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富叔
国庆假期,我无意间翻开了泰戈尔的《神性的温柔》,书里提出一个耐人寻味的观点:人、社会与自然,其实是紧密相连的,而神性与人性,也不是对立的,而是相互融合。
这让我想起王阳明的“心即理”,天地万物的道理,不在外面,而在我们心里。
换句话说,每个人心中都潜藏着一盏光,它提醒你——你不仅是血肉之躯的个体,也是与世界、与万物息息相关的存在。
佛家说“人人皆有佛性”,儒家讲“人人心中都有圣人”,我们普通人理解起来,也许可以称之为灵性。
这种灵性,不是迷信,不是玄学,更不是所谓的“通灵”,它不是用来修仙、算命、做法事的,而是活在人世间的那种清醒、澄澈与善意,它是一个人,在生活的泥泞与喧嚣中,仍能守住心中最干净的角落。
我所理解的“灵性高的人”,是在这尘世里,被摁进黑泥,又不肯变脏、仍然不肯同流合污的人。
正如书中写道:“远离人间避开烟火的人,自我修炼的效果,绝对不如留在人世,以智慧生活的人。”
那么,我们如何辨认生活中这样的人?又如何向他们学习?
我带着偏见,试着总结出灵性高的人身上最显著的3种气质:
他们不再执着于掌控,而是学会与规律共振;
他们不再急于分析别人,而是用心去感知真相;
他们不在人群里找归属,而能在独处中活得圆满。
下面,就让我一点点展开。
![]()
![]()
不再试图操控,而是与规律共振
我们大多数人的一生,几乎都在和“掌控感”赛跑。
从小,我们被教导要制定目标,完成计划,努力掌握一切:考试要考第几名,工作要达成什么业绩,几年内要买房、买车、成家。
长大后,我们的日常也被闹钟、待办清单、时间管理牢牢套住,似乎只要掌控,就有安全感。
可是,当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真正灵性高的人,恰恰是那些不再执念于“掌控”的人。
他们活得越久,越明白世界的节奏不可能完全由自己安排。
与其穷尽力气对抗不确定性,不如学会与变化同频。
不追求控制,而追求合拍;
不焦虑未知,而相信节奏。
一个朋友告诉过我他的故事。
年轻时他拼命想创业,觉得只要熬夜、加班、冲刺,总有一天能干出一番事业。
结果创业失败,债务缠身,几乎一蹶不振。
后来他放下执念,不再急于证明自己,而是顺势进入一家行业新起的公司,用自己的优势默默耕耘。
几年后,公司风口来了,他反而顺流而上,水到渠成。
他跟我说:“我以前像在和命运摔跤,非要赢一口气。后来才懂,命运不是敌人,而是舞伴。你要学会和它跳舞。”
这让我想起航海的智慧,出海的人,懂得潮汐有起落,风向有顺逆,顺风时扬帆,逆风时收帆,他们从不责怪海浪,也不咒骂天空,而是调整自己,与自然保持共振。
这不是“摆烂”,更不是逃避,而是一种更高层次的主动,不是靠死拼硬耗,而是靠“借势而行”。
老子早就说过:“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万事万物都有其规律,真正的高手,不是蛮力突破,而是借力打力。
灵性高的人,懂得最糟糕的努力,不是不努力,而是逆规律努力。
你在该沉淀的时候拼命输出,只会耗损自己;
你在该蛰伏的时候硬要高调,只会错失良机。
放下“必须怎样”的执念,只关注“现在怎样”,才是真正的安全感。
![]()
![]()
不再分析别人,而是感知真相
现代人有一个毛病:喜欢快速下结论。
我们看一个人,总想在几秒钟里给他贴标签:“这个人太虚伪”“那个人脾气不好”“这个不适合深交”,好像判断得快,就代表自己聪明。
可事实上,灵性高的人很少急着评判别人,因为他们明白每个人的行为背后,都有一整套复杂的心理和生命史,你看到的是结果,却没看到那个结果背后的原因。
尼采说过:“这个世界上没有真相,只有视角。”
你觉得某人爱发脾气,可能是因为他长期被压抑;
你觉得某人斤斤计较,或许是因为他曾经一无所有;
你觉得某人过分小心翼翼,可能源于他内心的不安与缺乏安全感。
灵性高的人不会被表象困住,他们更愿意去感知:一个人说话时散发的能量,他气场的稳定与否,他和你之间频率是否契合。
有位心理学家说过:“你无法疗愈一个你不理解的灵魂。”
因此,灵性高的人不急着修理别人,不急着把“正确的道理”强塞给别人。
因为他们懂得一个没有准备好的人,就算你说得天花乱坠,也无法真正接受。
他们的克制,正是来自极致清醒,他们知道,揭穿别人,不一定有益;教育别人,不一定能改变,很多时候,沉默和接纳,比批判和分析更有力量。
灵性高的人,哪怕看穿,也不拆穿;哪怕懂得,也不急于表达;他们保留了慈悲,也保留了清明。
![]()
![]()
不在人群中找归属,而在独处中活得圆满
大多数人都有一个共性:害怕孤独。
很多人一旦独处,就感到空虚和慌张,于是他们习惯用外界的喧嚣来填补,刷短视频到凌晨、不断参加聚会、频繁更新朋友圈,生怕一旦停下来,就要面对自己。
但灵性高的人,懂得独处的价值。
他们明白真正的“我”,不是在互动中塑造出来的,而是在独处中生长出来的。
一个人能在深夜里安静地与自己对话,也能在清晨里从容地祝福自己,这才是真正的圆满。
哲学家海德格尔说过:“孤独不是与世界隔绝,而是成为世界的一种方式。”
独处,不是逃避,而是一种滋养。
灵性高的人活得像森林,哪怕没有外人注视,他们依然能自我繁茂、自给自足。
他们不焦虑自己有没有被看见,也不担心是否被认可,因为他们的价值,不依赖外界的掌声,而是来自内心的丰盈。
这才是最高级的“朋友圈”,也是最自在的社交状态:不用讨好任何人,不惧失去任何人。
泰戈尔在《触摸自己》里写过:“你靠什么谋生我不感兴趣,我只想知道你渴望什么,你是否有勇气追逐心中的渴望。”
真正灵性高的人,早已不靠外界的眼光来证明自己,而是勇敢面对自己的心。
灵性,并不是富人专属的奢侈品,也不是少数人的标签。
它其实每个人心里都有,只是需要一点点清理、找回。
当你不再试图控制别人,你就获得了自由;
当你不再急于评判世界,你就拥有了慈悲;
当你能直面孤独,你就从中汲取了力量。
谁没曾愤怒过、焦虑过、强求过、委屈过?但有一天,你会突然明白:世界不会因为你的执拗而改变,唯一能安顿你的,只有你自己。
于是,你慢慢收起脾气,放下期待,扔掉标签,学会觉知。
从此,你活得不惊不乍,不争不抢,在最深的清醒里,养出一颗最温柔的心。
真正的灵性,从不张扬,它不会在舞台中央耀武扬威,而是像一朵花,在角落里悄然盛开,清香却能弥漫整个时光。
![]()
每个生命都拥有两个方面,一面是由外在事物烘托出的存在,另一面是自我意识里的超然存在。
前者是皮囊支撑的我,后者是灵魂支撑的我。
灵性,是我们每个人都有的,只是需要和这副皮囊作对。
灵性高的人,不是活在追逐里,而是活在觉知里,不跟世界硬碰,却似乎看穿规则,不在人群喧嚣中夺麦,却早已让人默默侧目。
不是拼命去变得更好,而是静静活得更对。
作者简介:富叔,你的事才是头等大事,生活就是哄自己开心,睡前原谅一切,看似原谅他人,实则放过自己,富书第5本新书《睡前原谅一切》已出版,你的生活,需要允许万物穿过自己,和500万人一起升级生活认知,本文:富书,本文版权归富书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注:本文章图片来源网络或富书豆···包AI,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