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天天晒太阳,就不怕晒出病来?”75岁的王阿姨边把小马扎往阳光下挪,边笑着朝旁边的李大爷打趣。小区花园里午后暖洋洋,三三两两的老人们卷起裤脚、推开袖子,有的静坐小憩,有的来回踱步。有人说,晒太阳是“免费的补药”,能“补钙、防病、心情好”;也有人犹豫:“听说紫外线太强会加速皮肤老化甚至致癌,这到底还能不能晒?”
李大爷曾经也是“阳光养生族”的一员,每天饭后都得晒个把小时。起初只觉得心情舒畅、饭后不犯困,但几个月前脸上突然长了颗黄豆大的硬块,不疼不痒,他也没放在心上。直到肿块逐渐变大、表面溃烂渗液,被家人催着去医院检查,才被确诊为皮肤鳞状细胞癌。医生追问过往习惯后提醒:“长期过度暴晒,有可能导致皮肤细胞DNA受损,增加皮肤癌风险。”花园里顿时热闹起来晒太阳到底养生,还是致癌?
![]()
让人困惑的问题,终于有了权威答案。复旦大学联合多家医疗机构,对英国36万名中老年人进行长达9年跟踪调查。他们用实证数据告诉我们:晒太阳有“适量”之说。晒得太少或太多,都暗藏健康隐患。
晒太阳,为什么会成为养生“神器”?权威研究揭示核心原理
现代人对阳光的喜恶,总是在纠结中摇摆。有人担心皮肤变黑、变老,甚至患癌;也有人坚持晒太阳能预防老年痴呆,还能让骨头更硬。那么科学观点到底是怎样的?
复旦大学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团队的权威研究(英国医学委员会内科学收录)指出:人体90%以上的维生素D依靠皮肤在阳光下合成,只有不到10%来自食物供给。维生素D不仅促进钙磷吸收,强壮骨骼,更通过调节免疫、抑制炎症及保护神经,对心血管、神经系统健康至关重要。 不仅如此,阳光刺激皮肤后,体内“快乐激素”5羟色胺也会明显增加,有助于缓解心情低落,改善睡眠。
![]()
而研究中最重要的九年随访样本量达到365,000+人次。数据显示:每日户外光照“J型关系”值得警惕:日晒时间过短、过长均会明显提升痴呆风险。最佳晒太阳时长为平均每天约1.5小时(夏天2小时,冬天1小时)。 相比每天晒1.5小时的人:少晒0.5小时,痴呆风险增长28.7%多晒0.5小时,痴呆风险也多7%
这项全球体量最大的相关研究,首次证明:科学晒太阳有利大脑和身心健康,一味欠曝或过曝都会“适得其反”。
坚持科学晒太阳,3大身体正面变化
合理、适量的户外日晒,对中老年群体好处显著,以下是权威医学界公认的3大益处:
1. 改善睡眠,稳定生物钟浙江宁波大学附属康宁医院临床数据发现,每天晒30分钟太阳,能有效调整生物钟。晚睡早起、白天嗜睡的人,适当日晒有助改善夜间睡眠质量。阳光促进体内“褪黑素”生成,还可以让我们白天精力旺盛、晚上易入睡。
2. 促进骨骼健康复旦大学中山医院研究表明,儿童、老年人通过晒太阳合成维生素D的效率,是膳食补充的9倍!长期适度晒太阳,可减少骨质疏松、关节疼痛、骨折几率。青少年、老年人皮肤较薄,吸收更快,但每日以1530分钟为宜;成人普遍建议3060分钟,过度不宜。
![]()
3. 利于情绪调节,降低慢病风险《情感障碍杂志》统计,日晒阳光不足人群抑郁发作风险上升18.6%。充足日晒可提高多巴胺水平,让人心情爽朗,还能间接改善高血压、Ⅱ型糖尿病等慢病结局。欧洲中年人队列分析甚至显示,每增加10分钟户外光照,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平均下降5.7%。
谨记:晒太阳的这些隐患千万别忽视!
许多人片面追求“多多益善”,殊不知,过量日晒“反伤身”。医学共识认为,长期强光直射,会加速皮肤老化,加深色斑、皱纹,还会诱发皮肤癌、唇癌等肿瘤。李大爷的案例再次提醒我们过度晒太阳,皮肤DNA受损,就像“纵火”烧伤细胞,癌变高风险随之而来。此外还有:短时间日晒过度,易晒伤、脱皮、红肿刺痛老人、儿童皮肤薄,更易晒黑、晒伤长期暴晒还会增加白内障、视网膜损伤、紫外线角膜炎等眼病发生概率
![]()
晒太阳,做到4点“刚刚好”才是养生“黄金法则”
选对时间早上911点,下午34点,这段时间紫外线适中,维生素D合成效率高,晒伤风险低。尽量避开中午122点的强光暴晒。
选对部位头顶、后背、手心、下肢是日晒养生首选。戴帽子保护脸部脆弱皮肤,眼睛需配太阳镜。长衫裤及防晒霜可为暴露部位提供呵护。
选对方法务必让皮肤直接暴露在阳光下,不隔着玻璃或纱窗,否则90%的紫外线被阻隔。每次控制在3060分钟为宜,儿童1530分钟足矣。晒后注意补水,可适量补充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帮助抑制黑色素生成。
晒后护理,防止意外如皮肤出现刺痛、发红、脱皮,应立即冷敷、补水、保湿,严重晒伤请及时就医。特别提醒:光过敏者和正在服用光敏性药物的人要避免直接晒太阳,高血压、心脏病患者应量力而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