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国庆节前夕,泰达街雅园社区的活动室里,赵军正在认真练习国庆节期间要展演的模特台步,精美的旗袍映衬着坚定的神情。
![]()
“再过两天,我就要和祖国一起过76岁生日了!”生于1949年10月1日的赵军难掩心潮澎湃,眼中微微泛起的泪光与窗外的秋阳相融,“这一辈子,我始终感觉与祖国的命运紧紧相连,我最骄傲的就是生逢盛世、与国同生、与党同行!”
“孩子,新中国的天亮了!”
1949年10月1日,当开国大典的礼炮余响仍在回荡,天安门广场的欢呼声透过收音机飘进天津武清赵家的小院时,一声清亮的女婴啼哭划破长空——一个新生命,与新中国的黎明一同降临。
“就叫明子吧!大名叫赵晓明。” 姥姥小心翼翼抱着襁褓中的婴儿,语气里满是笃定。这个承载着 “光明” 期许的名字,从此刻进了女孩的生命里。
![]()
待明子长大懂事,有一年过生日,姥姥才道出名字背后的深意:“孩子,你出生那天新中国成立了,天终于亮了,往后的日子会一片光明,所以给你取名叫‘明子’!” 这番话,让“明子”不再只是一个姓名符号,更成了她与新中国血脉相连的见证。
明子的童年恰与新中国的成长同频共振,她见证了祖国的日益强大。随着渐渐长大,她心中愈发崇敬守护家国的军人——那一身军装,是保家卫国的担当,更是她向往的信仰。于是,她和同学们一起将名字改为“军”,以“赵军”这个带着铿锵力量的名字致敬心中的英雄。再后来,赵军还如愿嫁给了一名军人。
从“赵晓明”到“赵军”,两个名字的转变浓缩了一代人与新中国同呼吸、共命运的时代情怀。
![]()
1972年,赵明与军人汤继胜结婚。
“那一天,呼吸都是光荣的!”
从航空学校毕业的赵军,带着对国防事业的赤诚被分配至山西太原某军工单位。从此,她将青春与理想深深扎根在这片承载着家国重任的土地上,一守便是数十载。
1970年8月,因技术精湛、素养过硬,赵军被选为骨干,肩负起北京国防工业展览的讲解重任。临行前夜,单位领导紧紧握住她的手再三叮嘱:“宁可丢性命不能丢展品。”绿皮火车在黑夜里穿行,赵军把尖端产品紧紧抱在胸前,一夜未眠。她的目光时刻落在怀中的展品上,那不仅是一份工作任务,更是一份沉甸甸的家国责任。
“闯新路,攀高峰,液压附件傲长空……” 即便时隔半个多世纪,赵军仍能清晰念出当年的讲解词。她还记得,第一次面对领导检查时,因过度紧张竟一时说不出话来。渐渐的,凭着对展品的熟稔、对事业的热忱,赵军的讲解不仅专业精准,更能传递出军工人员的奋斗精神,赢得了参观者与领导的一致好评。
1970年国庆节也是赵军21岁生日,她作为优秀讲解员代表登上天安门城楼参加国庆观礼。那一刻,所有的激动与崇敬化作热泪,瞬间模糊了她的视线。多年后,再提及那个终生难忘的瞬间,赵军的声音仍会微微哽咽:“当时心里只有一个念头:无限光荣,无比自豪!脑子里反复回响着姥姥当年的话,‘天终于亮了,未来一片光明’,那一刻我真切地感受到,姥姥说的光明,真的完完全全地来了。”
站在天安门城楼上,看着下方涌动的人潮、飘扬的红旗,听着震耳欲聋的欢呼,赵军心中满是滚烫的感动:“那一天,我仿佛与祖国融为一体,连每一次呼吸都带着光荣。”
![]()
赵军泛黄的日记本记载着那一天的荣光。
“与祖国同生,是最珍贵的礼物!”
在职数十载,赵军始终扎根岗位,于技术钻研中追求极致,在精益求精里诠释担当,将爱岗敬业的精神刻进每一个日夜。退休后,她与老伴汤继胜一同回到天津定居,却把生活过得比在职时更忙碌充实。
![]()
雅园社区的老年模特队里,赵军是当之无愧的 “灵魂人物”。她凭借对美的独特感知与不懈琢磨,参与编排的走秀节目成了社区文艺展演的 “保留王牌”。每当聚光灯亮起,她身着雅致服饰,与队友们迈着从容的台步登场,台下总会响起最热烈、最持久的掌声。
![]()
赵军还牵头与四散在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老同学们,共同组建了“跨洋朗诵社”。他们以 “家国” 为主题,或提笔创作饱含深情的诗歌,或声情并茂地朗诵经典篇章,再精心录制成音视频,跨越山海分享传递。虽隔着万水千山,时差更迭,但当“家国”的情愫在字句间流淌,每个人都能清晰触摸到祖国欣欣向荣的脉动。
![]()
作为雅园社区出了名的热心人,赵军与老伴汤继胜总是活跃在志愿服务的一线。疫情期间,他们不顾年岁,主动参与社区值守等任务,用行动为邻里筑起一道温暖的防线;平日里,他们又是社区文体队伍的积极分子,组织活动、带动氛围,让社区生活愈发热闹鲜活。在这充实的晚年生活里,他们切身体会着祖国发展带来的稳定与繁荣,也用自己的方式为社区、为社会贡献着光和热。
![]()
浓烈的家国情怀早已融入这个家庭的血脉。“我的生日是11月7日,是十月革命胜利纪念日!” 赵军的老伴曾是一名坦克兵,虽年近八十却依旧精神矍铄,话语间满是自豪。“更巧的是,儿媳妇身为人民教师,生日恰好是9月10日教师节。我们一家人,个个都很光荣!” 汤继胜的话语朴实却真挚,道出了这个家庭与时代、与家国的特殊羁绊。
![]()
今年九三阅兵,赵军坐在屏幕前紧盯直播。看着受阅队伍迈着铿锵步伐走过,看着先进装备整齐列阵,泪水不自觉地湿润了眼眶。“整整 76 年了啊!” 她轻声感慨,从儿时住的小平房到如今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从当年抱着展品在绿皮火车上的不眠夜,到如今高铁飞驰千里的便捷舒适,她亲眼见证着祖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跨越。
“能与祖国同生,亲历这波澜壮阔的岁月,是我这辈子最珍贵、最幸运的礼物。”
活动室被阳光镀上温暖的金边,赵军整理好旗袍,与老伴端正地合影留念。她的身影在灯光下叠成一片流动的中国红,那是跨越七十余载的生命荣光,凝聚着与祖国共赴未来的深情期许。
![]()
从青春岁月的军工奉献到晚年时光的热忱坚守,赵军用一生诠释着一位共和国同龄人对家国最深沉的眷恋。她的故事如同一滴清澈的水珠,折射出千千万万中国人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时代光芒,也让家国情怀在岁月流转中愈发醇厚,历久弥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