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网
广西崇左市扶绥县作为“中国甘蔗之乡”,在全国排名前列,最高年入厂原料甘蔗达639万吨。
近日,自然资源部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司二级巡视员李兵、中国农业科学院博导研究员、北京中农生态农业科技研究院院长朱立志等代表一行赴崇左市扶绥县田间地头,深入调研扶绥县农村土地流转及糖料甘蔗高效种植情况。
![]()
图为调研团合影。蒋甜甜 供图
据了解,当前扶绥县甘蔗种植仍以传统模式为主,平均亩产约6吨,按540元/吨收购价计算,扣除种子、化肥、人工等成本后,每亩年净利润仅约1000元,农民增收空间受限。
为破解这一难题,当地试点推行8000亩甘蔗套种增效模式。通过高标准农田改造与技术升级、多季套种实现土地高效利用、秋季套种花生、毛豆、试点套种石参等举措,直接实现效益跃升。
广西崇左市扶绥县同正投融资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韦柳君介绍,作为县域投融资平台,集团已完成8000亩农村土地流转收储,以每亩1000元的价格建立稳定流转机制。在土地开发端,集团对流转土地实施高标准整治改造,引入滴灌等现代农业设施,打造规模化甘蔗套种基地;在运营端,同步吸纳当地村民参与日常养护管理,并建立基于亩产量的阶梯式奖励机制,充分激发农户积极性。
“全县可种植甘蔗土地面积约150万亩。2025年全县甘蔗种植面积达110万亩,还有40万亩左右的土地面积可开发用来种植甘蔗。下一步我们将以试点为基础扩大流转规模,争取政策性金融资金支持及农业投资企业支持,推动‘扶绥甘蔗’向全国特色经济名片升级。”韦柳君说。
李兵表示,扶绥县土地流转以及甘蔗套种模式,是一种农业特色经济发展的创新之举,此举通过地方国企收储后,集中开发、投资与管理,实现多种生产要素的集合,相比农民自己种植,显著地提高了土地的种植效益与经济收入。
“扶绥县应加快土地流转,利用资本的力量,进行高标准农田建设,一方面可以申报国家、地方高标准农田建设各级补贴,另一方面,可打造蔗糖产供销上下游产业链,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规模化特色经济。”李兵说。
“扶绥甘蔗在实现高效种植的同时,更要积极把握生态、碳汇以及大健康的风口,利用新技术和生态投入品,减少化肥、除草剂与农药使用,在提质增产的同时,进一步节本增效,增加盈利空间,提高竞争力。”朱立志表示,此外还要打造动静脉循环经济产业集群,实现生态友好的可持续发展。
在此次调研中,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广西分行及崇左市分行相关领导现场咨询了土地流转所需资金情况及甘蔗、套种经济作物的市场销售情况后并表示,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作为服务三农发展的政策性银行,将积极关注农村发展的新变化、新模式,加强与政府、银企合作,科学、准确地将农业资金用在刀刃上,扎实、高质量促进乡村振兴,带领村民致富,助力地方经济发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