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两用物项实施出口管制是世界各国通行的做法,一般而言很多关键材料是国际公认的战略资源,广泛应用于工业、军工等领域,尤其在高性能武器装备制造方面,有着不可或缺的意义。
基于关键材料的重要性,中国颁布了《两用物项出口管制条例》施行出口管制,然而却有一些不法分子,铤而走险试图将关键材料偷运出境进行倒卖,9月27日国家安全部就公布了2个企图将金属锑偷运出境典型案例。
案例一:国家安全机关接到群众举报,有不法分子企图将国家管制物项锑偷运出境,有关部门联合精准出击,抓获犯罪嫌疑人8名,当场查扣一批涉案货物。
![]()
锑锭
调查结果显示,8名涉案人员均为同姓家族成员,由定居在境外的幕后老板出资,通过第三方皮包公司采购高纯度锑锭,其子负责组织人员将高纯度锑锭走私出境,其兄弟负责在境外接货,经某国中转后运至第三国。
案例二:某团伙利用锑锭密度大的特点,企图混装在正常报关的“百货”中分批走私出境,经群众举报,有关部门联手出击,现场抓获涉案人员5名,查获锑锭数吨。
看得出来,这些不法分子有一个共同特点——心生贪念,但在国家利益面前任何贪念都是不可取的,尤其破坏关键材料出口管制的行为,必将受到法律严惩。
![]()
东风-61
要知道金属锑可不是普通的矿产,多用于军工、航空航天等领域,走私出境说简单点是威胁国家战略安全,说严重一点就是“投敌卖国”。
当前中国所处的外部环境并不安全,前有军事上的围追堵截,后有政治、经贸上的封锁打压,外部敌对势力没有一刻不在思考如何对付中国。
这种情况下,把像金属锑这样的关键材料走私出境,其实就是在“投敌卖国”,说得再直白一点,这就是在为外部敌对势力提供射向我们的子弹,如果坐视不法分子胡来,我们将为此付出代价。
同样在这两个典型案例中,还能看见犯罪手法隐蔽、走私手段多样两大特点。
卖国必被抓
案例一中家族化走私模式更容易蒙混过关,这种模式形成了家族利益共同体,不容易有分赃不均导致东窗事发的事情发生,如此一来,等于变相增加了国家安全机关打击难度。
案例二中走私手段则更有意思,不法分子为了避开监管,走私出境的方式方法也在“与时俱进”,算是应对有关部门高压打压的新方法,这就要求国家安全机关也要与时俱进,甄别出不法分子可能的走私新手段,防止给国家战略安全造成威胁。
非常值得一说的是,这两个典型案例事发都是经群众举报,这是一件可喜的事情,证明了我们“陷敌人于人民的汪洋大海”的传统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为打击危害国家安全的不法行为,提供了强有力的群众保障。
![]()
国安部
全国上下一条心,何愁不能扫尽出卖国家利益的不法行为?又何愁不能打败外部势力的狼子野心?这就是中国和中国人民,任何外部势力都不要妄想阻断我们发展的强大决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