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1961年,陈赓病逝后葬入八宝山,50年后又被迁出公墓,这是为何?

0
分享至



1961年3月16日,这一天,陈赓将军走完了他短暂却波澜壮阔的一生。

他是国家的英雄、战场的传奇,但在此刻,他只是一个丈夫,一个父亲,一个离别在即的普通人。

之后,他的葬礼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他也安葬在了那里。

但谁也没想到,五十年后的2011年,他的家人却向中央提出了一个请求——将他的墓迁回湖南故乡,与他的两位妻子同葬。

这一提议迅速引发了外界的关注与猜测那么,是什么促使家人做出这样的决定?他的迁墓背后有着什么故事?



从战火中走出的将军

1922年,彼时,毛主席在当地创办的一所名为自修大学的小楼内,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新思想的传播。

同一年,一位高个子的青年,跨进了校门,他就是陈赓。

一个曾在铁路系统工作的普通青年,却因追求理想,走上了新的道路。

与大多数同期学生相比,陈赓不仅身手矫健,更显得机智果敢,常常在课堂讨论中用极简明的逻辑解答复杂的问题。



随后的几年,陈赓被命运推向了革命的深处。

1927年,他奉命前往上海,加入了中共中央特科。

每当夜幕降临,上海的街头灯火通明,但在那些光鲜的外衣下,却是特工们与敌人交锋的暗潮涌动。

陈赓多次参与秘密情报的传递,与潜伏在敌营的间谍斗智斗勇。

到了1934年,红军在江西苏区面临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开始了长征。

作为干部团团长的陈赓被赋予了特殊的任务——保卫党中央机关的安全。



长征途中,他不仅要应对敌军的围追堵截,还要在极其恶劣的自然环境中,保障整个团队的士气。

某一天的清晨,大雨滂沱,泥泞的山路几乎让人寸步难行,而陈赓带着一队人马行进在队伍的最前端。

忽然,前方传来敌军伏击的枪声,他立即下令全体卧倒,并用手中的望远镜仔细观察敌情。

几分钟后,他果断决定分兵两路:一路绕至敌军背后,另一路佯装撤退。

随着一声令下,突袭战展开得迅猛而精准,敌人还未反应过来,已被包抄歼灭。



毛主席与陈赓在长征中多次并肩而行,亲眼目睹了这位年轻将领的非凡胆识。

一次行军间隙,毛主席感慨地对周恩来说:“陈赓这个人行,可以当军长。”

这句话迅速传开,成为了红军内部广为流传的趣谈,也为陈赓的未来奠定了更高的信任基础。



病魔难敌工作狂

长征结束后,陈赓的革命之路一直在继续,在抗战时期更是在战场上立下了无数功劳。

后来,新中国成立后,他又以另一种方式继续为国家做着贡献。

建国初期,百废待兴,尤其在国防领域,中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陈赓深知,一个强大的国防,必须建立在完善的军工教育体系之上。

于是,他毅然接过创办哈军工的重任,将全部精力投入其中。



1954年,在总参谋部的大楼里,陈赓将军笔直地坐在办公桌前,桌上的文件摞得如同一座小山。

他的脸色苍白,眼底布满疲惫,但双眼依然炯炯有神,显现出不容退缩的坚定。

他刚刚结束对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简称“哈军工”)的一次长时间考察,回来后连夜整理出了一份详尽的工作报告。

不止如此,陈赓还常常在寒冷的冬季,穿着厚重的军大衣,冒着大雪深入学校的各个角落,查看建设进度。



有一次,他看到一栋尚未完工的教学楼后,叫来负责施工的工程师,仔细询问工期延误的原因。

当得知是因为施工材料短缺时,他二话不说,当天晚上就与地方政府进行协调,最终保证了工程的顺利推进。

正是这种事无巨细的投入,才让哈军工迅速步入正轨,为中国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军事人才。

不过,这种“拼命三郎”式的工作方式,也在悄悄地侵蚀着他的健康。



其实,早在哈军工创办之初,陈赓的身体状况就已经亮起了红灯。

医生一再告诫他,心绞痛的频繁发作需要严格的休息与调养,但陈赓总是一如既往的忙碌着。

到了1957年,陈赓尽管身体不舒服,却还是那般勤恳和认真,那天,他像往常一样,早早起身准备前往总参谋部。



可刚走到门口,胸口却忽然一阵剧痛,随即呼吸困难。

他踉跄着退回到屋内,跌坐在沙发上,家人发现后,急忙拨打电话叫来医生。

这一次心肌梗塞的发作,比以往任何一次都更为严重,抢救持续了一整夜,终于将他从生死线上拉了回来。

尽管如此,陈赓依然不肯完全停下工作,躺在病床上的他,还让秘书拿来文件。

这让家人既心疼又无奈,尤其是妻子傅涯。



傅涯后来回忆说,陈赓的最后一年,经常因为胸口的剧痛而用手紧紧按住,但他始终不曾抱怨,更没有减少一天的工作时间。

就这样,日复一日的工作使他的身体情况更加糟糕。

1961年3月16日下午,陈赓将军再次突发心肌梗塞,最后抢救无效离开了人世,享年58岁。

他离世后,被葬在了八宝山革命公墓,但50年后,他的墓却被迁出了公墓。



迁墓之谜

原来, 2010年,陈赓的家人开了一场家庭会议,会议的主题只有一个——是否将陈赓的墓迁回故乡湖南湘乡?

这个提议并非突然冒出,而是源自一份遗嘱——陈赓的妻子傅涯在世时,留下一段感人至深的叮嘱。

“我去世后,不必与他同葬;让他与王根英并肩长眠。”

话虽简单,却勾起了一个长久隐藏的往事。



1927年,陈赓与王根英在一场地下党秘密会议中相识。

当时的陈赓刚刚结束南昌起义后的流亡生活,风尘仆仆,却意气风发。

而王根英则是一位坚定的革命者,虽为女子,却胆识过人,负责党内机要工作。

两人一见如故,很快成为并肩战斗的伙伴。

在那个动荡的年代,爱情显得尤为珍贵,王根英常在夜晚为陈赓整理文件,而陈赓则会在清晨给她煮上一碗热腾腾的粥。



但1939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战斗打破了这段幸福的时光。

为了掩护党内重要机密文件,王根英毅然选择与敌人周旋,最终英勇牺牲,年仅32岁。

得知消息后,陈赓彻夜未眠,从此,王根英成为了陈赓心中不可磨灭的记忆。

在接下来的三年里,他为她守节,将这份爱深藏于心,直至遇见傅涯。

与王根英的悲壮不同,傅涯与陈赓的结合更多了一份平淡中的温情。



1942年,两人在抗日战场上结为连理,傅涯成为陈赓的坚强后盾。

他们的生活虽然平凡,却充满了彼此扶持的力量。

另外,傅涯对王根英的存在从不回避,甚至时常向孩子们讲述这位前妻的故事。

傅涯坦言,她从未感到嫉妒,反而认为与王根英共享陈赓的情感,是一份不可替代的荣耀。

这一份坦荡与胸怀,也让傅涯在自己晚年做出了那个感人至深的决定——成全陈赓对故人的承诺。

她在遗嘱中写道:“他应该和她在一起,那是他的归宿。”



2011年,陈赓的故居前人头攒动,一场庄重的骨灰承接仪式正在进行,现场布置得简单而肃穆,但每一位参与者的眼神中都透着不舍与感动。

陈赓的子女亲自护送父亲和母亲的骨灰回到这片生养他们的土地,王根英的遗骨也从晋冀鲁豫烈士陵园迁回,三人将在此合葬。

墓碑上的三人名字并列,王根英的名字居中,而陈赓与傅涯分别位于左右。

这一设计背后,既是对历史的尊重,也是对三人关系的真挚体现。



结语

五十年的迁墓背后,是陈赓对两位伴侣的深刻情义,也是家人对他遗愿的圆满回应。

时光荏苒,但精神长存,合葬的墓地,既见证了他生命中无法割舍的两段感情,也铭刻着那个时代英烈们的爱与牺牲。



这不仅是一个家庭的记忆,更是一个民族对忠诚、担当与宽广人性的致敬。

当风轻轻拂过湘乡的山岗,仿佛可以听见来自过去的低语。

那是陈赓与爱人们共同守护的信念,也是他们留给后人的最深嘱托:忠于祖国,珍惜生命,用爱延续希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演员倪妮发律师声明,否认“有后台”等传闻,表示将通过法律维权

演员倪妮发律师声明,否认“有后台”等传闻,表示将通过法律维权

极目新闻
2025-11-01 12:11:28
毛主席对尼泊尔首相说:你想把珠峰全部划归贵国?还有更好的办法

毛主席对尼泊尔首相说:你想把珠峰全部划归贵国?还有更好的办法

鹤羽说个事
2025-10-30 15:53:46
“舅舅照顾3个外甥近10年”引关注,舅舅回应:20岁开始照顾,那时刚中专毕业

“舅舅照顾3个外甥近10年”引关注,舅舅回应:20岁开始照顾,那时刚中专毕业

红星新闻
2025-11-01 22:30:18
荷兰再出昏招,想用晶圆卡脖子,反而为中企送来订单

荷兰再出昏招,想用晶圆卡脖子,反而为中企送来订单

粤语音乐喷泉
2025-11-01 03:25:57
1-0,英超第9掀翻英超第3,佩德罗一剑封喉,切尔西逼近前二

1-0,英超第9掀翻英超第3,佩德罗一剑封喉,切尔西逼近前二

侧身凌空斩
2025-11-02 03:32:28
退休夫妇从32楼跃下,3年后房被贱卖,买主深夜竟听天花板有脚步声

退休夫妇从32楼跃下,3年后房被贱卖,买主深夜竟听天花板有脚步声

罪案洞察者
2025-09-23 14:37:35
官媒发文,高调官宣49岁马伊琍喜讯,全网恭喜,终于等到这一天

官媒发文,高调官宣49岁马伊琍喜讯,全网恭喜,终于等到这一天

喜欢历史的阿繁
2025-11-01 10:43:34
中国环境报:种植营养土竟然是工业毒废土,是谁拿着资质坑国家补贴?

中国环境报:种植营养土竟然是工业毒废土,是谁拿着资质坑国家补贴?

澎湃新闻
2025-10-31 17:05:11
巴基斯坦“罕见公开”!

巴基斯坦“罕见公开”!

环球时报新闻
2025-11-01 09:12:16
曾经的中产标配,如今暴跌66%,又土又贵的女装,成了时代的弃儿

曾经的中产标配,如今暴跌66%,又土又贵的女装,成了时代的弃儿

青眼财经
2025-10-28 10:34:29
170cmD杯女孩,撩走肌肉猛男,网友:没X生活的我哭了…

170cmD杯女孩,撩走肌肉猛男,网友:没X生活的我哭了…

健身迷
2025-09-20 09:22:20
国足深夜传消息!11月热身赛再度告吹,10人进入选帅最终面试

国足深夜传消息!11月热身赛再度告吹,10人进入选帅最终面试

体育吐槽
2025-11-01 23:54:25
这种丰满的腿,穿紧身瑜伽裤真的好看吗?

这种丰满的腿,穿紧身瑜伽裤真的好看吗?

小乔古装汉服
2025-10-15 17:16:17
风向彻底变了?外媒已经开始承认,中国在多个科技领域实现领先

风向彻底变了?外媒已经开始承认,中国在多个科技领域实现领先

大卫聊科技
2025-10-31 14:35:13
官宣,乒乓奥运冠军被调查,涉嫌受贿,弟弟波及,单笔涉及7位数

官宣,乒乓奥运冠军被调查,涉嫌受贿,弟弟波及,单笔涉及7位数

乐聊球
2025-10-30 10:06:06
3-2,3-0!法国冠军赛,王艺迪逆转过关,国乒劲敌大胜晋级

3-2,3-0!法国冠军赛,王艺迪逆转过关,国乒劲敌大胜晋级

小哆说体育
2025-11-01 22:07:28
日本穆斯林人数十年翻倍,日本女性嫁穆斯林而改宗

日本穆斯林人数十年翻倍,日本女性嫁穆斯林而改宗

桂系007
2025-09-02 10:12:24
宁夏退伍士兵将岳父全家7口人全部割喉,妻子肚里的孩子都没放过

宁夏退伍士兵将岳父全家7口人全部割喉,妻子肚里的孩子都没放过

热风追逐者
2025-09-24 23:41:51
有点意思!吴宗宪复播,先表态自己是中国人,后又隔空称赞大小S

有点意思!吴宗宪复播,先表态自己是中国人,后又隔空称赞大小S

娱圈小愚
2025-11-01 13:16:20
台湾回归还有一种新方案,国民党若同意,解放军或无需动武

台湾回归还有一种新方案,国民党若同意,解放军或无需动武

瞻史
2025-10-31 02:20:52
2025-11-02 05:12:49
冰雅忆史 incentive-icons
冰雅忆史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用心创作。
742文章数 31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美国防长国务卿受威胁 躲进军事基地

头条要闻

美国防长国务卿受威胁 躲进军事基地

体育要闻

NBA球员,必须吃夜宵

娱乐要闻

王家卫这波录音,撕烂了遮羞布

财经要闻

段永平捐了1500万元茅台股票!本人回应

科技要闻

事关安世半导体,商务部最新发声!

汽车要闻

换新一口价11.98万 第三代蓝电E5 PLUS开启预售

态度原创

游戏
家居
本地
房产
公开课

《GTA》为什么经久不衰?丹·豪瑟透露制作理念

家居要闻

吸睛艺术 富有传奇色彩

本地新闻

全网围观,到底多少人被这个野人大学生笑疯了

房产要闻

实力破圈!这个豪宅交付,正在定义海口品质样本!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