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正式做出了放弃寻求新特殊和差别待遇的声明,消息一出,很快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此前,美国人还对中国的“最惠国待遇”耿耿于怀,如今中国“主动放弃”,难道美国终于如愿以偿了?这一声明背后究竟释放了什么信号?
![]()
中国的不再寻求新特殊和差别待遇声明是什么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世贸组织框架下,享有不少特殊待遇,比如市场准入的灵活性,通过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和提供政策支持,有助于我国拓宽国际市场。
再比如关税减免上的特殊待遇,发达国家可以让渡一些关税优惠,但我们无需根据对等原则给出相同的关税优惠。还有技术援助优先优势,一项技术专利生效,需要一个缓冲过渡期,发达国家通常只有一年期限,而发展中国家则可以应诉求延长时限,同时还能得到WTO 设立专项基金的支持。还有允许保留更多产业保护政策,帮助其逐步融入全球贸易体系等。
此前,美国就曾要求取消中国的“最惠国待遇”。随着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强势崛起,对美贸易顺差越来越大,2024年已经达到了3610亿美元,占中国全球贸易顺差的36%。美国认为这是导致其自身利益受损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美国处于产业链上游,而中国则出口终端产品,导致顺差收益大部分流向了中国,美国认为,这将加剧美国在全球价值链分配中的困境,因此,迫切想要剥夺中国在全球贸易中享有的这些特殊待遇。
![]()
但实际上这种待遇也并非中国独享,而是世贸组织成员给的,也就是说,只要是世贸组织成员,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可以寻求这份特殊待遇,主要还是为了促进更多发展中国家发展,缩小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同时也是为了配平全球贸易,防止发达国家在其中占据大部分利润。而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国家,在享有这些特殊待遇的同时,对平衡全球贸易,维稳世界和平意义重大。
但是,日前我国却宣布,在世贸组织当前和未来谈判中,不再寻求新的特殊和差别待遇。难道这意味着美国终于达到目的了吗?
中国为何放弃寻求新的特殊和差别待遇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我国的这一表态,并不等同于“承认中国是发达国家”,我国仍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地位和身份并没有发生改变。
![]()
我国是全球最大工业国,2024年工业对GDP的贡献值达到了48.8万亿元人民币,占全球工业总贡献值的24%,制造业增加值连续11年位居世界第一。同时经济体量常年位居世界第二,2024年GDP达到了134.91万亿元人民币,折合美元达到了18.94万亿,占全球经济的17.2%。尽管如此,我国鉴于14亿的庞大人口基数,人均GDP并未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因此,此次声明中重点支出了“新的”二字,也就是说我们放弃的是未来的特殊和差别待遇,而原有的待遇基本不变。为何要单独区分,主要是为了防止在后续的贸易协定谈判中,避免更多条款面临失效,导致我国陷入被动局面。
那么,我国为什么要放弃寻求新的特殊和差别待遇呢?
首先,中国近年来突飞猛进的发展,全世界有目共睹,而在世贸中获得的这份特殊待遇确实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如今全球贸易格局正在发生巨大转变,为了让更多有需要的发展中国家从中享受到福利,获得更多发展机遇,我国这么做,可为发展中国家树立榜样,从而在世界贸易体系中保持最大程度的公平,起到平衡稳定全球贸易的效果。
![]()
其次,则是为了回应国际压力,破解规则博弈的困局。前段时间,波兰曾以维护国土安全为由,关闭与白俄边境口岸,阻断中欧班列。此举背后的真实目的其实是波兰在欧美地缘压力下,为维护巩固自身地位做出的选择,从而达到迫使中国对俄施压的目的。
但波兰阻断中欧班列后,白俄罗斯主动表示,只要中国需要,可以全力提供帮助,哈萨克斯坦则公开邀请中国加大货物过境量,并积极推动跨里海走廊建设,还有阿塞拜疆也在加速建设集装箱码头、土耳其对境内铁路进行优化升级,为后续承接更多中国货物做充分准备,另外我国还开通了一条中欧北极集装箱快航航线,包括欧洲很多国家也在寻求开辟更多与中国的贸易航线,由此反映出,中国在全球贸易中的影响力可见一斑,并且在多边贸易体系下,我国正在从一个受益者逐渐向贡献者身份转变,在此情况下,我国更需要找准自身发展定位,在未来捍卫既有权益和引领规则创新之间,保持长久动态平衡,而这也是一个大国应有的担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