钩间距的大小不是按照长度单位来衡量的,而是跟当前使用的鱼钩有关,指的是当前鱼钩的几倍距离,比如1.5倍、2倍等等。钩间距只有双钩钓法中才存在这个概念,钩间距这东西最基本的是确保上饵之后饵料不会粘在一起,防止鱼儿不好下口,也能提升双尾的可能性。但是随着钓法越来越多讲究,不同的鱼情、钓法、目标鱼是,钩间距应该有变化,这样才能有更高的中鱼率。
![]()
一、钓底
钓底时钩间距一般都不会大,因为钓底的时候只要确保双钩挂饵之后不粘在一起就足够了,所以钓底时钩间距是最小的,一般就是1.5倍鱼钩间距。双钩的特别之处就在于两个子线长短不同,钓组完全到位之后双子线的状态也不相同,所以存在灵钝不同的现象。一般调漂方法时,长子线肯定是比短子线灵敏度更低一些的,但是要是铅坠躺底的调漂方法时,虽然两根子线长短不同,但是灵敏度变得就没多大差异了。如果鱼情有变化,比如说鱼处于离底的状态,想要兼顾底层和离底的水层,这时候就应该使用较大的钩间距了。
![]()
比如说钓黑坑,或者是一些淤泥较多的静水小水面,例如藕塘钓鲫鱼。或者说钓喜欢离底水层进食的鱼类,比如说钓鳊鱼、钓草鱼等等,严格来说这两种鱼类都不是完全贴在水底觅食的。这时候就非常建议使用较大钩间距,甚至钩间距可以达到20厘米,调漂还应该灵一些,确保下饵是到底的,但是上饵是悬浮的,这样就能兼顾水底和离底的水层。那干脆双钩都离底不是更好吗?因为自然水域难免有风,要是全部离底的话极容易受到刮风的影响,可能出现钓组偏离窝点的现象。黑坑为了追求中双尾,钩间距也可以大一些,尤其正钓是鱼密度大,个水层都可能有鱼。
![]()
二、钓浮
钓浮的话一般钩间距都要大一些,至少应该在2个鱼钩的间距,因为只有比较大的钩间距才能确保双饵不会粘在一起。如果使用的是拉饵,钩间距还建议更大一些,因为拉饵的时候经常会导致鱼线上也有少量饵料,要是钩间距小的话还是容易粘在一起。钓浮的话两个子线虽然长度不同,但是灵敏度是完全一样的,都是鱼线拉紧了鱼钩,只要稍稍有口就能传递漂相出来。在实际的垂钓中,钓浮的机会其实并不多,主要是钓白条、小翘嘴等杂鱼为主。这就要注意了,这些杂鱼个头小但是吃口非常疯狂,常会出现抢食的现象,需要让浮漂快速翻身站立,所以可以在漂脚上裹一点铅皮。
![]()
可以钓浮的鱼类主要是鲢鳙、草鱼为主。要是浮钓草鱼,其实不建议使用双钩。因为草鱼上浮进食,主要是进食芦苇、稗草等食物,浮钓草鱼大概率是使用草饵。双钩挂草饵,钓草鱼的难度反而比较大。因为草鱼进食草饵时,是从深水层游到浅水层,先看到哪个草饵就咬住哪个草饵,所以完全没必要使用双钩。要说经常钓浮的其实是鲢鳙,这才是钓鱼人高温季节的主要目标鱼。钓鲢鳙跟钓其他鱼类全都不同,因为鲢鳙根本就不是咬钩,而是过滤悬浮颗粒时把鱼钩吸入了口中。而手竿钓鲢鳙时,都是上钩挂饵,下钩跟上钩有一定间距,饵料雾化下沉到下钩所在的水层,等到鲢鳙来过滤食物就会把下钩喝进去。
![]()
所以说钩间距一定要大才行,至少达到半个鱼头的间距,要是稍稍有风钩间距可以加大,饵料比重较大也要加大钩间距。浮钓鲢鳙不但钩间距比较大,也建议使用较长的子线,因为长子线摆动幅度更大一些,抽窝的时候形成的窝点面积更大。敬请关注收藏点赞,每天准时更新,谢谢各位钓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