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现代快报记者从南京市建委获悉,岱山中路北延工程迎来新进展,涉铁段已完成,上跨宁芜铁路预制箱梁架设以及上跨宁芜公路钢箱梁右半幅顶推实现半幅贯通。这两大关键节点的突破,不仅为项目涉铁段全线贯通奠定坚实基础,更标志着宁芜铁路两侧地块的交通联系将进一步畅通,为岱山片区居民出行、乘坐地铁提供便利。
![]()
预制箱梁“精准跨越”宁芜铁路
从岱山北路交叉口进入岱山中路,一段高架已从地面向北延伸,数十名工人在刚完成铺装的跨铁箱梁桥上忙碌。站在箱梁桥体上向下望去,透过预制梁间的缝隙,可清晰地看到下方宁芜铁路的铁轨,工人们正专注地在缝隙间焊接底膜。
![]()
涉铁段以岱山北路为起点,将依次上跨天保桥路、宁芜铁路、宁芜公路、西善桥地铁站。工程共三联,第一联地面段至天保桥路边已完成,第二联为预制箱梁上跨宁芜铁路,第三联采用钢箱梁跨越宁芜公路。其中第二联施工难度最大,从4号桥墩到7号桥墩分三跨推进,每跨长30米、布设14片预制梁,需跨越4股道的宁芜铁路。
由于宁芜铁路运输繁忙,每天仅有上午10点至12点两个小时的封锁天窗期。“我们必须在这有限时间内高效完成架梁作业,每片预制梁长30米、重120吨,42片梁要在6周内全部就位。”施工单位中铁四局现场负责人表示。
安全保障上,市政站严格把关,按照危大工程管理要求,从架桥机架梁专项方案的编制、审核、专家论证,到作业前的安全技术交底、现场设备检查,逐一开展抽查;进度推进上,团队制订“当日准备、次日施工”计划,前一天确认运梁方案、报备炮车路线并连夜运送编号预制梁,次日天窗期内用架桥机天车吊梁就位并焊接成整体。
钢箱梁“空中漫步”向南对接
在预制箱梁架设完成的同时,涉铁段第三联钢箱梁施工也迎来重要进展。这段上跨宁芜公路的箱梁,因需保障公路正常通行,创新采用步履式顶推系统施工。项目将提前预制好的钢箱梁以“空中漫步”的方式,从道路北侧缓缓顶推至马路对面,与跨铁箱梁精准对接。
![]()
“现在右半幅钢箱梁已经从北侧横跨过来,完成对接了。”建设单位雨花台区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右半幅顶推施工已顺利结束,实现半幅贯通;左半幅钢箱梁正在道路北侧完成预制与调试,即将启动顶推作业。
站在箱梁桥体上俯瞰,宁芜公路上车流穿梭,不远处的地铁7号线西善桥站与正在建设的S2宁马城际站点近在眼前。“这段距离不到400米,但以前受铁路、公路阻隔,居民骑车要多绕十多分钟才能到地铁站。”项目负责人说。
为此,西善桥站正在同步建设非机动车停车平台,与岱山中路高架的慢行道直接连通。未来,市民骑车上桥后可直接将车辆停至平台,通过楼梯、扶梯就能进西善桥站乘坐地铁,出行效率大幅提升。
串联11条路打造片区交通“动脉”
岱山中路北延工程南起岱山北路,北至龙藏大道,全长约1640米,由南向北依次跨越天保桥路、宁芜铁路、宁芜公路、西善桥地铁站、绕城公路、南南河后与西寇南路上层道路、吉祥路、规划路、西寇北路平交,最后接龙藏大道,从中兴路大桥可前往河西片区。
作为雨花台区重点民生工程,岱山中路北延工程建成后将发挥多重关键作用。一方面,让宁芜铁路两侧地块的交通联系大幅加强,串联天保桥路、宁芜公路、绕城公路、龙藏大道等11条道路,形成区域交通微循环,有效缓解周边道路通行压力。
![]()
另一方面,岱山中路北延工程更是连接片区发展与民生需求的纽带,建成后将直接惠及岱山保障房片区与北部片区数万居民,缩短前往河西片区、雨花台区核心区域的通勤时间,进一步盘活区域路网资源;还将推动岱山片区与周边区域的资源共享,为片区发展注入新动能。
目前,除涉铁段外,工程的道路段、高架及架空结构段也在同步推进,全线建成后将成为南京主城西南部区域的重要交通“动脉”,为市民出行与城市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南京持续推进市政道路建设,续建建宁西路过江通道江南段工程、惠民大道综合改造工程,推进机场二通道(绕城以北段)、东麒路北延、天印大道北延和上高路江宁段等重要主次干道建设,进一步完善重点功能板块交通体系,提升区域路网通行效率。
通讯员 宁建轩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赵丹丹
(图片来源南京建设公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