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的李先生反映,一年前给洛阳曙光中医院做装修,早都完工了,14730元装修款却拖了一年要不回来,一问就是没钱,最近更是说要用月饼和酒抵债!这在建筑行业常见吗?该怎么维权?
个人身处这个行业,太感同身受了——这年头,干工程不带点“抗压体质”,真扛不住。
你辛辛苦苦组织人马,买材料、搭脚手架、日夜赶工,结果活儿干完了,对方一拍脑门:“要不,我拿月饼和酒抵你工程款?”
你一听,好家伙,180一提的月饼,600一罐的酒,这不是拿你当超市清库存的冤大头吗?你总不能扛着两瓶酒去给工人发工资吧?人家孩子上学、老人吃药、房贷车贷,哪个是能拿月饼抵的?
![]()
可这事,还真不是个例。
在建筑圈子里,这种“以物抵债”的戏码,早就不是新鲜事了。房子、车位、白酒、月饼、甚至购物卡,五花八门。
听起来像是“资源置换”,实则是“变相赖账”。
你干了活,人家不给钱,给你一堆你根本用不上、也卖不出去的东西,美其名曰“协商方案”,实际上就是把债务风险转嫁给你。你要是不接,就说你“不配合”;你要是接了,等于默认了这笔账被打了折,还得自己想办法脱手,一转手就是血亏。
更荒唐的是,这些东西的“定价”往往离谱得惊人。比如那瓶600块的酒,市面上根本没这个价,也没人买。你一查,进货价可能才30块,结果人家按600算成你的工程款,相当于你14730元的血汗钱,实际只值不到一千块的货。这哪是抵债?这是明抢。
![]()
背后逻辑很简单:钱早就被挪走了。项目批了款,但没进工程款账户,转头进了别的盘子,搞投资、填窟窿、甚至发“福利”。等你上门要钱,账上空空如也,只能甩出一堆“非标资产”来糊弄人。
这些东西不走市场流通,没有公允价格,全凭他们一张嘴定价,你拿它没办法。你说它值钱,它一文不值;你说它不值钱,它又能“抵”你上万块的工程款。这不是做生意,是玩文字游戏,玩你。
而这种“抵债经济”之所以能盛行,根子出在整个行业的账期生态上。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全国建筑业应收账款总额达到数万亿级别,占行业总资产的35%。什么概念?全行业每干三块钱的活,就有一块钱是挂在账上的。平均回款周期9个月,是制造业的两倍,零售业的九倍。
![]()
你在工地上挥汗如雨,人家在办公室里慢慢“走流程”。相比之下,美国建筑业平均回款37天,德国45天,日本60天。我们这边,9个月起步,三年不结账的项目都不少见。
账期一拉长,风险就全压在施工方身上。你是包工头也好,是小公司也罢,你得垫资买材料、发工资、交保险,哪样都得真金白银。
可业主那边一拖再拖,你现金流一断,立马崩盘。多少人干着干着,从“创业者”变成了“老赖”——不是他不想还钱,是他自己也被欠着,工人堵门,债主上门,最后只能跑路躲债。这不是个别人的失败,是系统性风险的转嫁。
![]()
更要命的是,这种“拖字诀”和“抵债术”往往发生在体制内或半体制项目上。医院、学校、政府工程,表面光鲜,实则账务混乱。审批流程长、资金拨付慢、监管不到位,给了某些人操作空间。
他们不是没钱,而是“钱不归位”。你去要钱,他们一脸无辜:“领导还没批”“财政还在走程序”“我们也很无奈”。可转头就能拿出成箱的高价酒来“抵账”,你说这酒哪来的?采购渠道合不合规?有没有发票?值不值600?没人说清楚。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经济纠纷了,这是对建筑行业生态的慢性绞杀。
我们得认清一个事实:中国是全球基建最强的国家,高铁、桥梁、高楼,无一不震撼世界。可支撑这一切的,不是什么神秘力量,是一千多万建筑工人、数百万施工队伍、上万家建筑企业,用血汗堆出来的。他们不该成为被随意拿捏的“软柿子”。
![]()
解决这个问题,不能靠“协商”,不能靠“良心”,得靠制度。
第一,必须建立工程款支付的“强制时效机制”。合同约定的付款节点一旦逾期,自动触发罚息、滞纳金,甚至限制项目验收、暂停资质年检。不能让“拖”成为常态手段。
第二,严控“以物抵债”的合法性与公允性。抵什么,怎么定价,必须有第三方评估,且价格不得高于市场流通价。否则,一律视为无效抵扣,仍需现金支付。
第三,推动政府和事业单位项目“预付款+过程结算”制度。钱到位再开工,过程按进度拨款,杜绝“先干活后要钱”的被动局面。
第四,加强对非标资产抵债的审计和纪检介入。一瓶600块的酒,如果查不出合规来源,那就不是抵债,是洗钱嫌疑。
![]()
建筑行业不是提款机,施工方更不是慈善机构。你让人流汗,就得让人拿到钱。拿月饼抵工资,拿酒抵工程款,这不是“创新”,是羞辱。
我们能成为基建狂魔,靠的是实打实的技术和执行力,不是靠拿月饼打发人。一个连基本工程款都付不清的单位,再光鲜的楼,也掩盖不了其管理的溃烂。
工人们要的,从来不是什么“高价酒”,他们要的,是一份尊重,和一张能兑现的支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