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的这场“关税战”,已经不再是简单的你来我往——特朗普的算盘变了。
从最初的单挑中国,到如今拉上28个“兄弟”组团围堵,他试图用一场“合围战”来压制中国崛起的步伐。
![]()
但事情没那么简单。欧盟和墨西哥跑得最快,成了冲在前头的“急先锋”;中国也不再只是被动应对,而是亮出真招,一边劝说理性回头,一边精准反击。
这场国际经贸的“多边博弈”,谁是操盘手,谁是输家,越来越清晰。
![]()
特朗普换了剧本
2025年年初,特朗普刚刚重新入主白宫,第一手操作就是熟悉的老套路:加关税。这回他举着“芬太尼”的大旗,把对华关税拉高到145%,火力全开。
但中国也不客气,针对美国的农产品和能源产品,反手就是125%的对等加税。
这场硬碰硬的操作,结果很快显现:美国国内物价飙升,股市震荡,农场主和能源巨头直接围堵白宫门口,华尔街日报都看不下去了。
![]()
现实狠狠打了特朗普一巴掌:中美经济绑得太紧,想靠猛药治病,最后只能自己先上吐下泻。
于是,他换了打法——自己退居幕后,拉着盟友们上前线。他找到了一个新的突破口:把“经济问题”包装成“国家安全”问题。
9月起,特朗普连环出招。先对欧盟说,中国买俄能源是“资敌”,你们得加税;接着在G7财长会上,发动集体行动;随后又对北约喊话,说对华加税能“结束俄乌战争”。
![]()
这一套操作,简直就像是把盟友按在地上按头签字,用的是“你不选边,就不安全”的逻辑。
如果真能拉动这些经济体,那对中国确实是个不小的压力。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剔除重复国家后,这28国的经济体量加起来接近34.7万亿美元,差不多是中国的两倍。但问题是,这种“强迫选边”的策略,真能让人心甘情愿?
特朗普打的算盘很清楚:盟友冲在前头替他扛风险,美国坐在后排看戏,最后再从中捡便宜。听起来“聪明”,但也暴露了他一贯的风格:甩锅、甩责、收利。
![]()
欧盟与墨西哥抢跑
在特朗普的“组团计划”中,欧盟和墨西哥跑得最快,但他们到底是主动参与,还是被逼无奈,这事得分开看。
9月19日,欧盟公布第19轮对俄制裁,这次把12家中国企业也拉进了“黑名单”。
五天后,欧盟的贸易执法官丹尼斯又跳出来,说要对中国的“产能过剩”采取惩罚措施。再过两天,欧盟直接宣布对中国钢铁产品征收最高50%的关税,还要启动20项反倾销调查。
![]()
看起来欧盟雷厉风行,但背后其实是被困在能源安全的焦虑中。俄乌冲突还在继续,欧洲自己都没缓过劲来,只能在安全和经济之间痛苦摇摆。特朗普正是看准了这一点,才把“对华加税”包装成对俄制裁的一部分,把欧盟推上了战车。
但代价不小。中国是欧盟最大贸易伙伴之一,双方年贸易额超过8000亿美元。这波操作,不仅砸了自己饭碗,还踢翻了餐桌。
中欧之间的信任基础,已经被严重撼动。吃中国的饭,还要砸中国的锅,这种行为迟早会反噬。
![]()
相比欧盟,墨西哥的“转身”更像是被逼上梁山。9月中旬有消息传出,墨西哥准备对非自贸协定国家征收高达50%的汽车关税。
中国偏偏就是它最大汽车进口国之一。这根本不是墨西哥自己想做的选择,而是特朗普直接放话:不听话就对你出口商品加税30%。墨西哥年对美出口超过5000亿美元,谁能扛得住?
在美国的“后院”,墨西哥从来都不是自由行动的主角,只能在夹缝中求生存。这次的“选
![]()
边站”,既是形势使然,也是特朗普区域霸权的副产品。表面看是墨西哥对中国“下手”,其实背后是特朗普在操盘。
但这类胁迫式的“阵营站队”,看上去很热闹,实际上并不稳固。各国背后的经济利益、政治算计和内部民意,随时可能让这张“围堵网”出现裂缝。
![]()
中国的回应
面对这场声势浩大的围堵,中国没有乱了阵脚。外交上先礼后兵,经贸上精准反击,节奏不乱、火力不虚,展现出的是成熟的战略和清晰的底线。
王毅外长在访问波兰时,话说得很直:妥协没出路,希望欧洲别再跟着美国瞎起哄。
他还在与冯德莱恩会面时,明确强调“欧盟战略自主”的重要性。这不是简单的外交辞令,而是中国对欧洲的最后一轮“劝诫”。
![]()
实际上谁都知道,问题根源在美国。欧洲要是还搞不清楚这点,早晚会为自己的盲目跟风买单。所以中方希望欧洲能回归理性,从自己利益出发,而不是当美国的“经济炮灰”。
外交劝不动,那就拿出实招。9月中旬,中国商务部宣布,对欧盟猪肉及副产品实施临时反倾销措施。这个打击点选得极准——猪肉是欧盟对华出口的重要农产品,尤其对法国、西班牙这些农业大国来说,伤筋动骨。
![]()
同样的策略也用在了墨西哥身上。9月25日,中国商务部对墨西哥的歧视性贸易措施启动调查,并对碧根果进口发起反倾销立案。碧根果听起来不起眼,但它是墨西哥对华出口的热门农产品,这一下就扎到了对方的要害。
中国的反制不再是“一刀切”,而是讲究策略、重视效果。打击的是对方政治敏感度高、经济依赖强的领域,逼他们正视代价、重新权衡。这种打法,比过去更精准,也更有威慑力。
![]()
结语
特朗普的这波组团战术,看上去像是“多打一”,但本质上是用盟友的经济去支付美国的战略账单。这种透支盟友信用的做法,终究是饮鸩止渴。欧盟的内部分歧、墨西哥的左右为难,都说明这个“包围圈”并不牢靠。
而中国的应对之道,既有战略定力,也有实战经验。在这场博弈中,中国不是简单防守,而是在主动塑造规则、打出节奏。关税战从来不是比谁声音大,而是看谁能顶得住、撑得久。
这场局,看似是特朗普的新“变招”,实则是国际关系中的老套路:拉帮结派、以强压弱。但世界早已不是单极时代,那些盲目跟随美国、牺牲自身利益的国家,终将发现,自己不过是大国博弈中的可弃子。
谁能笑到最后,不看谁喊得响,而看谁看得远、走得稳。中国,已经亮剑。接下来,看的是谁敢接招。
信息来源:
商务部:对原产于墨西哥和美国的进口碧根果发起反倾销立案调查——2025-09-25 20:59·观察者网
商务部:对欧盟猪肉反倾销调查,欧对华多起调查涉393亿——2025-09-19 09:19·和讯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