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们,你们的高中执行双休了吗?现在东北很多学校,高一高二都是执行双休的,这是用很多孩子的“命”换来的,你们知道吗?
跟大家说两组数据:中国抑郁症患者现在有9500万人,其中18岁以下的患者占30.28%,人数超过2800万。2800万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中国6岁到18岁的人口是2.48亿,也就是说,未成年人当中,可能不到10个孩子就有一个得过抑郁症,而高中阶段是重灾区。
另一组数据是,去年毕业的应届大学生找到工作的只有55%,而今年连50%都不到。即使是全国排名前十的高校,每10个学生当中也有一个找不到工作。
很多人现在没搞清楚高考到底是什么,我给大家打个比方:比如说踢足球,在踢足球的孩子当中,假设有5000个人,但国家队只要23个人。那么这23个人的用人标准是足协和主教练共同决定的,这个筛选标准就相当于高考——我要求你身高达到多少,体能达到多少,适应主教练的战术等等。你不符合这些标准,踢得再好也没有用,进不了国家队。那怎么办?那几千个球员就要另谋出路。如果这些人除了踢球之外,啥也不会,那就会被社会淘汰。
而现在我们的教育就处在这个阶段,高中和大学学的那些东西,对90%的人来说,参加工作以后用不着。这个大家都知道,但是你说用不着为什么还要学?这就是在筛选“国家队”啊。
你看上世纪,国家需要什么样的人?需要有学习能力、模仿能力、执行能力的人,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和技术,理解并完成领导下达的任务。所以通过高考筛选出来的人,普遍有三个特质:
第一是学习能力。
第二是努力。
第三是听话照做。
这种人非常符合当时的时代对人才的要求。所以说,20年前的高考题,你靠死记硬背、疯狂刷题就能考上大学,实现“知识改变命运”。
但是到了2021年,我们推出了“双减”政策,大家还记得吧?并且义务教育阶段考试的内容和中考,是越来越简单的;高中阶段反而越来越难。这啥意思呀?
就是我们承载不了那么多白领岗位了,需要更多的人深入一线去做蓝领和服务行业。也就是这个阶段,中美博弈进入了白热化,这个时候高考需要筛选的是理工科的创新人才,未来要跟老美进行科技PK的。所以说,死记硬背、努力刻苦、听话照做的价值已经明显弱化了,上面要的是1%的天才型选手。
而今年我们就迅速推翻了几年前刚刚确立的中考“五五分流”,而且高中现在开始执行双休。为什么呢?
因为再这么卷下去,很多孩子没出社会就废了。高考的目的明明只是要挑出那1%不用刻苦也能考高分的孩子,但是现在百分之七八十的家庭为了高考这个目标往里飞蛾扑火,让孩子疯狂去刻苦,这跟送死有什么区别?
如果咱家孩子踢足球注定踢不进国家队,那咱们还要踢吗?
所以说各位家长,你把钱全花在补课上,补课是补不出来国家要的那种创新性人才的。我们这笔钱要留好,以后给孩子另谋职业,或者在孩子找工作的时候帮他使劲,而不是哗哗地往补课班送。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