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I 技术的迅猛发展正在全球范围内重塑市场格局,海外市场已成为衡量 AI 产品技术实力和商业可行性的关键试金石。
在对全球 AI 应用的整体发展态势进行观察后,X博士将重点聚焦于一股日益重要的竞争力量——中国 AI 应用的出海军团。这些由中国背景企业开发的创新产品,正凭借其深厚的技术积累和高效的运营策略,在海外市场迅速切入并占据多个核心赛道,展现出强劲的国际竞争力。
出海AI应用总榜TOP100
![]()
根据Xsignal AI Holo(AI全息)数据库数据,上图呈现了2025年8月TOP100出海AI应用月活跃用户数MAU,以及月环比增长率,为方便您最快速地了解全局,X博士为您更新梳理出6个关键洞察(6 Key Insights):
1. 格局洞察:视频与图像应用占据半壁江山,工具属性明显
出海AI应用榜单涵盖了19个AI应用类型,其中AI视频创作与编辑和AI图像编辑与生成两大领域展现出绝对的统治力。
数量集中:两者合计共有51款应用上榜(视频类25款,图像类26款),占据了TOP100榜单的51%。这表明视觉内容创作是目前AI出海最为主流和竞争最激烈的赛道。
头部效应:榜首的CapCut(APP+Web) MAU总计高达4.85亿,是第三名PolyBuzz的10倍以上,显示出强大的头部聚集效应。
其他热门赛道:紧随其后的是AI虚拟角色(9款)和AI聊天机器人(5款),反映出用户对于陪伴和娱乐性AI的需求持续旺盛。
2. 平台洞察:Web端生态繁荣,APP端头部集中
榜单中有73款应用为Web端,27款为APP端,显示出Web应用在AI领域的创新速度和多样性上更具优势。然而,用户量级呈现出不同特征:
Web端百花齐放:Web端应用覆盖了从AI研发工具到3D设计等更广泛、更垂直的领域,上线时间普遍较新,体现了“快创新、快验证”的特点。
APP端赢家通吃:榜单前10名中,有7款是APP应用。MAU排名前8的应用7款为APP,表明在用户规模化和日常使用粘性上,移动端APP依然占据核心地位。
双端协同策略:如CapCut、Gauth、PolyBuzz等多家公司同时布局APP和Web端。通常APP端拥有更大的用户基数 (例如CapCut APP的MAU是其Web端的7倍多),而Web端则作为功能补充或新用户入口,双端协同扩大市场覆盖。
3. 量级洞察:用户规模分层严重,亿级应用屈指可数
榜单中AI应用的用户规模差距巨大,市场分层现象极其明显。
亿级俱乐部:仅有CapCut的APP端产品(MAU 4.27亿)稳坐亿级用户俱乐部。
千万级梯队:MAU超过1000万的应用共有13个,构成了榜单的第二梯队,主要集中在视频、图像、虚拟角色和教育领域。
长尾效应:排名第50位的TraeAIMAU为244.47万,而排名第100位的flowithMAU仅为57.38万。榜首的用户量是榜尾的744倍,显示出流量高度向头部产品集中的趋势。
4. 趋势洞察:市场增长分化,新兴工具显现爆发力
整体市场呈现增长与下滑并存的分化态势,创新应用和细分赛道机会涌现。
增长面:榜单中共有43款应用实现MAU环比增长,平均增幅高达24.9%。其中,大量增长迅猛的应用是2025年新上线的年轻产品。
下跌面:57款应用MAU环比下降,平均降幅为14.7%。部分早期上线的应用面临用户流失和市场竞争加剧的压力。
最高增长:AI设计工具Lovart实现了惊人的308.32%的月度增长,作为2025年6月上线的新品,其爆发式增长预示着AI设计工具赛道存在巨大潜力。
最大跌幅:AI图像编辑应用Creati下滑了86.15%,同属字节跳动旗下的AI视频创作工具Pippit也大幅下滑了56.7%。这可能反映出在竞争激烈的赛道中,未能持续吸引用户的产品会迅速被市场淘汰。
5. 黑马洞察:“AI+”新物种崭露头角,巨头入局引发关注
一些新兴应用凭借高增长率和独特定位,成为值得关注的“黑马”。
美图的RoboNeo:作为一款2025年6月才上线的AI图像编辑APP,首月便实现102.78%的高速增长,显示出美图在图像领域深厚的技术积累和强大的市场推广能力。
阿里的Accio:这款2024年11月上线的AI搜索引擎,在8月份取得了58.38%的MAU增长。阿里在AI搜索领域的布局和发力,可能对现有搜索市场格局产生影响。
TripoAI与Rodin:这两款3D生成工具分别取得了69.03%的增长和相对稳定的用户群,表明AI在3D内容创作领域的应用正逐步走向成熟,并吸引了大量早期用户。
6. 时间洞察:市场迭代迅速,2025年新品已成中坚力量
从上线时间来看,AI应用市场的迭代速度非常快,新产品层出不穷。
2025年新品涌现:榜单中,有14款应用是2025年才上线的,占比14%。这些新应用不仅成功进入TOP100,并且普遍表现出较高的增长潜力(如Lovart, RoboNeo, Accio, Genspark等)。
创新窗口期:这表明尽管市场竞争激烈,但新的技术突破和应用场景仍在不断创造新的机会窗口。对于初创团队而言,找到一个精准的切入点并快速推出产品,依然有机会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出海AI应用背后的企业战略分析
榜单上百花齐放的应用背后,是各类企业在AI出海浪潮中不同的战略布局。我们可以将这些企业大致归为四类:
1. 巨头集团军:字节跳动的“产品矩阵”打法
字节跳动 (Bytedance)无疑是本次榜单中最具统治力的玩家。它并非依赖单一爆款,而是通过“产品矩阵”策略,在多个关键赛道占据头部位置。
绝对核心:CapCut(APP+Web) 凭借其在视频编辑领域的绝对优势,稳居榜首,成为字节系AI出海的流量基石。
多点开花: 在AI图像编辑赛道,Hypic成功进入榜单前十(第6名),展现了字节在视觉内容领域的强大能力。
持续探索: 榜单中也出现了字节旗下MAU大幅下滑的产品,如AI视频创作工具Pippit(-56.7%)。这恰恰说明了字节“大力出奇迹”的研发策略:同时推进多个项目,快速验证市场,并将资源向成功的项目倾斜。
2. 垂类工具霸主:深耕细分领域的“专家”
这类企业专注于特定领域,通过多年的技术和品牌积累,构筑了强大的竞争壁垒。
创意软件巨头:Wondershare (万兴科技)是典型代表。旗下有Filmora(APP+Web)、wondershare.com、UniConverterAI、Wondershare Virbo等5款产品上榜,覆盖了从视频编辑到AI办公、视频创作的多个场景,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创意工作流解决方案。
图像赛道老将:厦门美图网科技有限公司凭借其深厚的图像处理技术,不仅维持了BeautyPlus的千万级MAU,还推出了增长迅猛的新品RoboNeo(+102.78%),展现了“成熟产品+创新产品”的双轮驱动战略。
教育赛道领跑者:GAUTHTECH旗下的Gauth(APP+Web) 在AI教育学习领域一骑绝尘,其Web端高达28.15%的增长率表明其正在成功地将用户从单一平台向多平台生态转化。
3. 新锐探索家:多元化布局的“冒险者”
一些新兴公司并不局限于单一赛道,而是在多个新兴AI领域进行探索性布局,寻找下一个爆发点。
SPRING (SG) PTE.LTD.: 该公司同时运营着排名第5的AI聊天机器人Cici和排名第50的AI研发工具TraeAI。这种布局横跨了C端(消费级)和B端(开发者/企业级)应用,展现了其对AI多层次应用的深刻理解和野心。
SKYWORKAIPTELTD: 旗下既有AI虚拟角色Linky(第20名),也有AI音乐创作应用Mureka(APP+Web)。这表明该公司正积极探索AI在泛娱乐和内容创作领域的多种可能性。
4. 互联网大厂新战场:战略卡位的“巨鳄”
传统互联网巨头也纷纷入局,将AI视为未来增长的核心战略方向。
阿里巴巴: 旗下不仅有阿里云的AI聊天机器人Qwen(通义千问)(第16名),还有新锐的AI搜索引擎Accio(第75名),后者本月MAU增长高达58.38%,显示出强大的追赶势头。
快手科技: 作为短视频领域的巨头,快手推出AI视频创作工具KLING AI(APP+Web)是其核心业务的自然延伸。虽然目前MAU体量不大,但其入局无疑加剧了AI视频生成赛道的竞争。
结语
从企业层面看,中国AI应用出海呈现出一个多元且充满活力的竞争格局。既有字节跳动这样的巨头通过强大的资源和矩阵化打法全面引领,也有万兴科技、美图等垂类专家凭借深厚积累持续创新。同时,新锐公司在多赛道的探索和互联网大厂的战略性入局,共同推动着整个AI出海市场的快速发展和迭代。
- End -
![]()
![]()
![]()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