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耕超显微、高精度手术机器人的昂泰微精医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昂泰微精”)宣布完成数亿元B轮融资。
昂泰微精成立于2022年,是全球首家聚焦小型精细化手术机器人平台的创新企业,同时也是中国市场上第一家完成主从显微操作手术机器人自主研发的企业。
![]()
企查查显示,昂泰微精此前已融资3轮,投资方包括泰福资本、启明创投、淡马锡等。本轮融资由产业资本与知名投资机构共同参与,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巩固核心产品技术优势、完善显微机器人系列产品生态、加速临床注册进程以及推动国际化市场布局。
01
深耕超显微手术机器人
破壁“手术禁区”
手术机器人作为高端医疗器械,具有技术门槛高、研发周期长、安全性要求严等特点,其核心技术的突破必须依赖产学研深度融合,也注定需要长期的技术积累与持续投入。
正是在这样的行业背景下,昂泰微精凭借其扎实的技术积淀与清晰的临床洞察,逐步在超显微手术机器人领域建立起独特优势。
公开资料显示,昂泰微精创始人曾就读于机器人领域享有盛誉的东京工业大学,这段经历使他对机器人的核心构成要素以及产品研发路径具有敏锐的判断力,也为团队后续链接国际资源、开展技术合作奠定了基础。
昂泰微精虽然成立于2022年,但其核心团队的技术积淀可追溯至更早。早在2011年,昂泰微精现有的研发团队便开始与日本、美国的医疗巨头展开前沿技术的交流与互动,为合作企业设计并开发用于生产以及检测其现有医疗产品优良性的设备。
这一过程中,团队在核心技术上积累了深厚经验,同时也为日后进军超显微手术机器人领域埋下伏笔。而真正推动公司创立、将技术方向聚焦于超显微手术机器人的,是一个亟待解决的具体临床痛点。
在神经外科手术中,尤其在颅底神经交错复杂且空间狭窄处,由于人类生理颤抖及精细操作限度,医生很难实现稳定的精细化操作,导致许多高精度手术难以开展,形成所谓的“手术禁区”。
正是受到日本著名神经外科医生对这一痛点的启发,昂泰微精在成立之初,便坚定地将超显微手术机器人技术确立为重点攻关方向。
方向明确后,公司迅速集结国际化研发资源。创始人聚集了日本顶级的光电团队,在研发方向上有东京大学、东京工业大学等高校进行前沿技术指导,同时结合中国临床医生的实战反馈,持续探索该项技术的可能性。
经过十余年的技术探索与沉淀,昂泰微精从微创显微技术切入,成功实现了相关技术突破,开创性地提供了显微操作的解决方案,成为全球首个聚焦于小型精细化手术的机器人平台,同时实现手术机器人系统全程无抖动操作。
02
与顶级医疗机构合作
拿下多项“首例”
成立至今,昂泰微精始终专注于高精度平台型外科手术机器人的研发,目前产品线覆盖通用型显微外科机器人、眼科手术机器人及多科室机器人的相关创新耗材。
公司核心技术突破在于实现亚微米级单步运动精度与全程无抖动操作,配备7自由度腕式关节设计,适配狭小手术空间的高难度操作需求,为旗下多款产品奠定技术基础。
据悉,昂泰微精主要研发了三款手术机器人,分别是通用型显微外科机器人、眼科手术机器人、经胃肠镜机器人。
通用型显微机器人可覆盖包括耳鼻喉、神经外科、血管外科、整形外科在内的外科领域,辅助骨科机器人、腔镜机器人、血管介入机器人等现有医疗机器人,完成其无法完成的对高精密度手术。
该显微机器人拥有多自由度且体积紧凑小巧,可在手术室中快速部署。其前端可搭载直径仅2毫米、具有七自由度的全球最小夹钳等器械,能达成0.3毫米以下的血管与淋巴管吻合的高精度操作,并在长时程操作中保持亚毫米级一致性。
![]()
图源:网络
眼科手术机器人集成高精度控制算法与柔性微机构,可实现亚微米级单步运动,有效滤除人手生理颤抖,帮助医生突破生理极限,满足眼底高精度手术的操作要求,缩短医生学习曲线,跨越术者能力上限,提高手术成功率。
据悉,昂泰微精的眼科手术机器人已于近期完成注册临床,正式进入注册上市的关键阶段。
这些创新产品已经获得多家三甲医院临床医生的广泛认可。昂泰微精已与上海第九人民医院、宁波第六人民医院、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等顶级医疗机构建立合作,共同推动手术机器人在临床场景的落地与优化。
今年以来,公司自主研发的显微外科手术系统Kai与医疗机构合作,已创下多项“首例”突破:
5月,昂泰微精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合作,成功完成全球首例“Kai”显微手术机器人辅助下的复杂肿瘤切除及修复手术。这也是国内首次在机器人辅助下完成20cm如此巨大肿瘤的精准切除与复杂修复。
近日,昂泰微精又携手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完成国内首例显微外科机器人辅助颌面部血管化游离组织瓣重建手术,进一步验证了显微外科机器人系统Kai在困难位置颌面重建中的临床价值。
![]()
图源:北京大学口腔医院
03
手术机器人,又一蓝海赛道
手术机器人是集临床医学、生物力学、机械学、计算机科学、微电子学等诸多学科为一体的高度集成的新型医疗器械,也是医疗器械行业中技术最复杂、最具临床与商业价值的细分市场之一。
从市场规模来看,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全球手术机器人市场2020-2026年复合增速预计为26.2%,2020年,中国手术机器人市场规模为4.3亿美元,预计2026年达到38.4亿美元,增速44.3%,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市场快速增长的背后,直接体现为产品审批速度的显著提升。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手术机器人不仅在国内医院快速普及,其产品获批进程也明显加快。
2014-2020年之间,我国仅有8家企业的10款国产手术机器人产品获批,其中获批的国产产品仅有3家企业的4款产品。而到2024年底,全国已有64家企业的总计115款手术机器人产品获批,全面覆盖了腔镜、骨科、神外、穿刺等手术机器人细分领域。行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
![]()
图源:国元研究
值得注意的是,国内的操作类手术机器人市场起步较晚,目前尚无具备规模化优势的企业,大多数公司仍处在研发、动物实验或临床实验阶段,研究方向也多集中于单孔、柔性机械臂腹腔镜手术系统等领域。
正是在这样一个行业快速发展但细分领域仍有空白的背景下,昂泰微精凭借其前身为国际知名医疗器械企业提供高精度智能装置研发与生产服务,积累了深厚的技术底蕴,使其在超显微手术机器人这一细分领域形成了独特优势。
未来,市场需求持续增长与技术应用向二三线城市下沉,将进一步推动中国手术机器人市场扩容。在此进程中,随着昂泰微精产品线的完善与临床应用的深化,公司有望在高端手术机器人领域开创崭新局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