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电池产业迎来关键突破:政策加码、资本涌入、技术迭代驱动商业化进程加速
当前,固态电池技术正处于从实验室迈向规模化商业应用的重要转折点。在政策强力推动、资本市场高度关注与技术路线持续优化的三重驱动下,这一领域正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
![]()
政策层面,推出高达60亿元的专项补贴并启动中期审查,同时在《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中将固态电池列为重点支持技术,对搭载半固态和全固态电池的车型分别提供每辆1.5万元与3万元的额外补贴,并设定能量密度≥400Wh/kg、循环寿命≥300次等关键技术指标,为行业树立明确发展标杆。
市场前景广阔。据多家机构预测,到2030年,全球固态电池需求量预计突破270GWh,市场规模超过20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保持在60%以上。半固态与全固态电池的设备市场也将快速放量,规模分别有望达到624亿元和455亿元。
![]()
技术方面,目前行业呈现“半固态规模化、全固态中试化”的并行发展态势。上汽集团已推出全球首款量产半固态电池车型MG4,其液态电解质含量仅5%,接近准固态水准;东风汽车亦宣布,计划于2026年量产续航超1000公里的全固态电池车型。在材料体系上,硫化物、氧化物与聚合物三大路线齐头并进。硫化物具备能量密度优势,氧化物与聚合物则更易控制成本、推动产业化落地。
一批龙头企业已率先卡位关键环节:
先导智能作为固态电池设备领域的领军者,是全球少数可提供全段制造设备的企业,市占率超70%,目前已与宁德时代、清陶能源等头部厂商达成深度合作;
上海洗霸依托中科院上海硅酸盐所合作,成功实现LLZO氧化物电解质的吨级量产,能量密度达340Wh/kg;
赣锋锂业布局全产业链,已具备硫化锂量产能力,纯度达99.9%,覆盖电解质、超薄锂带等多类关键材料;
当升科技多路线推进硫化物、氧化物及卤化物电解质开发,全固态正极材料已实现10吨级出货,应用于无人机、eVTOL等高端领域;
东方锆业凭借“锆-镧协同掺杂”技术有效降低LLZO烧结温度,作为全球最大氧化锆供应商,已成为清陶能源等重要客户的关键材料伙伴。
![]()
综上,随着政策不断加码、资本持续投入、技术路线逐步清晰,固态电池正式迈入产业化爆发的前夜。企业需加速推进技术攻关与产能建设,以在即将到来的市场浪潮中占据先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