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的人物,
在其情感最充沛的时候,
才能有一流的诗。
一流的诗里,
流淌着是他此时最纯粹真挚的性灵。
![]()
王阳明在狱中写的《狱中诗》,
诗句里氤氲的,
是其未悟道之前的情致。
屋罅见明月,还见地上霜。
客子夜中起,旁皇涕沾裳。
匪为严霜苦,悲此明月光。
月光如流水,徘徊照高堂。
胡为此幽室,奄忽逾飞扬?
逝者不可及,来者犹可望。
盈虚有天运,叹息何能忘!
![]()
先说说此诗的背景,
在正德元年,王阳明因得罪刘瑾被打入大牢,
并且当时是在牢中度过的新年。
此诗正是在此期间写的。
名字叫做《见月》,
也就是因见月亮而有感。
本来一般不太想解诗,
一解其中的韵味都带的有些寡淡。
但此诗如同白茶,
需要一点点的品味,
味虽淡,
但其清气足够弥漫扩散,直至充盈宇宙。
这首可以与文天祥在狱中的《正气歌》来对比,
《正气歌》里洋溢的是浩然正气,如同太阳,炽烈。
《望月》中徘徊的是盈盈清气,如同月亮,清凉。
![]()
如果说李白的《静夜思》中疑似地上霜是疑似的假霜,
那么《望月》里的霜是真霜。
月光是从墙壁的缝隙中透进来的,
狱中的霜是恶劣的天气凝结出来的。
这股彻骨的清冷,
冻透的不仅是生理,
还有为国家以及自己前途的担忧心理。
“我”是时光长河里的一个旅人,
夜半醒来,悲不能抑,
泪流满面。
这一点泪,为何而下?
不是因为能使地面结霜的寒冷,
而是悲叹这千古如此的明明月光。
![]()
月光如同流水一般,
清澈流畅,
甚至可以听到叮咚作响,
它摇晃着晃动着徘徊着,
投照在高堂之上。
为什么身居在此幽静的暗室之中,
我的心倏忽又跳动起来,
不能安宁无波呢?
也似那月光一样,
徘徊逡巡,
不做停留。
![]()
逝去的时光不可触摸,
未来的微光还能期望。
盈满空虚自有天命,
总是相互转换。
徒劳叹息又能如何呢?
生死成败自有其天命,
不如踏踏实实珍惜当下,
所谓当下,既不是过去,
也不是未来,
更不是此刻。
此刻已过,
不可捉摸,
只是此一念而已。
阳明先生此诗,
已得安心定心之术,
但又不洗诗人的情致。
哲人的诗虽然境界颇高,
但总少点诗人的性灵,
此诗既有哲人高境界,
又有诗人真性情。
可谓:“悱恻之情接踵义山,清俊之辞继乎太白”
确实如此。
作为在外的客子再见明月时,
不免会想起此诗,
每每吟诵间,
虽未必泪流满面,
但气息在胸腹间流转,
悱恻清俊,涤荡俗肠,
所谓孤光自照,
肝胆皆冰雪也。
![]()
欢迎咨询
添加老师微信
获取更多知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