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白酒给婴儿冲奶,结果扭头说自己“认错了”,说出来骗“鬼”呢!
2月,贵州卢女士的一则病历让全网揪心,刚满月的儿子因急性酒精中毒住进ICU,罪魁祸首竟是亲奶奶。
本该冲奶粉的温水,被换成了装在矿泉水瓶里的白酒,120毫升“酒奶”下肚,孩子高烧发紫昏迷、嘴眼肿胀。
荒唐的是,奶奶没送医,反而请神婆烧香“驱邪”,直到孩子快没声了才通知母亲。
更令她寒心的是,哪怕如此恶劣的行径,身边的丈夫却依然没有和自己站在一起,选择护起了婆婆。
明明也是自己的亲儿子,怎么就这么没有“分寸”呢?
今年2月的一个清晨,卢女士因事外出,特意叮嘱婆婆照看好刚满月的儿子。
她没料到,这一出门,差点和儿子天人永隔。
上午8点,婆婆走进厨房冲奶粉。
按理说,冲奶该先放水再放粉,可她随手拿起一瓶矿泉水瓶,拧开盖子就往恒温壶里倒,瓶里装的不是水,是白酒。
加热后,她冲了120毫升奶粉,毫无察觉地喂给了嗷嗷待哺的孙子。
白酒加热后本该酒香浓烈,哪怕嗅觉不灵敏,也该闻出异常。
可婆婆说自己“没察觉”,直到孩子喝完奶哭闹不止、脸色通红,她才慌了神。
但她没第一时间给卢女士打电话,也没往医院跑,反而喊来公公,一起去村里请了神婆。
神婆在家里烧香、烧纸、念经,说“驱驱邪就好”,夫妻俩就这么看着孩子的症状越来越重。
直到下午4点,孩子浑身通红、嘴巴肿胀,连哭声都微弱了,婆婆才敢给卢女士打电话。
卢女士赶回家时,孩子已经快没精神了。
她抱着娃往当地医院跑,小医院不敢收,又连夜转去贵阳的大医院,抢救了整整一夜才脱离危险,前后住了3天2夜。
医生反复叮嘱,婴幼儿肝脏没发育好,酒精造成的脑细胞损伤可能后期显现,以后得定期复查。
这场意外里,婆婆的“无知”总让人觉得蹊跷。
白酒味再淡,加热后也该刺鼻,怎么会毫无察觉?
或许,这无知背后,藏着她不想继续带娃的心思,要是孩子出点事,儿媳说不定就不让自己带了,既能清还能怪意外,不丢名声。
孩子出院后,卢女士的日子没好过起来。
她刚剖腹产不到3个月,因为连日劳累和情绪激动,突然大出血,又住进了医院。
住院期间,丈夫想带孩子去看她,婆婆却拦着说,你要去就自己去,我可不去。
一句话像刀子扎在卢女士心上.
自己刚为这个家生了孩子,还因为婆婆的过错差点失去儿子,如今住院,婆婆连探望都不肯,连一句关心都没有。
更让她寒心的是,婆婆还觉住院治病是“浪费钱”。
有次丈夫跟婆婆商量孩子复查的事,卢女士无意间听到婆婆说,早知道当初不喂那口酒,也不用花这些冤枉钱,现在还得天天操心复查。
这话里没有愧疚,只有对花钱又费心的不满,在她眼里,带娃和为娃花钱,都是“累赘”。
日常相处里,婆婆的无边界感更让人窒息。
她经常不敲门就进卢女士的房间,好几次撞见卢女士换衣服。
卢女士提醒她下次敲门,她反而反呛,这是我儿子的家,我进我儿子房间还要敲门,你当自己是外人吗?
这话看似强势,实则是在宣示“主权”。
她要让卢女士知道,这个家她说了算,儿媳得听她的,哪怕自己没尽到奶奶的责任。
有网友称,这样的“强势”,本质上是为了拿捏儿媳,好让自己以后不用付出。
卢女士和丈夫的感情,在生孩子前还不错,可自从孩子出事后,丈夫像变了个人。
更让卢女士崩溃的是一次离婚谈判。
那天她跟丈夫说,过不下去了,离婚,丈夫不想离,居然打电话让婆婆过来“调和”。
可婆婆过来后,不仅没劝和,反而火上浇油,离就离,你还怕找不到好的?到时候再找个能生的,我还能帮你带娃。
卢女士气不过,想拿手机录下婆婆的话留证,丈夫却突然冲过来,一把抢走手机,他没帮着受委屈的妻子,反而护着挑事的母亲。
她突然失声了。
要知道,没生孩子前,卢女士的生活过得那叫一个多姿多彩。
她喜欢旅游,经常和朋友出去拍照、也喜欢烘焙,家里的烤箱总是飘着香味。
可生了孩子后,她的生活只剩下喂奶、换尿布,还有和婆婆的争吵,一地鸡毛。
她曾想过忍耐,为了孩子,也为了曾经的感情。
孩子刚出院时,她还安慰自己婆婆只是无知,不是故意的,可婆婆的冷漠、丈夫的偏袒,一次次打碎她的期待。
卢女士收拾东西搬了出来,她告诉丈夫说,自己平时可以忍受母亲挑刺,但她不能忍自己的孩子被伤害。
如今,她已经准备起诉离婚,目标很明确,要回孩子的抚养权,彻底离开这个充满算计的家。
她在社交平台上写道,只有生了孩子才知道嫁的是人是鬼,这场婚姻让我脱了几层皮,但我不后悔,因为我要保护我的孩子。
其实,卢女士遇到的婆婆不是个例,而是一种较为普遍存在的家庭问题。
至于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
核心在于部分长辈的“自私心理”。
她们盼着儿子成家,是觉得“自己的任务完成了,该享福了,她们愿意主动带娃,是怕被亲戚说不帮忙,坏了名声。
她们欺负儿媳,是觉得儿媳是外人,好拿捏,只要把儿媳逼走或逼得忍气吞声,自己就能清闲。
可她们忘了,家庭不是算计的战场,长辈的责任也不是“甩锅”。
而丈夫的缺位,更是让问题雪上加霜。
在很多婆婆不想付出却想索取的家庭中,丈夫选择往往都是偏袒母亲,理由是“孝顺”。
可问题是,真正的孝顺不是无底线护母,而是平衡好母亲和妻子的关系。
其实,好的婆媳关系很简单。
婆婆多些体谅,别把儿媳当外人,别用算计代替付出,儿媳多些包容,别把矛盾扩大,别用冷战代替沟通。
而丈夫,要做中间的桥梁,不是“墙头草”,更不是帮凶。
只有这样,家庭才能和睦,孩子才能在温暖的环境里长大。
卢女士的故事个例,那些在带娃时敷衍、在儿媳面前挑刺、在亲戚面前装可怜的长辈,本质上都是在透支家庭的信任,消耗家人的感情。
可她们忘了,好名声不是装出来的,是靠真心付出换来的,清闲日子不是算计来的,是靠互相体谅赢来的。
家庭本该是温暖的港湾,不是算计的战场。
愿每个家庭都能少些自私的算计,多些真心的付出,少些冷漠的偏袒,多些互相的尊重。
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更多“卢女士”的悲剧,才能让每个孩子都在温暖的家里长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