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石激起千层浪。9月26日,湖北省纪委监委的一则通报,正式确认了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掌门人陈剑文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调查的消息。这位执掌湖北核心党媒8年、曾以笔为剑写出过动人篇章的“老新闻人”,其政治生涯以一种极不光彩的方式骤然落幕。
我2014年在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旗下楚天金报工作之时,陈剑文应该任楚天都市报的总编辑,因为我在楚天金报报时间较短,大概一年时间,且分属不同部门,所以与陈剑文未曾谋面,不了解其人,只知那时传统媒体大势已去,秋风扫落叶,楚天都市报虽然业绩下滑,但还能生存。
纵观陈剑文履历与此次事件爆出的细节,其落马虽显突然,但蛛丝马迹之中,似乎早有伏笔。
尽管具体违纪违法细节尚待纪委监委权威披露,但从现有信息拼图来看,陈剑文的问题很可能集中在三个方面:
经济问题,或与房地产扩张密切相关。 报道中指出,陈剑文上任一把手后“想着各种办法搞钱,特别是在做房地产上非常用心”。利用湖北日报传媒集团的平台和资源,通过与下属房地产公司、地方城投合作项目,这其间极易产生利益输送、权力寻租的问题。作为大型传媒集团的负责人,将大量精力投入非主业的房地产领域,本身就值得警惕,这或许是其涉嫌经济犯罪的核心区域。
作风问题,个人生活与领导风格遭诟病。 “有两任老婆,第二任老婆属于小三逼宫上位”——这一描述若属实,或多或少会让人联想党纪中关于生活纪律的要求。而内部反映其“飞扬跋扈”、“唯利是图”、“贪财好色”,开会时脾气见长、当众批评老同志不留情面,这些迹象描绘出一个在掌握大权后逐渐迷失自我、作风专断跋扈的领导干部形象,作风的失守往往是滑向严重违纪违法的开端。
滥用职权,将公器视为“私器”。 从一名优秀的记者成长为集团一把手,陈剑文手中掌握的是巨大的公共舆论资源和国有资产管理权。若真如内部所言,他将主要精力用于搞房地产等经营性活动,而偏离了党媒“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主责主业,这本身就可能是一种失职渎职。是否利用媒体影响力为个人或其关联的商业活动谋取便利,也将是调查的重点。
陈剑文的落马并非毫无征兆,事后来看,至少有几个信号已经非常明显:
首先是“神秘”消失与内部约谈。 计划中的重要会议突然请假,理由是“生病”,但办公室长达20多天空置。这在一个单位是极不寻常的现象。同时,省纪委已悄悄约谈报社多位中层干部,这意味着调查早已秘密展开,且进入了取证阶段。这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氛围,在内部早已传开。
其次是家被“搜查”。知情人士透露,其前任和现任妻子的家均被搜查,这是纪检监察机关采取调查措施的重要一步,通常意味着已经掌握了初步证据,需要进行实物取证。
其三是官方通报的定性。“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这一表述,特别是“严重”二字,已经预示了问题的性质非同一般,远超一般性的工作失误或轻微违纪。
陈剑文的案例是一个悲剧,更是一面深刻的镜子,它警示所有领导干部,尤其是意识形态领域的掌舵人,初心易得,始终难守。 那个曾连续三天泡在长江大堤上写出感人报道的年轻记者,与后来沉迷于房地产、被指“唯利是图”的集团社长,仿佛是两个人。权力的增长若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严格的自我约束加持,极易让人腐化变质。
此外,对于“一把手”的监督始终是重中之重,如何防止“一言堂”,如何让决策更加透明、科学,如何让批评和建议的声音能够被听见,是每个单位需要持续完善的课题。
媒体 作为社会风气的守望者,新闻媒体单位的领导者自身更应廉洁清正,爱惜羽毛,一旦媒体的掌舵人自身陷入贪腐丑闻,损害的不仅是个人声誉,更是整个媒体的公信力。
陈剑文的具体问题,终将由党纪国法给出公正的裁决。但他的落马,已然敲响了警钟:无论曾经有何等成绩,一旦放松警惕,触碰红线,一切都将归零。对于湖北日报传媒集团而言,如何刮骨疗毒、重整行装,重塑形象,回归新闻本职,将是接下来的严峻考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