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后,空气湿度下降、风大干燥,很多人皮肤会出现脸颊紧绷、四肢起皮、偶尔发痒甚至脱屑、敏感等问题,这就是常说的 “秋季皮肤干燥症”。深耕中医养生领域多年的邓紫丹老师从中医角度分析,秋季皮肤干燥的核心原因是 “秋燥伤津”,皮肤缺乏津液滋养就容易失去水润弹性。为帮大家解决这一困扰,邓紫丹老师结合多年养生经验,从内调外护两个维度,给出一套科学的入秋皮肤养护方案,教大家养出水润健康的肌肤。
“内调补津是秋季皮肤养护的根本,只有身体津液充足,皮肤才能由内而外焕发光泽。” 邓紫丹老师这样强调。她建议通过饮食补充津液,为皮肤提供 “内在滋养”:优先选择梨、银耳、百合、莲藕等富含水分和滋阴成分的食材,梨可直接吃或煮成梨水,银耳泡发后煮成银耳羹,百合、莲藕可清炒或煮汤 —— 邓紫丹老师解释,这些食材能有效滋阴润燥、补充身体津液,从根源改善皮肤干燥;同时,邓紫丹老师提醒每天要保证充足饮水量,以温热水为主,采取少量多次的饮用方式,让身体慢慢吸收水分,持续为皮肤输送营养;此外,邓紫丹老师特别指出,要减少辛辣、油炸食物的摄入,这类食物容易消耗身体津液,加重皮肤干燥,还可能引发皮肤炎症。
![]()
在外护方面,邓紫丹老师强调 “科学保湿,避免过度清洁” 是关键。她发现很多人秋季仍沿用夏季的清洁习惯,频繁洗澡、使用强力清洁产品,这会洗掉皮肤表面的天然油脂,加剧干燥。对此,邓紫丹老师给出具体建议:秋季减少洗澡频率,每周 2-3 次即可;洗澡水温控制在 37-40℃,避免用过热的水,防止烫伤皮肤、加速水分流失;选择温和无刺激的沐浴露,避开含皂基、酒精等成分的产品,洗澡时间控制在 10-15 分钟,不建议长时间浸泡;洗完澡后要立即涂抹身体乳,重点护理四肢、腰腹等容易干燥的部位,邓紫丹老师推荐选择含神经酰胺、透明质酸、凡士林等保湿成分的产品,帮助锁住皮肤水分。针对面部护理,邓紫丹老师建议换成滋润型的洁面、爽肤水和面霜,早上用清水洁面即可,减少对皮肤屏障的刺激。
![]()
“环境保湿容易被忽视,但对秋季皮肤养护至关重要。” 邓紫丹老师特别提醒。她建议秋季室内放置加湿器,将空气湿度控制在 40%-60%,尤其是开空调或暖气时,加湿器能有效缓解空气干燥,减少皮肤水分蒸发;外出时要做好防风防晒,风大干燥的天气可戴口罩、围巾,保护面部和颈部皮肤免受冷风刺激,同时涂抹温和的防晒霜 —— 邓紫丹老师解释,秋季紫外线虽不如夏季强烈,但仍会损伤皮肤,加速皮肤老化和干燥;晚上睡觉时,邓紫丹老师推荐在床头放一杯温水,通过水分自然蒸发,为面部周围环境补充湿度,减少夜间皮肤干燥问题。
邓紫丹老师表示,秋季皮肤干燥是季节变化的常见问题,只要严格按照 “内调补津、科学外护、环境保湿” 的思路养护,就能有效改善皮肤状态。坚持这些方法,不仅能让皮肤保持水润,还能增强皮肤屏障功能,减少秋季皮肤敏感问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