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9月25日,吉利汽车集团高级副总裁、极氪科技副总裁、领克汽车销售公司总经理林杰,携领克汽车销售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周钘、副总经理穆军、车型市场总监傅敏霄,直面亿欧汽车等媒体抛出的智能化、产能、销量、品牌定位等核心问题,不仅拆解了领克当下的战略布局,更透露出品牌在新能源赛道上的长期思考。
智能化2.0:从“补短板”到“树标杆”,用“猛力”扭转用户心智
“过去几年,客户对领克辅助驾驶的吐槽,是我们心里的一块石头。”穆军在谈及智能化升级的初衷时,毫不避讳品牌曾经的短板。
在新能源时代,新势力品牌以智能化为突破口快速抢占市场,而领克在智能座舱与辅助驾驶领域的进展,一度落后于用户期待。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领克此次选择“用力过猛”——以全新07EM-P、08EM-P“双子星”为核心,联动领克900、10EM-P,全面开启智能化2.0时代。
在智能座舱层面,07、08直接搭载Flyme Auto 2系统,一举跻身行业第一梯队。
穆军介绍,这套系统彻底解决了此前车机与手机的“割裂感”:“以前车机装不了太多APP,大家依赖手车互联;现在Flyme Auto 2能把手机里的APP全装到车机上,还实现了‘手机归手机、车机归车机’,隐私安全问题也迎刃而解。你想在车机上购物、听音乐、导航,全都能满足。”
辅助驾驶则是此次升级的重中之重。领克没有采用行业常见的“梯度配置”策略,而是直接为千里浩瀚方案设定了“高起点”——07、08起步即H5级辅助驾驶,高配车型更是搭载H7级方案,后续还将通过OTA推送“满血版车位到车位”功能,让用户体验持续进阶。
“我们为什么不选纯视觉方案,非要加激光雷达?”林杰解释道,“因为智能驾驶的核心是安全,雾天、夜间视线不好的时候,激光雷达能看到肉眼看不到的隐患,提前预防事故。对领克来说,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这套方案必须比人开更安全。”
![]()
为了让智能化“不落后”,领克在硬件上也做了长远布局。
07、08搭载的双龙鹰一号芯片,确保硬件“两三年不过期”,未来只需通过软件迭代,就能解锁更多AI功能。“比如用户第一次遇到剐蹭,脑子容易懵,但07、08能主动询问,告诉你该给谁打电话、怎么处理。”穆军举例,“这背后需要强大的算力支撑,我们现在把算力冗余拉满,就是为了应对未来AI的快速迭代——三年后汽车行业的AI应用可能会超出想象,我们得提前做好准备。”
![]()
当然,这样的投入必然带来成本压力。
“盈利性下降是事实,但我们看得更长远。”林杰坦言,短期内牺牲部分利润,是为了快速扭转用户对领克“辅助驾驶不给力”的印象,“现在市场竞争这么激烈,先占领用户心智,才能在未来两三年的比拼中站稳脚跟。从渠道反馈来看,销售人员试驾后对新产品的信心明显提升,这就是好的开始。”
产能与盈利:领克900月产8000台稳交付,以“精准定价”换长期增长
针对媒体关注的领克900扩产问题,林杰给出了明确答复:“900上市后确实很受欢迎,月均销量稳定在7000台左右,但交付周期要近两个月,产能瓶颈客观存在。不过,生产900的基地还需要兼顾其他车型,今年提产的可能性不大,月均产能会保持在8000台的水平。”
在盈利与市场份额的平衡中,领克始终坚持“价值优先”的原则。“我们不打低质价格战,要打价值战。”林杰强调,领克的目标是让用户“花同样的钱,买到物超所值的产品”,而“精准定价”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
“有些品牌会先定高价,卖不动了再降价,但我们从一开始就把价格定准,上市后短期不会调整。”他举例,之前领克Z10曾因定价偏高引发用户反馈,团队第二天就补充了权益,“这个教训让我们明白,在新能源市场,定价精准度直接影响用户信任,不能马虎。”
这种“诚意”也体现在销量预期上。
对于全新07、08“双子星”,领克团队没有追求“高开”的短期热度,而是更看重“平开高走”的长期稳健。“以前新品效应期能有两三个月,现在可能只有一个月,甚至更短。”林杰分析,“靠积攒订单维持销量的模式不长久,我们希望07、08能月月向上——08此前最高月销1万台,07曾达6000台,这次焕新后,我们先争取回到这个水平,再逐步提升,最终在细分市场做到TOP级。”
从数据来看,领克的新能源转型已初见成效。林杰透露,8月销量中新能源占比已达70%,随着07、08的焕新上市,这一比例还将进一步提升:“后续大概率能到75%以上,甚至冲击80%。加上10EM-P的持续发力,以及第四季度宏观购车环境的利好,我们离39万辆的年度目标会越来越近。”
产品与品牌:五大优势筑根基,设计语言“承经典、启未来”
谈及领克的核心竞争力,林杰明确了品牌的“五大支柱”:高颜值、高安全、高性能、高智能、高价值。“这五个方面缺一不可,少了任何一个,都支撑不起领克的高端定位。”
高颜值的背后,是领克对设计语言的精心打磨。目前,品牌形成了三代设计语言的清晰布局:第一代“都市对立美学”应用于燃油车,凭借经典造型收获了大量用户喜爱——03改款时,不少用户呼吁延续这一设计,领克团队最终采纳了建议,“现在还有用户希望我们复刻经典版燃油车,这是对我们设计的认可。”林杰说;第二代“The Next Day”设计语言则赋能07、08、10EM-P及900,其中900作为大型SUV,在保持设计感的同时,更注重家用属性的兼顾;而第三代设计语言已在开发中,未来将为品牌注入新的活力。
高安全是领克刻在骨子里的“DNA”。“我们有‘领克安全基本管理办法’,从产品开发的第一天起,安全就被放在最高优先级。”林杰介绍,这种对安全的重视,贯穿整个吉利体系,“不管是吉利品牌,还是极氪、领克,安全都是不可动摇的底线,这也得到了消费者的广泛认可。”
高性能则是领克深耕多年的品牌标签。“今年不出意外,领克在汽车运动领域又能拿冠军,这已经是‘六年七冠’了。”林杰自豪地说,领克不仅在WTCR等国际赛事中屡获佳绩,还通过一系列举措推动赛道文化落地:设立巅峰车手计划、举办领克统规赛、成立LPCC性能车俱乐部(目前会员近4万)、建设领克性能运动中心(宁波已运营,成都中心即将开业)。“别人去赛道可能只是刷个圈做广告,但我们的工程师经常去德国纽博格林、宁波等赛道调试车辆,赛道就是我们的日常测试场。”他强调,“性能不是靠嘴说的,是靠长期积累和实践打磨出来的。”
而高价值,正通过一个个细节落地。
比如领克900的旋转座椅,灵感源自吉利收购的伦敦出租车——“伦敦出租车的对座设计很方便,我们就想,SUV的座椅如果能旋转,老人上下车会更轻松,家长安装儿童安全座椅也不用费劲。”林杰解释,“这个功能市面上没有,我们开发出来后,用户反馈特别好。”再比如全新07EM-P,看似车身不大,却通过空间优化实现了“高得房率”,尤其对刚拿到驾照或久未开车的用户友好,“现在很多商场、老小区都用机械车库,07的泊车辅助功能能让新手也轻松应对。”
用户与体验:从“听需求”到“懂需求”
“领克品牌不仅属于企业,更属于所有用户。”林杰在谈及用户关系时,多次强调“双向奔赴”的理念。
为了倾听用户声音,领克设立了用户理事会,每年召开会议,让用户投票决定产品的部分功能和权益;通过领地伙伴、联名商品等项目,让用户深度参与品牌共创。“比如这次08EM-P上市后,很多老用户说‘新车配置这么好,能不能给老车主一些置换权益’,我们当天就和集团沟通,下午就推出了专属置换礼。”林杰说,“用户的意见很重要,我们必须快速响应。”
对于工程师与用户需求的潜在矛盾,林杰有着独到的理解:“用户不会直接告诉你‘应该怎么造车’,他们说的是‘我觉得这个地方不方便’,我们要做的,是挖掘这句话背后的真实需求。”他举例,有用户反馈“车机不好用”,但“不好用”的原因可能是APP少,也可能是操作复杂,“我们不能只听表面意见,要做大量调研,找到核心问题,再针对性解决。”
在细节体验上,领克也做了不少功课。比如音响配置,全新07、08提供LYNK Sound(领克品牌音响)和哈曼卡顿两种选择。“哈曼卡顿做了六七十年,擅长还原真实声音,听古典乐、交响乐很舒服,适合在安静的地库慢慢听。”穆军对比道,“但日常开车时,环境嘈杂,大家听得更多的是QQ音乐热歌榜里的流行乐、电音,这时候人声和主调要突出,环境干扰音要压制——LYNK Sound就是按这个方向优化的,AI能根据场景调整音效。”他建议媒体试驾时感受:“行驶中听流行乐,LYNK Sound的体验一点都不差。”
从智能化2.0的“猛力破局”,到产能与盈利的“稳健平衡”,再到品牌优势的“长期坚守”,此次专访中,领克高管团队传递出一个清晰的信号:在新能源赛道上,领克不追求短期热度,而是以“用户为中心”,用有诚意的产品、精准的策略和坚定的品牌信念,稳步迈向高端化。
正如林杰所说:“市场竞争很激烈,但只要我们守住核心优势,持续解决用户痛点,就能走得更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