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9月25日,“周泰·书声”第35期之《用益物权论》品读会在线上播出。本期品读会由北京大学法学院研究员江溯教授担任主持人,并非常荣幸地邀请到本书作者清华大学法学院长聘副教授汪洋担任导读,同时还邀请到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朱虎、北京大学法学院研究员纪海龙、中国政法大学比较法学院副教授李琳、中国政法大学法学教育研究与评估中心讲师柯勇敏、北京周泰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谷倩、北京周泰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年国余共同品读这本《用益物权论》。
![]()
全文共:2525字 预计阅读时间: 7分钟
品读嘉宾发言
本书作者清华大学法学院长聘副教授汪洋分享了其新书《用益物权论》的写作初衷与核心观点。汪洋教授指出,传统民法多以意思自治为底色,而物权法独具风格,涉及资源的分配与交换。他从个人自由、经济效率、社会关联及国家规制四重维度剖析物权法规则。在个人自由层面,他探讨了财产权与自由的关系,引用黑格尔等理论,强调财产权的道德基础及其作为基本权利的重要性。在经济效率层面,他以波斯纳观点为依据,探讨物权法背后的功利考量,指出国家在产权结构中的角色。社会关联层面,他强调物权法中的分配正义与社会义务。国家规制层面,他结合诺斯的国家经济人假设,分析国家如何通过产权结构实现社会产出最大化。最后,汪洋教授谈道,物权法兼具多重面向,其规则深受国家理论影响,产权结构本质上是一种混合财产模式。
![]()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朱虎从三个方面分享阅读本书的心得体会。他认为该书从历史与比较的维度,全景式剖析了产权制度的生成机制与变迁,指出法律结构需满足时代需求,否则将面临解构与重构。朱虎老师强调,物权法需平衡自由、效率、社会关联与国家规制等多元需求,这种平衡在汪洋教授书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他指出,我国物权编中公共财产与私人财产功能各异,需区分对待,如公共财产侧重国家规制目标,私人财产则更偏向市场交易。朱虎老师还提出,书中对产权具体场景的观察体现了个人价值判断的影响,如婚姻财产分配涉及家庭观念的差异。最后他表示,汪洋教授的研究为实现整体财产秩序提供了理论支持,强调了政府、市场、法律与家庭的协同作用。
![]()
北京大学法学院研究员纪海龙对本书给予了高度评价。他指出,该书聚焦于用益物权制度,尤其是土地制度,这一主题在中国具有重要的经济、政治和社会意义。纪海龙老师认为,研究中国的用益物权制度需要极大的理论勇气和抱负,而汪洋教授在这一领域的持续研究令人敬佩。他强调,本书在价值取向上结合了自由、效率、社会关联和国家规制,深入分析了物权法的功能。此外,纪海龙老师赞扬了汪洋教授研究方法的多样性,认为其多元方法的运用为当代民法研究树立了典范。他特别提到书中对法史的研究,展示了其深厚的历史研究功底。纪海龙老师表示,这本书对他的研究工作具有重要价值,也为年轻学者提供了学习的范例。
![]()
中国政法大学比较法学院副教授李琳分享了阅读本书的深刻见解。李琳老师首先回顾了自己在罗马期间与汪洋教授共处的时光,提及了汪洋教授严谨勤勉的治学态度对其产生了深远影响。他还谈到了本书的研究深入到了物权法甚至整个民法的根基,如对涉及所有权的两个概念dominium 与 proprietas 关系的探讨,这种理论对法国民法典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随后李琳老师认为,用益物权将是未来物权法的核心。而本书在空间权、土地制度和居住权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不仅具有深厚的理论根基,还紧密贴合中国的现实需求和法律实践,他特别强调了本书在居住权领域提出的创新性观点,认为其兼具理论深度和实践指导意义。最后,李琳老师认为本书立足中国实践,具备全球视野,解决中国问题,真正做到了把论文写到了中国的土地上,也做到了方法论上从中国实践到普世理论的飞跃,是学术与人生热爱的完美结合,堪称典范之作。
![]()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教育研究与评估中心讲师柯勇敏从整体观感和具体问题两个层面分享了阅读本书的心得感受,认为该书在体系化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尤其是在土地空间利用、农村土地改革和居住权制度等方面提供了深刻的体系化研究。柯勇敏老师高度评价汪洋教授跨越历史与法域的比较法研究方法,指出其比较法与法史研究为理解用益物权制度提供了范本,同时对汪洋教授结合多种研究方法的学术探索表示钦佩。他还提到,书中对居住权等制度的分析启发了对物权复合结构的思考。柯勇敏老师认为,该书兼具学术深度与现实意义,为用益物权制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
北京周泰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谷倩分享了对本书的心得感悟,认为该书学术价值深厚,实践意义重大,系统梳理了用益物权制度的起源与发展。特别在婚姻房产归属问题上提出了重构方案,谷倩律师结合自身实务经验,指出当前立法覆盖不足、缺乏整体视角,导致司法实践中同案不同判、法律适用混乱等问题。她谈到,汪洋教授提出的“父母出资与房产归属脱钩、房产份额仅与资金来源挂钩”等原则,为解决婚内房产归属问题提供了清晰的理论框架。谷倩律师表示,该书对法律从业者理清复杂案件逻辑、完善立法实践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
北京周泰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年国余分享了阅读本书的心得体会。他从情感共鸣、知识收获和阅读启示三个层面分享了他的阅读体验。年国余律师认为,书中对自由与所有权关系的阐述,尤其是对黑格尔“所有权是自由的定在”的评述,深刻揭示了所有权对于个人自由的价值,发人深省。他表示,书中对罗马法所有权概念的演进、传统中国地权秩序、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及居住权等问题的深入分析,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新的思考视角。年国余律师还提到,本书帮助他疏解了法律实务中的困惑,认识到法律规范不是找寻真理而是创设制度,以期更好地实现社会管理,从而给个人的充分发展创造条件和空间。他表示,天下也没有一步到位的权利创设和权利保护,不走向一极不是背叛,而是长久。阅读本书坚定了他在法律实务中面对问题不怀疑、不纠结的信念,以更加成熟和务实的态度面对复杂问题。
![]()
本次周泰·书声品读会聚集了来自学术界和实务界的七位嘉宾共同品读《用益物权论》。嘉宾们结合自身研究与实践经验,从多重视角分享了阅读心得,既有对物权法理论的深入探讨,也有对现实问题的切实回应,也为物权法领域的研究者和实务工作者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方向。让我们共同期待下一次周泰·书声的思想碰撞!
![]()
编辑|林红敏
审核|江溯 史玥
期精彩内容
![]()
欢迎了解更多周泰律所哦~
欢迎点“赞”和“在看”,与朋友共享精彩内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