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苏-57隐身战斗机
美国《军事杂志》近日曝出猛料,称印度准备从俄罗斯采购大量苏-57E隐身战斗机。此前,俄罗斯一直在向印度兜售这款战斗机,并提出了极具吸引力的建议,俄罗斯不仅在价格方面提供优惠,还向印度转让出口许可证,甚至包括源代码。对印度而言,这无疑有极大吸引力,因此印度方面已经开始认真审议俄罗斯的提议,并很可能最终决定进行采购。
据报道,印度空军准备先采购两个中队的苏-57E战斗机,共40架,由俄罗斯工厂负责生产,同时,印度还计划引进苏-57E的生产许可证,在本土生产多达100架,这意味着,印度可能合计采购140架苏-57E隐身战斗机,这份订单无疑是巨额合同,对俄罗斯航空工业而言更是“天降大单”。
目前俄罗斯航空企业主要为本国空军生产苏-35及苏-57,但产量并不高。如果印度一次性订购140架,对俄罗斯来说将是极大的经济与战略利好,可以预见,俄方对此举自然心花怒放。
然而,这也意味着印度重新走上了依赖外购的老路,过去十多年,印度试图摆脱依赖进口的局面,努力提升本国战斗机研发与生产能力,除了少量采购法国“阵风”战斗机,印度主要依赖斯坦航空公司自主生产的LCA“光辉”战斗机,但如今印度再度开启“大买特买”模式。
印度“阵风”战斗机
除了空军,印度陆军和海军也在大规模外购,其中,空军的采购计划尤为庞大,除了140架苏-57E,印度还计划购买114架法国“阵风”战斗机,合同金额高达226亿美元。若两笔订单都能落实,印度空军未来将装备114架“阵风”和140架苏-57E,这将使国产的LCA“光辉”战斗机在空军中的地位大幅下降,产量可能进一步削减。
对印度来说,这固然能迅速提升战斗力,毕竟,无论是苏-57E还是“阵风”,性能都远强于LCA“光辉”,但这同时也意味着“印度制造”计划效果有限,甚至沦为笑谈,印度虽然在研发AMCA五代机,但以其现有航空工业水平,要真正完成至少需要十几年,届时即便研制成功,也可能已经落后,正因如此,印度干脆选择直接从国外采购。
外界分析认为,印度在决定采购114架“阵风”的同时,又转向购买俄制苏-57E,说明其对“阵风”并不满意,近来印度国内专家也提出了诸多质疑:阵风战斗机机头直径小,无法安装大功率雷达,探测能力受限,所用M88发动机推力不足,机动性能不佳,法国拒绝开放源代码,导致印度无法整合国产机载武器,更令印度不满的是,在今年5月的印巴空战中,阵风表现不佳,战果惨淡。
印度总理莫迪和美国总统特朗普
此外,“阵风”并非隐身战斗机,而印度若想拥有真正的五代机,只能选择美国或俄罗斯的产品,如今印度决定转向苏-57E,意味着F-35出局,这背后与美印关系恶化密不可分。近期,美国总统特朗普不断批评印度经济与总理莫迪,使美印关系骤然降温,结果,印度不再考虑购买F-35,而俄罗斯则顺势成为最大赢家。
这与当年印度采购苏-30MKI战斗机的模式极为相似——部分由俄罗斯生产,大部分由印度依据许可证在本土组装,这也表明,在遭遇美国冷遇后,莫迪选择重新与俄罗斯“亲密握手”,这一变化不仅在战略层面削弱了美国在南亚的影响力,在经济上也为俄罗斯航空工业带来巨大利益。
俄罗斯苏-57战斗机
不过问题也随之而来,俄罗斯自身的苏-57产量极低,目前空军仅装备30架,俄罗斯是否具备足够产能为印度短期内生产40架,仍存疑问,而未来印度本土生产的苏-57E,关键零部件如发动机、航电系统和雷达等仍依赖俄方供应,这意味着印度在“自主生产”过程中仍将受制于人。
从资金角度看,印度若同时采购114架“阵风”和140架苏-57E,总额将超过400亿美元,以印度目前经济情况,这无疑是沉重负担,更严重的是,过度依赖进口势必挤压本国战斗机研发的空间与经费,使AMCA项目前景黯淡。
总体而言,印度采购苏-57E不仅是军事选择,更是地缘政治博弈的结果,它显示出印度有意借此向美国传递信息:印度并非只能依赖美方,完全可以转向俄罗斯或法国。对俄罗斯而言,这是稳固与印度关系的重大机遇,而对印度来说,尽管能迅速提升战斗力,但长期依赖外购,将严重制约其自主国防工业的发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