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2025年安庆“十一”黄梅戏展演周第九届“京黄故里・石牌戏会”,在怀宁县石牌镇初级中学广场拉开帷幕。
县委副书记、县长陈宏在致辞时指出,新时代的怀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将全域旅游作为“3+1”主导产业,聚力打造蓝莓文化、海子诗歌、石牌戏曲等一张张文旅名片,精心推出“白天看景·晚上看戏”精品线路,持续擦亮“四季有戏”品牌。坚持建好平台、做大舞台。倾力建设戏曲文化特色小镇,建成徽班博物馆、石牌老街等一批标志性项目。积极探索“戏曲+数字”“戏曲+文创”融合新路径,致力将戏曲资源转化为发展优势。坚持以戏为媒、以文化人。深耕“戏曲振兴工程”,持续开展“戏曲进校园”“名家走基层”等活动,推动黄梅戏从“非遗名录”走向“活态传承”。
![]()
活动现场。
本届戏会以“戏韵江淮·文化惠民”为主题,深度融合多剧种展演、学术研讨与文旅消费,从9月28日至10月8日,为观众呈现一场跨越11天的戏曲艺术盛宴,与戏会同步启动的《黄梅戏读本》进校园及“石牌小徽班”揭牌仪式,彰显了戏曲“从娃娃抓起”的传承理念,为非遗保护注入新生力量。
演出环节,全体人员共唱《歌唱祖国》,激昂旋律中,戏曲盛宴翻开新篇;石牌小徽班的徽剧《万花献瑞》,稚嫩表演里透着扎实功底,赢得满堂彩。安徽省徽京剧院随后献上《小宴》《平贵别窑》,水袖翻飞、唱腔醇厚,尽显经典韵味;怀宁县黄梅戏剧团的《鹊桥》压轴,熟悉旋律勾起共鸣,戏迷轻声跟唱,广场满是曲韵与欢笑。
![]()
演出现场。
梨园新韵,时代交响。古镇石牌,曾四度获评“中国民间文化艺术(黄梅戏)之乡”,跻身“全国特色文化产业示范镇”“中国文化百强镇”。如今,“石牌戏会”更是以戏为媒,架设起文化传承与文旅融合的双向通道,正为擦亮“中国民间文化艺术(黄梅戏)之乡”金名片书写生动注脚,让千年戏曲圣地在新时代焕发夺目光彩。
“认识了很多优秀的剧团和老师,这也是一次互相学习的机会,我们很珍惜。石牌戏会期间,我们也会呈现出最好的演出状态,希望能得到更多人的喜爱。”怀宁县黄梅戏剧团演员谢慧慧说。(怀轩 文/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