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思聊工作室】
睡前聊一会儿,梦中有世界。听众朋友们,晚上好。
都管上海叫“魔都”,其实西南重镇重庆也是一座“摩都”。不过后者之“摩”,是飞驰的摩托。不久前,第二十三届中国摩博会在重庆举行,超3000台展车亮相,吸引观众25万人次——摩托车,正在这座8D山城中完成一场华丽“翻红”。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摩托这个话题。
你知道吗?全国每出口三辆摩托车,就有一辆是“重庆造”。崎岖的坡坎、蜿蜒的巷弄,塑造了这里独特的交通基因:既有“黄色法拉利”出租车疾驰而过,也有摩托车在弯道中划出潇洒弧线。
不止在重庆。不知你是否注意到,摩托车正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早晚高峰的车流中,也驰骋于远方的山河湖海间。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新注册机动车1688万辆,其中摩托车新注册登记量占比超过四分之一,成为不可忽视的出行力量。
作为“国民交通工具”,“两轮”的摩托曾经火遍大江南北,又随着四轮小汽车的普及而陷入沉寂。如今,又靠什么“翻红”?
从“实用工具”到“乐趣玩具”,摩托车早已不再是过去的模样。一度,摩托车常被贴上“便宜”“拉货”“代步”的标签,是朴实无华的出行工具。现在,国产中大排量车型快速崛起,一批本土品牌凭借出色设计、强劲性能和亲民价格,成功圈粉年轻人。
戴上头盔,跨上坐骑,引擎响起的那一刻,通勤路也可以是风景线。对许多年轻人来说,它不仅是避开拥堵的聪明解法,更是融入自然、释放压力的生活仪式。
社交平台上,骑行Vlog、改装心得、摩旅攻略等内容层出不穷,形成了独特的摩托文化。“四轮承载身体,两轮承载灵魂”,这句在摩友间广为流传的话,虽带有浪漫色彩,却真切道出了骑行的魅力——更直接地感受风的力度、路的起伏、季节的变换,与周围环境建立更亲密的连接。
蜿蜒山路上,陌生骑手相遇,会默契地竖起大拇指或轻按两声喇叭打招呼。越来越多人把玩摩托车视为新生活方式:跑山、下赛道、长途摩旅、极限运动……机车,成了一种带着速度感的生活主张。
只不过,摩托的“热”里也有隐忧。一些人将机车视为流量密码,“狂飙突进”的同时,却忽视了最基本的安全规则。比如,为追求视觉效果,有的人在城市道路飙车、炸街、压弯,影响公共安全;有人穿着奇装异服吸引眼球,却在摔倒时因护具不全而影响人身安全;更有甚者无证驾驶,把公共道路当“竞技场”,拿生命当儿戏。
安全,是悬在每位骑行者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出发固然潇洒,归来才是至高追求。难怪有人说,骑士精神除了勇敢和担当,还要有谦卑和敬畏。
也要看到,摩托车不是洪水猛兽,也不是纯粹的炫酷玩具,而是一种值得被理性看待的交通方式与生活选择,既需要骑手“管住右手”,也需要政策管理更精细化、社会认知更客观。
这份对风和自由的渴望,终究要行驶在安全、文明、有序的轨道上。
这正是:
铁骑轰鸣再翻红,诗与远方共从容。
安全敬畏记心间,万里追风任驰骋。
大家晚安,祝各位周末愉快!
(文| 王欣悦)
![]()
图片来源:中国摩博会微信公众号
本文来自【人民日报中央厨房-思聊工作室】,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