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养老规划罗姐说」关注我
很多网友问,失地社保是怎么回事?让我们以上海被征地农民的社保变化为例,来解读一下。
本世纪初到2017年,上海针对被征地农民推行小城镇保险(简称镇保),但2017年上海人大常委会通过决议,停止镇保制度,将参保人员纳入国家基本社会保险(即城保),此时农民发现,原本15年的镇保缴费年限,部分变成了7.5年或8.2年,不再是完整的15年——要知道15年是社保领取养老金的基本年限,按原政策,满15年镇保的,领取养老金时本可按办理手续时本市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的20%计发。
对此,相关单位解释依据是2004年付劳保农发一号文件,该文件明确,征地农民从镇保转入城保,一次性缴费的当年起,每个缴费年度的缴费总额,需按城保缴费标准折算成城保缴费年限,这才导致年限“缩水”。
而从法律层面,《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48条也规定,征收土地时,需依法及时支付土地补偿款、安置补助费,以及对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费,保障被征地农民的社保权益。
我们来看一位上海大姐55岁退休的养老金水平;
![]()
这位上海大姐于2025年10月弹性提前退休,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构成,合计2927.3元。缴费结构上,核心是 “15年原镇保缴费年限”+“4年5个月职保缴费年限”+“2个月城乡居保折算镇保年限” ,总缴费年限约12年8个月。
养老金分两部分精准核算:
1. 基础养老金2744元:采用“原镇保转城保过渡政策”,结合上海退休时上年度社平工资、15年原镇保缴费年限、4年5个月职保年限等要素,通过“社平工资×(1+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的逻辑计算。
2. 个人账户养老金183.3元:依据公式“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55岁退休对应170个月)”。储存额31161元。
为何“4年工龄”能拿近3000?核心是“政策衔接+历史缴费红利”
表面看“职保仅交4年5个月”,养老金超预期的关键是 早年15年镇保的“历史贡献” :
上海早年“小城镇社保”是过渡性制度,面向被征地农民、小城镇职工,缴费门槛低但保障延续性强。叠加4050补贴、大龄补贴、被征地人员补贴,职保阶段个人实际缴费压力骤减,虽缴费年限短,补贴兜底仍让账户积累额支撑月领183.3元。
上海社平工资逐年上涨,15年镇保+12年总缴费年限,在基础养老金公式中因“年限权重”进一步拉高总额。
简言之,“4年工龄”是表象,15年镇保的历史缴费+政策过渡红利+政府补贴兜底 ,才是养老金突破3000的核心逻辑。
祝退休人员退休快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