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好第二天做CT,等到10点15分,检查单还没开出来。”最近网络上一则关于响水某医院的吐槽视频,如投入湖面的石子,激起无数网友对当地医院的不满声浪。评论区里,“生死关头被放弃”的绝望、“小病误判成大病”的愤怒、“基础诊疗都乏力”的无奈交织,字字戳心,道出了当地群众对家门口医院的深深失望。
![]()
一张迟迟未开的CT检查单,看似是小事,折射的却是医院内部流程的严重混乱——预约、开单、流转的环节衔接断裂,将患者的时间与期待随意消耗。而比流程混乱更可怕的,是一次次误诊、过度医疗背后,医护人员专业能力的缺失与职业操守的滑坡。医疗工作容不得半点马虎,每一次判断失误、每一次责任缺位,都可能成为压在患者身上的稻草。
![]()
![]()
人们不禁要问响水县卫生健康部门:医院的诊疗流程是否经过合规审核?医护人员的专业资质是否真正达标?百姓将“生死托付”交予医院,监管部门却若将“监管责任”抛之脑后,这显然背离了“为民服务”的初衷。要知道,百姓的健康经不起“拖延”,医疗的信任更经不起“消耗”。
对县域百姓而言,“家门口的医院”本应是守护健康的“第一道防线”,是突发疾病时的“近水楼台”,如今却沦为“不敢踏足的雷区”,这样的落差如何让人心安?医疗是民生之基,县域医疗更是关系着千万人的基本健康权益。期待上级部门能真正重视此次暴露的问题,一方面完善县域医疗监管机制,用严格的制度堵住流程漏洞、规范诊疗行为;另一方面加强医护人员培训,提升专业能力与职业素养,让每一位从业者都牢记“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誓言。
别让“看病难、看病怕”成为县域百姓的常态,别让本应带来安心的“家门口医院”,最终变成压在百姓心头的“揪心事”。
需要我针对文中提到的“县域医疗监管机制”,整理一份简单的优化建议框架吗?这样能让改进方向更清晰。
素材来源:扬子零距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