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联合国未通过涉伊朗决议,耿爽发声,“三个坚持”引爆国际舆论

0
分享至

纽约时间9月26日深夜,联合国安理会的灯光亮了一整夜。当电子表决屏上跳出“4票赞成、9票反对、2票弃权”的结果时,大厅里响起一阵压抑的议论声——中国和俄罗斯提出的“延长伊朗制裁豁免6个月”决议草案,最终未能通过。这意味着,针对伊朗的国际制裁将自动恢复。

有人把这比作“关上了最后一扇外交窗户”。伊朗外长阿拉格齐坐在会场第一排,镜头扫过时,他眉头紧锁,全程没怎么说话。毕竟,制裁重启可不是小事:伊朗的石油出口、金融交易、国际合作都将再次受限,而中东这个本就被炮火和紧张填满的地方,恐怕又要“雪上加霜”。



一场“技术性表决”背后的大国博弈:程序正义成了“牺牲品”?

很多人可能会问:不就是延长6个月制裁豁免吗?为什么会闹到安理会表决,还以悬殊票数失败?这事儿得从2015年的“伊核协议”说起。当年,伊朗和中、俄、美、英、法、德六国签了《联合全面行动计划》,伊朗承诺限制核活动,其他国家则解除对伊制裁。这是近年来少有的“多边主义成功案例”,还被写进了联合国安理会第2231号决议。

但2018年美国突然“退群”,单方面重启制裁,协议开始动摇。更麻烦的是今年8月底,英、法、德三国突然宣布启动“快速恢复制裁”机制。按伊核协议规定,启动这一机制前,必须先经过“分歧解决机制”——说白了,就是先坐下来谈,实在谈不拢才能用“大招”。可这三国直接跳过了“缓冲带”,相当于“没吵架就直接分手”。



国际法学界炸了锅:这程序合法吗?中国和俄罗斯觉得“不合法”,于是提出草案,想把制裁豁免延长6个月,给谈判留时间,争取在2026年4月前找到解决方案。可西方国家不这么想。美国代表在会上直言“伊朗违反协议”,英、法、德则强调“必须恢复制裁以示惩戒”。

说到底,这哪是“技术问题”?这是“规则之争”——是遵守2015年协议和安理会决议,还是允许个别国家“绕过程序、想制裁就制裁”?投票结果出来后,有外交官私下吐槽:“今天的安理会,像是把‘多边主义’扔进了洗衣机。”

耿爽大使的“三个坚持”:句句戳中要害,国际舆论为何炸了锅?

表决结束后,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耿爽大使走上发言台。没有太多客套话,他直接抛出了中方的“三个坚持”,每一句都像精准的“手术刀”,剖开了问题的核心。

第一句:“坚持维护地区和平稳定”
耿爽大使说得很直接:“制裁恢复,不是‘施压’,是‘扔炸弹’。”中东什么情况?叙利亚内战刚停,也门还在打仗,以色列和黎巴嫩边境时不时交火。这时候恢复制裁,伊朗经济受打击,民众生活更难,会不会用更激进的方式反制?周边国家会不会跟着紧张?连锁反应谁来负责?

这话戳中了很多中小国家的痛处。南非代表会后就说:“我们不希望中东变成‘新冷战’的棋盘。”连欧盟内部都有官员私下抱怨:“制裁解决不了问题,只会让伊朗离谈判桌更远。”



第二句:“坚持对话谈判解决争端”
这是对“制裁万能论”的公开反驳。过去几年,美国对伊朗极限施压,结果呢?伊朗不但没妥协,反而加速了铀浓缩活动——2023年的丰度已经超过协议规定的10倍。事实证明:你越压,对方越硬;你留条路,才有谈判的可能。

耿爽大使特别提到,美方应该回应伊朗的复谈建议,承诺不使用武力。这话直指关键:美国一直说“军事选项不排除”,伊朗能放心谈判吗?有国际媒体评论:“中国的立场,是唯一试图打破‘制裁-反制’死循环的务实方案。”

第三句:“坚持全面协议精神原则”
这是在守护“多边主义的底线”。伊核协议是六国谈了12年才达成的成果,安理会第2231号决议更是具有国际法效力。现在,个别国家说撕就撕、说重启制裁就重启,那以后谁还相信“国际协议”?谁还愿意遵守“安理会决议”?

耿爽大使反问:“如果今天可以绕过分歧解决机制,明天是不是可以绕过安理会直接动武?”这话让现场安静了几秒。连一些西方媒体都承认,中国的‘三个坚持’,说出了很多国家不敢说的话——规则不能只对小国管用,对大国就‘灵活处理’。



制裁重启后,世界会更安全吗?答案恐怕是否定的

现在,制裁已经恢复,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最直接的影响,是伊朗的反制。伊朗早就放话:“如果制裁恢复,我们的核活动不会停。”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数据显示,伊朗的铀库存已经达到协议允许量的16倍,离心机数量也在增加。

更危险的是地区局势。伊朗和以色列的关系本就紧张,上个月以色列刚空袭了叙利亚的伊朗目标。制裁恢复后,以色列会不会借机“先发制人”?伊朗支持的也门胡塞武装、黎巴嫩真主党,会不会在也门、黎巴嫩边境采取行动?中东的“火药桶”,可能真的要被点燃了。

有网友表示,2003年美国绕过联合国打伊拉克,说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结果啥也没有;2018年退群伊核协议,说‘伊朗在搞核武’,现在又要恢复制裁。到底谁在破坏和平?



中国的立场其实很清楚:不选边站,只站“规则”和“和平”。耿爽大使最后说:“中方的外交努力不会放松。”这话不是空话——中国已经促成了沙特和伊朗复交,现在又在推动伊核问题重回谈判桌。

说到底,这个世界需要的不是“谁的拳头大谁说了算”,而是“坐下来谈、按规则办”。安理会的灯光熄灭了,但中东的未来,还需要更多“坚持对话”的声音。毕竟,和平不是“制裁”出来的,是谈出来的。

正如一位联合国老外交官的感慨:“今天的表决,不是中国的失败,是多边主义的挫折。但只要还有国家坚持‘三个坚持’,希望就还在。”

声明:内容由AI生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一个有灵魂的作者 incentive-icons
一个有灵魂的作者
科技新资讯
2796文章数 282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