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9月26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桂杰)在国新办今天上午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王晓萍介绍,“十四五”时期,我国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进入快车道,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不断增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
制度体系更加完善,保障功能全面增强。第一支柱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稳步推进,全国统筹等重大改革平稳实施,筹资和待遇调整机制逐步健全,保障功能持续强化。第二支柱企业(职业)年金规模持续扩大,补充养老作用有效发挥。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制度由36个城市先行试点推广至全国,补齐了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的制度短板,为人民群众提供了更多养老选择。新就业形态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稳步推进,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制度也在不断优化。
统筹层次进一步提升,劳动力流动更加顺畅。 2022年1月,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制度实施。至2023年底,失业保险实现省级统筹,工伤保险全面实现基金省级统收统支,增强了制度的互助共济功能。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持续优化,省内流动实现自动接续,跨省流动可“一键申请、全程网办”,办理时限大幅压缩,有力促进了人力资源合理配置和有序流动。
覆盖范围持续扩大,参保服务更加便捷。截至今年8月底,全国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10.72亿人、2.46亿人和3.02亿人。针对灵活就业人员参保问题,实行“一放开、三灵活”政策:“一放开”即全面放开参保户籍限制;“三灵活”指参保地可在就业地或户籍地灵活选择、缴费基数在上下限范围内灵活确定、缴费方式可在按月、按季、按年中灵活安排。
筹资渠道不断拓宽,基金积累更加坚实。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三项社会保险基金保持当期收大于支,截至8月底累计结余9.81万亿元。中央财政对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补助持续增加,2024年补助规模超过7300亿元,地方财政投入长效机制逐步健全。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稳步推进,实现保值增值。全国社会保障基金规模持续壮大,截至8月底达3.22万亿元,中央层面划转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及现金收益累计2.26万亿元,为制度长远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