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专家说2025是大底,M2高但房价没涨

0
分享至

家人们,最近房产圈有个大瓜估计你们都刷到了 —— 杨帆教授说 2025 年是楼市 “世纪大底”,与此同时央行数据显示 M2 都飙到 330 万亿了,这数儿啥概念?平均到每个人头上快 23 万了。可蹊跷的是,钱这么多,房价不光没涨,不少地方还在跌,这事儿是不是特反常识?今天咱就掰开揉碎了聊聊,这看似矛盾的背后藏着哪些真东西。

先给大伙儿把事儿说透。杨帆教授那 “世纪大底” 的说法,不是随便喊的口号。他盯着的是两个关键数:一个是 M2,也就是市场上所有的钱加起来,2025 年上半年刚突破 330 万亿大关,增速还维持在 9.5% 的高位;另一个是房价,不管是一线还是强二线,除了个别核心地段,大多要么横盘要么阴跌,跟 2008 年那种 “放水就涨房” 的行情完全不一样。按老规矩,钱变多了房价就得涨,毕竟过去二十年,M2 涨了 21 倍,北京房价也跟着涨了 21 倍,俩曲线几乎重合。可现在这情况,就像往池子里猛加水,水面却纹丝不动,这背离劲儿确实透着古怪。

那为啥钱再多房价也不涨?这事儿得从三方面说,咱都用大白话讲。

首先是 “钱没流对地方”。330 万亿看着吓人,但大多趴在银行里睡大觉。现在老百姓都学精了,活期存款全转成定期,浙江那边银行柜员说,去年开始多了好多 “五十万三年定存” 的客户,这些人以前都是买理财的主力。企业更夸张,佛山那边超过 60% 的企业把流动资金转成了结构性存款,宁愿少赚点也不敢扩张。这就形成了 “货币空转”—— 央行放出来的钱,绕了一圈又回到银行,根本没流进房地产市场。不像 2008 年四万亿的时候,钱直接往楼市冲,房价能不涨吗?

其次是 “楼市的老底子不行了”。以前房价涨,一是靠城市化,农村人往城里挤;二是靠投资客,买了一套又一套。现在呢?城市化慢下来了,刚需没那么猛了;更关键的是,前几年房价涨太狠,把未来的需求都透支了,2022 年房地产开发投资额单月都降了 19.8%,开发商都不敢拿地了。加上 “房住不炒” 的调子一直在,限购限贷虽然松了点,但投资客早就不敢进场了,没了这股劲儿,光靠刚需撑着,房价自然涨不动。

最后是 “大家心里没底”。这两年经济波动大,工资没咋涨,就业还不稳,谁敢随便砸钱买房?M1 增速才 1.8%,这指标反映的是企业活期存款,越低说明企业越不敢花钱、不敢投资。连企业都谨慎成这样,老百姓更别说了。浙江有个老板跟我聊,以前手里有闲钱肯定先买房,现在宁愿存银行,说 “看得见摸得着的存款才安心”。信心这东西,比黄金还重要,没信心,再多钱也撬不动楼市。

那这种背离会带来啥影响?往小了说,对咱们普通人的财富观念是个冲击。以前都信 “买房抗通胀”,现在钱越来越多,房子却不涨价,不少人开始犯嘀咕:房子还是不是好资产?有个北京的大姐给我留言,2021 年高位买的房,现在账面亏了几十万,看着 M2 涨得心慌。往大了说,这事儿倒逼经济变样。以前货币放水先流楼市,现在流不进去,就得找新去处。深圳试点共有产权房能用公积金付首付后,当月家电销量就涨了 12%,这说明钱往民生领域流,反而能拉动消费。

最后说说我的看法,可能有点犀利但都是大实话。

第一,杨帆教授说的 “世纪大底”,不是说房价马上要暴涨,而是说现在的楼市处于调整的末端。330 万亿 M2 就像堰塞湖,一旦资金传导通了,信心回来了,楼市肯定会有反应,但绝不会是以前那种普涨,核心城市、核心地段的房子才有可能受益,偏远地方的房子该跌还得跌。

第二,别再迷信 “钱多人傻房价涨” 了。现在 M2 和房价的关系早就变复杂了,2016 到 2020 年那会儿,M2 增速放缓,房价照样涨,因为有城市化托底;现在反过来,M2 高增房价不涨,因为信心没了。未来房价涨不涨,要看政策能不能精准发力,更要看老百姓的钱袋子鼓不鼓,这才是根本。

第三,这事儿给咱们提了个醒:财富保值的逻辑变了。以前闭眼买房都赚钱,是因为货币洪水都往楼市灌。现在洪水还在,但渠道堵了。那些还想着靠买房一夜暴富的,可得醒醒了;但完全看空楼市也不对,毕竟房子是 14 亿人最大的共识,共识在,价值就在,只是得看清楚哪些房子有共识,哪些没有。

其实说到底,楼市这事儿从来都不只是房子的事,是钱的事,是信心的事,更是咱们日子过得好不好的事。330 万亿 M2 背后,是每个人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只是现在这份期待暂时没落在楼市上。至于杨帆教授说的 “大底” 到底准不准,不用急着下结论,咱们盯着两个信号:一是企业敢不敢花钱投资,二是普通人敢不敢贷款买房。这两个信号变了,楼市的风向才真的变了。

今天就聊到这儿,你们身边有没有人因为 M2 涨了就想买房的?或者觉得房价还得跌的?评论区聊聊,咱接着唠。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刚刚公布:广东最新消费券来了

刚刚公布:广东最新消费券来了

珠江时报
2025-11-03 12:34:54
霜降过后,建议大家:少吃萝卜洋葱、多吃这3样,应季而食护安康

霜降过后,建议大家:少吃萝卜洋葱、多吃这3样,应季而食护安康

江江食研社
2025-11-01 10:30:06
十大将里谁能让57位上将全服?

十大将里谁能让57位上将全服?

梨花头
2025-11-02 14:45:47
美财长放话:一旦中国在稀土上“出尔反尔”,美国将随时准备动手

美财长放话:一旦中国在稀土上“出尔反尔”,美国将随时准备动手

小鬼头体育
2025-11-03 15:11:44
一桩普通杀人案,为何几任省委书记未能解决,最终惊动邓公……

一桩普通杀人案,为何几任省委书记未能解决,最终惊动邓公……

极品小牛肉
2024-08-21 16:10:07
王思聪曝猛料!点名某女网红是外围女,7天20W!还把对方账号晒出

王思聪曝猛料!点名某女网红是外围女,7天20W!还把对方账号晒出

千言娱乐记
2025-10-03 21:13:00
环评公示!长沙即将新开工一条地铁!

环评公示!长沙即将新开工一条地铁!

老左说长沙
2025-11-03 18:40:53
吴石将军被捕后,铁三角好友周至柔和陈诚,是怎么对待他的

吴石将军被捕后,铁三角好友周至柔和陈诚,是怎么对待他的

张生全精彩历史
2025-11-03 16:05:54
16岁少年在未管所遭殴打致死案一审宣判:同监区3名罪犯获刑,最高被判死缓

16岁少年在未管所遭殴打致死案一审宣判:同监区3名罪犯获刑,最高被判死缓

红星新闻
2025-11-02 21:41:21
72岁老人中毒身亡!医生提醒:吃完降压药千万别碰它,中老年要看

72岁老人中毒身亡!医生提醒:吃完降压药千万别碰它,中老年要看

39健康网
2025-10-28 19:30:54
男孩每天偷走一个馒头,老板假装不知,25年后老板泪目了

男孩每天偷走一个馒头,老板假装不知,25年后老板泪目了

黄末情感夜话
2025-11-01 22:07:00
1981年,郭汝瑰问杜聿明:你明知我是共产党,为什么不揭发我?

1981年,郭汝瑰问杜聿明:你明知我是共产党,为什么不揭发我?

大国纪录
2025-11-03 09:25:46
2比1天津!18点38分!山东泰山正式官宣,泽卡谈瓦科,谢文能表态

2比1天津!18点38分!山东泰山正式官宣,泽卡谈瓦科,谢文能表态

璞玉话体坛
2025-11-02 20:00:20
力压陈芋汐夺冠,曝张家齐支招,全红婵夺冠后,谁注意恩师举动

力压陈芋汐夺冠,曝张家齐支招,全红婵夺冠后,谁注意恩师举动

乐聊球
2025-11-03 12:49:35
事关港澳台人员往来、过境免签口岸扩容等 10项重磅政策发布

事关港澳台人员往来、过境免签口岸扩容等 10项重磅政策发布

新京报
2025-11-03 10:11:07
李兰娟院士提醒:胃部开始癌变的第一信号,吃东西可能就知道

李兰娟院士提醒:胃部开始癌变的第一信号,吃东西可能就知道

阿纂看事
2025-10-23 09:38:57
明星也开始失业了?众多明星超一年无戏可拍,中年明星更是堪忧

明星也开始失业了?众多明星超一年无戏可拍,中年明星更是堪忧

银河史记
2025-10-10 15:08:13
女子出轨上司被公公现场抓到,公公答应保密,却要儿媳满足个条件

女子出轨上司被公公现场抓到,公公答应保密,却要儿媳满足个条件

林林故事揭秘
2025-01-18 11:46:56
因剧组经费不足,《亮剑》临时喊来6个群演,没想到却成为了经典

因剧组经费不足,《亮剑》临时喊来6个群演,没想到却成为了经典

白面书誏
2025-10-31 09:19:03
宋朝之前连棉被都没有,零下几十度的寒冬,古人是怎么熬过去的?

宋朝之前连棉被都没有,零下几十度的寒冬,古人是怎么熬过去的?

法老不说教
2025-11-03 19:36:43
2025-11-03 22:12:49
谢晖说房 incentive-icons
谢晖说房
专栏作家/购房咨询师/数据分析师 提供1V1咨询服务
855文章数 40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房产要闻

信达·繁花里 | 老照片征集活动 温情启幕

头条要闻

郑丽文公开表态愿意访问大陆100次:要来解决2个问题

头条要闻

郑丽文公开表态愿意访问大陆100次:要来解决2个问题

体育要闻

开拓者官宣召回杨瀚森 队记解析核心原因

娱乐要闻

男导演曝丑闻 蒋欣的含金量还在上升

财经要闻

最新省市GDP:谁在飙升,谁掉队了?

科技要闻

余承东内部信:鸿蒙下一步要实现上亿覆盖

汽车要闻

环比增长28.7% 方程豹品牌10月销量31052辆

态度原创

本地
健康
艺术
时尚
公开课

本地新闻

全网围观,到底多少人被这个野人大学生笑疯了

超声探头会加重受伤情况吗?

艺术要闻

90后跨国夫妻,到浙江山居:花20万租20年,值了!

今年秋冬最时髦的穿法:外套+连帽卫衣,减龄又松弛!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