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2026届全国高校毕业生“金秋启航”校园招聘月活动暨江苏省2026届高校毕业生公益供需洽谈会在江苏南京举行。教育部高校学生司(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司)副司长吴爱华,江苏省教育厅厅长江涌等出席活动启动仪式。
本次活动由教育部高校学生司(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司)、教育部学生服务与素质发展中心、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江苏省国资委、江苏省工商联、江苏省民政厅、南京市人民政府等单位联合主办。活动以“‘就’在金秋 ‘职’达未来”为主题,抢抓“金秋银十”促就业关键期,为2026届高校毕业生搭好桥、铺好路,助力毕业生扬帆起航、逐梦未来。
![]()
当天举办的现场招聘双选会重点围绕江苏“1650”产业体系,设置13个城市展区、16个产业及特色专区,涵盖高端装备、新能源、生物医药、信息通信、金融和广告等领域,近千家用人单位参会,提供岗位3.2万个,吸引省内外3万余名高校毕业生到现场求职。
张诗赟是江苏科技大学软件工程专业学生,逛了一圈后,他选择了一家从事研发智能机器人的企业,“我自己偏向开发方向,投了三五份简历,刚才这家主要是招硕士以上,研发部门。我想应该可以接触更多核心业务,对我来说比较有吸引力。求职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未来发展,薪资对于应届生来说,多一些少一些也没有什么影响,还是看中公司的平台和自己的发展。”
![]()
![]()
近年来,随着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就业市场也发生了一些显著变化。这不仅改变了劳动力市场的供需关系,也为毕业生就业提供了新机遇。新兴制造、生物医药等领域人才需求快速扩张。其中,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专业人才需求旺盛。
作为华为ICT人才联盟之一的嘉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招聘台前排起了长队,公司校企合作总监徐加庆说,这次带来60多个岗位,涉及5G网络优化、数据通讯优化、人工智能工程技术等,“目前我们正在技术转型,资薪待遇根据岗位性质不同来设定,从1万到2万都有。对于求职者,我们关注他们是否参加过一些项目,是否有社会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同时,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我们更需要学生有人工智能的意识,主动使用人工智能工具,提高工作效率。”
![]()
除了实习经历外,如果能有相关行业证书,也备受青睐。江苏省金陵建工集团人事专员吴晶晶说,今年共提供30个校招岗位,“主要是为了后期梯队做培养。我建议学生们在大学期间多多积累实习经验,我发现不少学生不是很关注这块,还要看证书,比如学财务的尽量去考证书,为以后求职做准备。”
![]()
现场同步举办就业创业政策服务推介会、就业咨询及功能体验活动,为毕业生集中宣讲就业政策、基层服务项目及重点产业招聘计划,提供一对一职业规划、简历优化、AI面试、政策计算器等个性化指导服务。活动现场还创新推出江苏城市宣传体验活动,毕业生纷纷在现场进行文创非遗手工制作体验、城市文化和景点感知,在体验活动中详细了解江苏各地招才引才政策,充分感受江苏文化底蕴和美好生活。
下一步,江苏省教育厅将联合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等部门,以校园招聘会、就业政策宣传会、访企拓岗校企对接会、城市和产业感知体验活动等多种形式,在省内13个设区市持续举办秋季招聘月系列省级活动30场,带动全省高校举办招聘会不少1000场,全力助推2026届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江苏新闻广播记者/沈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