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吉尔有一句名言:“你可以指望美国人最终会做正确的事,但前提是他们把所有的错误都尝试一遍。”
放在今天再看,似乎格外应景。
因为在俄乌战争问题上,川普过去的态度就是典型的“试错”。上台后,他一边批评乌克兰,一边逼其割地求和;一边声称能在24小时内结束战争,一边却不断释放模棱两可的信号。
然而,当地时间9月23日,川普在联合国大会期间与泽连斯基会晤时,罕见地做出了迄今为止最“挺乌”的表态。
这一次,他不仅首度讽刺俄军是“纸老虎”,还明确说:乌克兰能够赢得战争,并恢复原有边界。
![]()
川普最新表态:乌克兰能赢,俄军是纸老虎
根据《国会山报》总结,川普的核心发言有以下几点:
- 乌克兰能赢
川普在“真相社交”平台发帖称,乌克兰在欧盟支持下完全有能力取胜,最终收复原有领土。值得注意的是,他只提“欧盟”,没有提美国。这无疑是给美国摘清干系,把责任甩给欧洲。 - 俄军是纸老虎
他直言:真正的军事强国,三天就能打完的仗,俄罗斯却拖了三年半,这让他们显得像“纸老虎”。 - 乌克兰可走得更远
川普话中暗示,乌克兰不仅能恢复原有边界,甚至还能“走得更远”。虽然没有明说,但可能暗指收复克里米亚、顿巴斯,甚至未来的战后审判。 - 泽连斯基获称赞
会谈时,川普称赞泽连斯基“勇敢”,并特别提到乌军在黑海战役中取得的“奇迹胜利”。泽连斯基也罕见地在现场表现出轻松和喜悦。
![]()
川普立场的变化
过去,川普常常要求乌克兰割地求和,以换取战争的停火。他甚至扬言“如果我是总统,战争根本不会发生”。
而这次,他却首度承认:乌克兰有可能打赢,还能恢复边界。
这种转变至少说明:
- 在语言上,川普态度出现了根本性变化;
- 在策略上,他仍旧让欧洲背锅,美国只提供武器,让北约去承担如何使用的责任。
一句话:嘴上“挺乌”,行动“甩责”。
![]()
背后的微妙信号
1. 对欧洲的压力转移
川普强调欧盟和北约,而非美国。这其实是典型的“美国优先”逻辑——让欧洲出钱出力,美国只卖军火。
2. 对俄罗斯的讽刺
他罕见地拿俄罗斯开刀,称其“纸老虎”。这可能是想通过羞辱普京,逼其回到谈判桌。
3. 对石油买家的警告
川普还点名俄罗斯的“三大资助者”:中国、印度、土耳其,称他们购买了俄罗斯91%的出口石油。相比之下,欧盟仅进口2.7%。
这一点击碎了网络上的流行说法——“欧盟买石油养肥了俄罗斯”。事实上,真正支撑俄战时经济的,是中印土三国。
4.“狼来了”的关税威胁
川普放话,如果俄罗斯不谈判,美国将祭出“非常强硬的关税”。但类似表态他已经说过太多次,可信度几乎为零。
![]()
老川普:变与不变
变的地方:
- 首次正面评价乌克兰能赢;
- 首次公开羞辱俄军是纸老虎;
- 语气上不再是“逼乌割地”,而是“乌克兰可以夺回领土”。
不变的地方:
- 继续甩锅欧洲,极力淡化美国责任;
- 依旧强调“如果我是总统,战争不会发生”这种个人英雄式表述;
- 关税、威胁依旧停留在嘴上。
所以,川普的表态更像是**“语言升级”**,而非政策转向。真正的关键,还得看他是否会拿出实际行动。
![]()
作者的观察
川普是个善变的人,他今天能说“乌克兰能赢”,明天也可能说“乌克兰必须割地”。
正因如此,我们不能把希望寄托在他的一时表态,而是要看:
- 他是否会推动实质性的军援;
- 他是否会真的对俄罗斯实施“关税大棒”;
- 他是否会继续把欧洲推到前台,让美国退居幕后。
如果川普真的能在试错之后找到正确道路,那么他这一次的“转向”也许就是一个开始。
但至少,目前这一刻,他的语言改变已经让乌克兰得到了一点心理安慰。
结语
丘吉尔那句话再次应验:美国人或许会走很多弯路,但他们最终可能会做对的事。
川普究竟是嘴上放炮,还是战略转向?
我们只能拭目以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