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中是第七届紫金合唱季。来源/交汇点新闻
9月26日晚,江苏大剧院音乐厅内,第七届紫金合唱季汇报音乐会圆满举行。这场历时数月的音乐盛宴吸引了全省185支队伍近10000人参与初赛,最终52支合唱团进入决赛,2800余人获得奖项。从城市到乡村、从音乐厅到体育馆,合唱艺术已深入江苏社会各层面。
校园合唱,美育教育开花结果
![]()
图片中是南京邮电大学合唱比赛现场。来源/南京邮电大学
江苏的校园合唱活动蓬勃发展,成为美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5月,苏州工业园区中小学生合唱展演结果公布,50余所中小学的合唱团获奖,涵盖了班级合唱和社团合唱多种形式。
这些合唱团各有特色,如星湾学校小学部的“Dream童声合唱团”、星海小学的“梦之声合唱团”等。它们不仅培养了学生的音乐素养,更锤炼了团队协作精神。星洋学校“星梦飞扬”合唱团这支已成立十年的品牌社团,在今年同样荣获园区一等奖并晋级市赛。
指导老师唐恬在谈到这次市级展演的机会时说:“我们合唱团已经建团10年了,今年能够参加苏州市的合唱展演是非常荣幸的一次机会。” 她观察到,在舞台上,孩子们用歌声演绎出了妈妈和孩子之间的对话,并且十分享受这个舞台。星洋学校的学生于安然在参加完市级展演后,兴奋地描述道:“今天我们表演的节目是《给宝贝》,舞台上每个同学都放声歌唱,展现自己的风采。”
此外,从太仓市城厢镇第一小学学生徐紫然的分享中,能看到孩子们面对挑战的积极心态,她一开始很紧张,“但是想到平时的训练那么努力,不能让努力白费,所以我就在演出时更加投入了。”太仓市城厢镇第一小学的指导老师孙磊欣慰地表示:“孩子今天的表现是训练以来,表现得最出色的一次。” 他回顾了孩子们的训练过程,面对难度较高的曲目,学生们从熟悉歌谱到爱上歌谱,实现了从“学会”到“热爱”的蜕变。
南京邮电大学2025年“青春向党 邮我唱响”合唱比赛则吸引了20所参赛学院的1200余名师生参加。参赛曲目既有《走向复兴》《大中国》等经典歌曲,也有《星辰大海》《我们走在大路上》等展现新时代青年风貌的作品。
徐州丰县宋楼中学花语合唱团作为全省唯一晋级决赛的农村普通高中合唱团,在比赛中创下徐州市中小学七届赛事最佳位次。这群来自苏北农村的学生身着朴素校服,以《音乐伴你左右》的纯净童声传递真挚情感,用歌声证明了县域美育教育的丰硕成果。
城乡合唱,唱出百姓生活新面貌
![]()
图中是“村歌嘹亮”演出舞蹈《我在南通等你》。来源/江南时报
江苏的群众合唱活动丰富多彩,成为市民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情感的集体宣泄与共鸣,让个体在和谐的多声部中抒发情感、获得精神慰藉与心灵按摩,更构建了一个温暖的社交共同体,有效消解了现代都市人的孤独感,重建邻里归属感。从城市文化角度看,合唱还承担着活化文化与塑造城市名片的功能,使地方音乐文化得以传承,并以“看不见的和谐”增强社区凝聚力,最终共同塑造着一个城市温暖、文明、富有活力的精神风貌,成为市民不可或缺的精神栖息地。
6月28日至29日,“村歌嘹亮”2025江苏集中展演活动在南通市如东县举行。来自全省各地的19支村歌合唱团近千名文艺志愿者齐聚如东,他们的歌声不仅饱含家乡特色和村民心声,也展现了江苏群众文化活动的广泛参与和深厚情感,共同歌唱乡村的美丽风光和百姓的幸福生活。
六合区雄州街道古棠社区的霞炜艺术团唱响了经典民歌《茉莉花》,这首源自六合金牛山传唱的《鲜花调》,与省文联“茉莉花开”文艺轻骑兵志愿行活动实现了完美融合。
由70余位声乐爱好者组成的吴江松陵街道虹韵合唱团带来了歌曲《爱永在》,这支“文艺轻骑兵”多年来持续深入村镇、工地、养老院等地,以公益演出点燃文艺的“星火”。
来自镇江宝堰古镇平均年龄76岁的“银发合唱团”用苍劲歌喉,精彩演绎了南乡田歌《车水号子》,重现江南农耕集体劳作的壮阔图景。如“海巴子组合”演唱的原创作品《海水泡大的汉子》,以最本真的渔民心声,诉说着“海是亲娘,党是亲娘”的赤子真情。
9月27日,启东首届蝶湖音乐节在蝶湖音乐广场举行。从许巍、老狼、吴克群等知名歌手的经典歌曲,到丢火车乐队、杭盖乐队等实力乐队的热血演出,每一段表演都点燃了歌迷热情。
体育赛场,合唱活动彰显社会凝聚力
![]()
图片是9月20日,南通主场一同合唱《歌唱祖国》。来源/紫牛新闻
体育赛场内,合唱声浪此起彼伏。这不是专业的音乐厅,而是江苏的足球赛场;这不是专业合唱团,而是数万普通市民的情感迸发。在江苏,合唱艺术早已突破音乐厅的界限,走进广阔的体育场馆。苏超作为江苏省内备受瞩目的体育赛事,正在成为群众性合唱活动的重要载体。
9月27日晚,南京主场的赛前表演中,巨幅五星红旗徐徐展开,6万余名观众齐声唱响:“五星红旗,你是我的骄傲;五星红旗,我为你自豪!”同一时间,淮安主场3万名观众齐声合唱《歌唱祖国》,漫天挥舞的小国旗与巨型国旗交相辉映,场面蔚为壮观。27日晚,淮安主场还发出了这样的声音,“新四军3师7旅19团2营4连全体集合,敬礼!”赛事播音员单超的口令响彻场馆。八十二位歌者应声登台,他们中有刘老庄连的退役老兵,有红军小学的少先队员,还有淮阴师范学院的大学生。《刘老庄连连歌》随即响彻全场。这支由音乐家贺绿汀在了解八十二烈士事迹后创作的歌曲,此刻成为连接历史与现实的纽带。
这种体育与合唱的结合并非偶然。7月5日,南京奥体中心的“苏超”赛场上,就曾出现过六万名观众齐唱《歌唱祖国》的壮观场面。9月20日,南通主场3万多名球迷与道德楷模代表一同合唱《歌唱祖国》,球迷们纷纷高举手机,打开闪光灯,球场瞬间化作一片璀璨光海,与国旗的红色交相辉映。有网友评价苏超赛场的万人大合唱是“一场伟大的爱国主义实践,每一个参与其中的人,都不会忘记这种团结自豪的感觉。”
从专业剧场到体育赛场,从专业合唱团到普通市民,和声之美已深深植入江苏的文化土壤,展现出江苏人民日益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与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文/武超宇
资料来源:江苏文明网、新华日报、苏州日报、苏州市人民政府、苏州市教育局、江南时报、扬子晚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