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与舞蹈,自古以来就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杜甫诗云:“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武术的进步与沿革,不仅需要深耕本专业的研究与实践,更要进行跨界的融合与发展,触类旁通、独辟蹊径。
![]()
2025年9月27日下午,南京市武术运动协会钟山弘武分会太极拳队走进南京集庆舞蹈工作室,参加“为舞而生·绽放精彩”——集庆舞蹈庆华诞·迎佳节艺术展演活动。现场的华尔兹圆融华美、探戈舞热烈洒脱、狐步舞变化多端,展现出现代舞蹈的艺术魅力。
![]()
而钟山弘武分会太极拳队太极拳队带来的四十二式太极拳,则为武术实践、舞蹈艺术提供了新的思路。四十二式太极拳是融合杨、陈、吴、孙四大流派的国标竞赛套路,以规范严谨的动作结构和刚柔并济的技术特点著称,其内容充实,是大众强身健本、修身养性的热门套路。
![]()
当“国标舞”与“国标拳”相碰撞,一瞬间引发了现场的热潮。国际标准交谊舞(International Style of Ballroom Dancing),简称国标舞,来源于各国的民间舞蹈,国标舞对舞姿,舞步要求非常严格。国标武术是以传统武术为基础发展而来的标准化体育运动,1950年后经官方推动成为主流武术形态。国标武术入门基础五步拳融合弓马仆虚歇五种步型与拳掌勾手型,体现标准化教学特征。竞赛项目涵盖长拳、太极拳等十大类,按年龄及类型分组,器械规格、动作组别均实施量化标准。
![]()
总体而言,“武”与“舞”的“国标化”,体现了舞蹈艺术与武术竞赛与时俱进、不断完善的标准化趋势,也彰显了国际赛事对于基本功日益严格的评判要求。舞蹈更注重艺术性与观赏性,武术则兼顾观赏性与实战性。
![]()
作为国标武术之一,太极拳所注重的固本培元、夯实步法、强化根基、注重协调,不仅彰显了传统武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系统性思维,更与舞蹈触类旁通,展现出基本功对于所有运动门类的普适性概念。
![]()
无论在赛前动员,还是事后的总结,中国武术七段、金陵老年大学太极拳名师班高清彩老师都反复强调:太极拳的本质是一种“拳”,它能够以拳为引,贯彻“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的完整动力链。太极拳通过对“力”的巧妙运用,通过全身的协调配合,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而要达到这一点,基本功和动作规范非常重要,只有把一个个动作、招式做标准、做到位,才能让武术的内在威力中彰显出来,才能赋予太极拳灵魂,通过重心转换、呼吸配合,形成巧妙的动态平衡。
(文:甘旭扬 编:甘旭扬 审:高清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