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如何淡定度过“敏感”之秋

0
分享至

(来源:光明日报)

转自:光明日报

【健·真言】

对不少人来说,秋天意味着鼻塞、流涕、打喷嚏的“苦难季”。数据显示,我国每10个人里,就有1-2人中招花粉过敏。

这篇“防过敏服务指南”,从了解免疫系统到如何科学防治,带你用知识武装自己,淡定度过这个“敏感”的秋天。

免疫系统为何“草木皆兵”

花粉过敏看似是鼻子和眼睛的问题,实则是免疫系统的“防卫过当”。要理解这个过程,我们可以把身体比作一座城堡,免疫系统是守城的军队,而花粉则是误入城堡的无害游客。

当花粉第一次进入鼻腔时,免疫系统会将其标记为“可疑入侵者”,并启动防御机制,产生专门对抗花粉的抗体(主要是IgE)。这些抗体就像警报器,会附着在肥大细胞表面,时刻监视花粉的动向。这个阶段人体通常没有明显症状,医学上称为“致敏期”。

当花粉再次入侵时,就会触发剧烈的免疫反应:IgE抗体识别出花粉后,会命令肥大细胞释放大量化学物质,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组胺。组胺就像信号弹,会让血管扩张、黏膜水肿,导致鼻子发痒、流鼻涕;刺激鼻腔神经引发打喷嚏;作用于眼睛则造成结膜充血、流泪发痒。这就是为什么过敏发作时,鼻子、眼睛、皮肤会同时出现症状。

严重情况下,花粉颗粒还可能进入下呼吸道,引发支气管平滑肌收缩,导致哮喘发作,出现胸闷、气短、咳嗽等症状。研究发现,长期反复的过敏反应会损伤呼吸道黏膜,使气道敏感性增加,从过敏性鼻炎发展为哮喘的风险高达30%。

值得注意的是,过敏体质具有遗传倾向。如果父母中有一人过敏,孩子过敏的概率约为30%;若父母均有过敏史,孩子患病概率可升至50%。但遗传并非唯一因素,环境污染、生活方式改变等也会影响过敏的发生。

治疗策略应从缓解症状到长期控制

面对花粉过敏,科学治疗需要分层应对,既要快速缓解急性期症状,也要通过长期管理降低复发频率。目前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免疫治疗和应急处理三类。

抗组胺药是应对花粉过敏的“一线武器”,能有效阻断组胺的作用。新一代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相比传统药物,嗜睡副作用明显减少,一天只需服用一次就能持续控制症状。需要提醒的是,这类药物应在过敏症状出现前1~2周开始服用,能更有效地预防发作。

鼻用糖皮质激素喷剂是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主力军”。它能直接作用于鼻腔黏膜,减轻炎症反应,缓解鼻塞、流涕等症状。使用时需注意正确方法:头部稍前倾,将喷头对准鼻腔外侧壁(避免直接喷向鼻中隔),每天1~2次,坚持使用2周以上才能发挥最佳效果。很多人担心激素的副作用,其实鼻用激素剂量仅为口服制剂的1/100,只要规范使用,安全性较高。

对于合并哮喘的患者,还需要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和吸入性糖皮质激素联合制剂。在花粉浓度高峰期,提前使用这些药物能有效预防哮喘发作。需要注意,当出现严重哮喘症状时,应立即使用急救吸入器,并及时就医。

免疫治疗堪称过敏治疗的“治本之法”,通过逐渐增加患者对花粉的接触剂量,让免疫系统脱敏。这种疗法通常需要3~5年,分为皮下注射和舌下含服两种方式。研究显示,完成规范免疫治疗后,80%的患者症状可明显改善,甚至达到长期缓解。但免疫治疗并非人人适合,需要在医生指导下,通过过敏原检测确认致敏原后才能进行。

中医中药在花粉过敏治疗中也有独特优势。苍耳子、辛夷等中药具有通窍抗过敏的作用,可在中医师指导下配伍使用。针灸、穴位贴敷等疗法能调节免疫功能,对减轻症状有一定帮助。但中医治疗需辨证施治,不可盲目使用偏方。

在生活中也要做好防护

药物治疗固然重要,但若能在生活中做好防护,就能大幅减少过敏发作的频率和严重程度。针对秋季花粉的特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调整生活习惯:

花粉浓度监测是防护的第一步。每天通过气象App或当地疾控中心发布的花粉浓度预报,了解当天花粉数量。通常雨后花粉浓度会暂时降低,是过敏人群户外活动的最佳时机。

外出时的“装备”也很关键。除了佩戴口罩、护目镜等,尽量穿长袖衣物,避免皮肤直接暴露。

室内环境管理同样重要。花粉季应关闭门窗,使用空气净化器(选择HEPA滤网)过滤空气中的花粉颗粒。空调滤网需每周清洗一次,防止花粉残留。避免在室内摆放可能产生花粉的植物,如菊花、秋海棠等。

日常清洁习惯需要调整。每周用吸尘器清洁地面2~3次,避免用扫帚扫地(会扬起花粉)。被褥、窗帘应每周用60℃以上热水清洗,杀死可能附着的花粉。

饮食调理对缓解过敏也有帮助。研究发现,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橙子、猕猴桃)能减轻炎症反应;Omega-3脂肪酸(如深海鱼、核桃)可调节免疫功能;而辛辣食物、酒精可能加重过敏症状,应尽量避免食用。

(作者:徐钰,系北京积水潭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真实版张柏芝长这样?路人镜头下的她让人不敢相信!这还是她吗?

真实版张柏芝长这样?路人镜头下的她让人不敢相信!这还是她吗?

手工制作阿歼
2025-11-15 16:42:49
日本扛不住了,石破茂出面降温,中方二字绝杀,高市休想蒙混过关

日本扛不住了,石破茂出面降温,中方二字绝杀,高市休想蒙混过关

策前论
2025-11-15 23:27:28
高市早苗国会讲话,岸田摇头晃脑,石破茂领衔三人睡大觉

高市早苗国会讲话,岸田摇头晃脑,石破茂领衔三人睡大觉

领悟看世界
2025-11-16 00:39:54
正负值+17!轰13+3+4,谢泼德没让我失望,乌度卡赛后说出心里话

正负值+17!轰13+3+4,谢泼德没让我失望,乌度卡赛后说出心里话

巴叔GO聊体育
2025-11-15 12:41:25
无耻到家!居然有人给陈志洗白?

无耻到家!居然有人给陈志洗白?

吃瓜盟主
2025-11-15 15:36:01
阿斯麦向美国承诺:只要解放军攻台,立刻远程瘫痪台积电光刻机

阿斯麦向美国承诺:只要解放军攻台,立刻远程瘫痪台积电光刻机

文史旺旺旺
2025-10-27 19:58:04
中国驻琅勃拉邦总领事馆:领区一中国公民不幸遇害,总领馆启动领事保护应急机制

中国驻琅勃拉邦总领事馆:领区一中国公民不幸遇害,总领馆启动领事保护应急机制

界面新闻
2025-11-15 17:23:23
北约集结80万兵力,武契奇警告欧陆备战俄,俄外长:中国非盟友

北约集结80万兵力,武契奇警告欧陆备战俄,俄外长:中国非盟友

林子说事
2025-11-16 00:09:56
逆天了!我建议吃饭的时候千万不要看,我怕你笑喷了又怕你犯恶心

逆天了!我建议吃饭的时候千万不要看,我怕你笑喷了又怕你犯恶心

小陆搞笑日常
2025-11-15 08:31:22
因为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四川队,明显是上赛季CBA冠军广厦队

因为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四川队,明显是上赛季CBA冠军广厦队

大眼瞄世界
2025-11-15 07:38:52
给你机会不中用啊!独行侠打了双加时,弗拉格仅得16分5篮板!

给你机会不中用啊!独行侠打了双加时,弗拉格仅得16分5篮板!

爱体育
2025-11-15 23:12:02
上映首日破1.1亿,豆瓣祭出8.7分,日本电影让国产片“彻底清醒”

上映首日破1.1亿,豆瓣祭出8.7分,日本电影让国产片“彻底清醒”

娱乐圈笔娱君
2025-11-14 16:30:07
玉渊谭天:中方已做好对日实质反制准备

玉渊谭天:中方已做好对日实质反制准备

第一财经资讯
2025-11-15 19:03:20
0度光脚、礼仪“焊死”:西班牙王后的体面与坚守

0度光脚、礼仪“焊死”:西班牙王后的体面与坚守

述家娱记
2025-11-15 11:02:06
李小萌北京逛街,开五六百万劳斯莱斯,老公王雷原来是大连富二代

李小萌北京逛街,开五六百万劳斯莱斯,老公王雷原来是大连富二代

东方不败然多多
2025-11-14 00:01:00
倪萍三婚丈夫凭《沉默的荣耀》爆火,26 岁儿子不婚成心病

倪萍三婚丈夫凭《沉默的荣耀》爆火,26 岁儿子不婚成心病

第一娱记
2025-11-15 08:29:55
弃车保帅!陈志末日已到,新加坡连锅端8亿资产,多国疯抢他的命

弃车保帅!陈志末日已到,新加坡连锅端8亿资产,多国疯抢他的命

热风追逐者
2025-11-15 13:55:03
才知道,原来微信还可以“监控”对方聊天记录,不知道可惜了!

才知道,原来微信还可以“监控”对方聊天记录,不知道可惜了!

CG说科技
2025-10-24 18:36:15
官媒亲宣!46岁邓超再破天花板,全家移民传闻5个月前就真相大白

官媒亲宣!46岁邓超再破天花板,全家移民传闻5个月前就真相大白

花心电影
2025-11-15 10:30:46
不装了?日本新型反舰弹公开,竟直接拿我军054B当靶子宣传!

不装了?日本新型反舰弹公开,竟直接拿我军054B当靶子宣传!

烽火观天下
2025-11-15 23:51:02
2025-11-16 01:31:00
新浪财经 incentive-icons
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是一家创建于1999年8月的财经平台
1393581文章数 451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血液科专家揭秘白血病七大误区

头条要闻

中方愤怒升级24小时内2次"奉示约见" 高市又有新动作

头条要闻

中方愤怒升级24小时内2次"奉示约见" 高市又有新动作

体育要闻

樊振东和他的尖子班 勇闯地表最强乒乓球赛

娱乐要闻

钟嘉欣婚变风波升级!被骗婚?

财经要闻

小米之“惑”

科技要闻

撕掉流量外衣,小米还剩什么?

汽车要闻

"冰彩沙"全配齐 红旗HS6 PHEV预售17.88万起

态度原创

手机
游戏
亲子
健康
教育

手机要闻

iPhone Air开启eSIM时代:国内厂商纷纷跟进

解说杯:打野远胜前职业,GBS战胜RHPA,晋级决赛

亲子要闻

同个世界同款娃爸:孩子爱“鸳鸯袜”,“甩手掌柜”宝爸爱找茬!

血液科专家揭秘白血病七大误区

教育要闻

天塌了啊:英国大学又开始搞大裁员了!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