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家伙,一艘携带多达154枚导弹的美核潜艇,居然悄默默地潜入了南海!不过,这一次美潜艇似乎从一开始就对任务没抱有多大信心,居然罕见地浮出了水面,然后又很“巧合”地被我方的商业卫星拍到,这难道又是巧合?还是另有玄机?
![]()
据报道,日前我国某商业卫星公司放出了一张比较有趣的图,卫星抓拍到了在茫茫大海上上浮航行的一艘潜艇,地点就在我国南海海域。在配文中,尽管该公司遗憾地表示由于卫星分辨率不够,无法拍摄到更为清晰的图片,但眼尖的专业人士,通过图例潜艇的长宽对比之后,发现这艘潜艇的来历并不简单,几乎就可以确定,这是一艘美军的俄亥俄级核潜艇!
俄亥俄级核潜艇,是美国在1976年便已开始建造的一型战略核潜艇,水下满载排水量超过1.8万吨,可以搭载多达24枚洲际弹道导弹,尤其是因为其巡航时的噪音水平仅有95-100分贝,和海洋背景噪音(94分贝)差距十分小,难以被声呐系统检测到,几乎可以等同于“水下隐身”,因而其战略威慑能力十分巨大。其水下噪音水平至今仍旧是我们追赶的目标。
![]()
那么,作为这样一艘战略核潜艇,为什么会出现在距离我们如此之近的南海?
原来,通过检索可以发现,主动上浮现身然后被卫星拍到的这艘俄亥俄级核潜艇,其实并不是战略核潜艇,它没有搭载“三叉戟”战略核导弹,它早已经被改造成了巡航导弹发射平台。据报道,就在近期,俄亥俄级潜艇的首艇“俄亥俄”号核潜艇,高调出现在了菲律宾的苏比克湾,声称要进行“维护亚太自由航行的巡航任务”,这就意味着,“俄亥俄”号近期的部署海域就在西太平洋,尤其是我们的南海周边,苏比克湾就位于南海边上。
![]()
因此,这一次被拍到的,应该就是“俄亥俄”号。在20多年前,“俄亥俄”号连同其首批建造的其他3艘同级潜艇,都已被改造成为了“战斧”巡航导弹的发射平台,其原有的24个洲际导弹发射筒中的22个,发射的不再是“三叉戟”战略核导弹,而是“战斧”导弹,每个发射筒能装载7枚“战斧”,如此一来全艇能装多达154枚“战斧”导弹,相当于一个水面战斗集群的火力输出,火力相当惊人!
“战斧”巡航导弹的射程能达到2800公里,若从菲律宾苏比克湾发射,其打击范围可将陕甘宁三省大部乃至京津地区囊括在内!
![]()
毫无疑问,“俄亥俄”号的战略威慑能力极大,那么他们为什么还主动上浮表明身份呢,这是为哪般?这可能就要考虑到美海军海狼级核潜艇“康涅狄格”号在4年前的一次南海“撞山”事件了。
时间回到2021年10月2日,这一天所发生的标志性事件就是美海军先进的海狼级攻击核潜艇,在南海深处进行静谧巡航时,突然发生了撞击事故,导致其艇艏导流罩严重受损,声呐系统几乎全毁。美军在经过半年多的调查后对外声称,这是因为潜艇的导航仪发生了错误,将海底山脉的位置标错了,因而潜艇撞上了海底山脉。
![]()
至于到底是不是真的撞上了海底山脉,还是其他的什么不明物体,这就不得而知了。而直到现在,受损的“康涅狄格”号还仍处于维修状态。
因此专家分析认为,此番“俄亥俄”号学聪明了,同样是受命于南海进行“自由航行”,但却主动上浮表明身份,其目的之一可能就是防止莫名的“撞山”事故发生。另外还有一层用意可能就是,因为核潜艇的隐蔽性,很难被发现,主动上浮可以理解为向对方表明身份,无恶意的意思,防止不必要的误判发生。
这其实就可以说明,别看他们嘴上天天说要如何如何帮助菲律宾,但行动上美军还是老老实实地按规矩办事,他们也担忧误判的事发生,毕竟一次“撞山”事故就已经让他们明白,南海之地已不可久留。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