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风“桦加沙”袭击阳江期间
依托智能化
水上安全管理平台“粤水安”
构建的“海上智能防线”
经历了严峻考验
这条从指挥中心贯通至海上风电场、海洋牧场和普通渔船的防线,如何实现从传统“人海战术”到现代“智慧调度”的变革?
来自管理部门、重点企业和一线渔民的四方亲历者共同讲述了这场深刻的变革。
01
监管部门
指挥模式从“铁脚板”到“智慧调度”
阳江市闸坡镇农业办表示:“过去防风主要依靠干部铁脚板挨家挨户通知,效率不高,还容易遗漏。在此次应对台风‘桦加沙’过程中,我们依托‘粤水安’平台实现了调度模式的根本转变。”
台风来临前后,系统精准向渔民发送避风通知、明确回港时间节点;平台还能实时显示未回港渔船动态,自动生成预警清单推送至指挥端,实现目标更明确、干预更集中,彻底告别了过去“人海战术”的传统方式。
![]()
此外,平台已升级拓展“海洋牧场”“智慧渔港”等专题,正打造集全域感知、产业升级与数据联动于一体的智能生态系统,为海洋安全与蓝色经济发展赋能。
02
海上风电
“内外联防”筑牢安全底线 应对更有底气
“安全是我们的头等大事。”广东华电福新阳江海上风电有限公司总经理程军表示,风电场今年重点升级了“粤水安”数字化防控体系。通过全场高清摄像头、人员智能头盔和稳定网络,确保台风期间所有现场数据和画面实时回传集控中心,真正做到“看得见、管得住”。“在市委、市政府统一指挥下,我们提前安全撤离所有船舶。这种‘内部智能监控+外部统一调度’的联防模式,让我们应对台风时底气更足。”
![]()
03
海洋牧场
“失联”焦虑变安心 影像留档成意外之喜
“台风来临前,为减少损失,我们拆除了网箱上的监控设备。这一拆,心里顿时‘咯噔’一下——整个牧场瞬间‘失联’,犹如在风暴中闭上了双眼。”海洋牧场主彭俊耀回忆道。
令他惊喜的是,“粤水安”平台通过海岸“鹰眼”视频,让他在手机上就能实时查看牧场情况,风浪大小、网箱位移尽在掌握,为决策和抢修提供了关键依据。更让他惊喜的是,台风后平台提供了全过程影像留档,“这已远超安全预警,是一项贴心、有远见的增值服务。”他期待平台海洋牧场功能尽快推广惠及更多企业。
![]()
04
渔民
“一目了然”的科技送来定心丸
“以前船回港了,心还悬着,总担心缆绳牢不牢。”老渔民卢大叔对比今昔,感慨良多。“现在好了,台风没到,语音电话就讲得清清楚楚。打开‘粤水安’APP,就能看到我家船在地图上的实时位置,稳稳停在港里,跟看家里监控一样一目了然!心里就特别踏实。”
![]()
从宏观指挥到微观感知,从企业运营到民生安危,“粤水安”平台在抗击“桦加沙”的过程中,展现出了科技赋能海上安全治理的强大效能。这条无形的“智能防线”,正有力地守护着阳江蓝色经济的脉搏在风浪中平稳跳动。
来源 | 南方+客户端(赵强 黄林 陈梦茹)
编辑 | 赖秀珠
审核 | 梁剑华 梁胜
终审 | 黄刘生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