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至26日,江苏省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2025年年会在南京财经大学召开,来自全省民法学界的专家学者及实务部门代表,围绕民法典人格权编相关问题开展专题研讨,并发布了年会优秀论文名单。全市法院高度重视优秀论文评选工作,积极组织干警围绕新型人格权益保护等重点难点问题报送论文,共有8篇论文获奖,其中一等奖1篇,二等奖2篇,三等奖4篇,优秀奖1篇。
一等奖
“深度伪造”背景下肖像权保护的困境及出路
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黄金剑
二等奖
论声音权益的法律性质与保护路径——基于《民法典》第1023条的解释与完善
苏州市相城区人民法院 耿昕然
处理已公开个人信息的民事责任认定困境之司法突破
苏州市姑苏区人民法院 王 斌
三等奖
网络名誉权纠纷中“公共利益原则”的适用与限制
苏州市相城区人民法院 封 韬
单位违反性骚扰防治义务侵权责任刍议——兼评《民法典》第1010条第2款的适用
常熟市人民法院 董飘洒
骨灰处置视野下死者人格保护的实践困境与制度重构
苏州市姑苏区人民法院 张 茜
“大数据杀熟”损害个人权益的私法处理路径探究——从胡某诉携程公司案说开去
太仓市人民法院 许琳格
优秀奖
数字时代下个人信息侵权责任的规范之析——以隐私政策为切入视角
苏州大学竞争政策与反垄断研究中心 杨睿
苏州市姑苏区人民法院 杨宇铮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