。
![]()
我是身在乌克兰顿巴斯地区的一名中国志愿者,也是乌克兰慈善机构的负责人——柯义。
我用文字记录这片土地的真实与希望。如果您愿意,请关注、点赞并转发。这一份支持,将是我坚持写下去的力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