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最近两年的经济形势较为严峻,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成为大难题。所以各类企业都在缩减开支优化人员结构,所以大家都更加向往体制内的稳定生活。
因此,大家可以看到国考和省考的报名人数屡创新高,竞争变得非常激烈。各类事业单位和国企的竞争同样如此。
特别是中小学的教师编制,由于各地人口出生率都有所下降,各地教育部门都在尽量压缩教师编制,所以师范专业的学生想要获得有编制的教师岗位,可以说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比如最近西南大学举办的高校校园招聘会,四川省各级教育局为西南大学毕业生提供中小学教师编制,当时上万名学生来参加本次招聘会,现场人山人海,引起网络热议。
![]()
虽然将来的人口出生率会有所下降,但拥有事业单位编制的教师,基本没有失业风险,也相当于捧上“铁饭碗”,所以在如今的经济环境下,还是能获得大量学生青睐。
但让人感到意外的是,最近广东省各地教育局都频繁发布公告,这里面的内容主要是公费师范生违约的情况,即没有按时前往当地中小学报到,违背当初的培养协议。
广东18名公费师范生“违约”
根据初步统计数据显示,广东省雷州市共计有9名公费师范生违约,揭阳惠来县和河源紫金县各有3名公费师范生违约,恩平市和云浮郁南县各有两名公费师范生违约,合计18人。
从实际情况来看,公费师范生违约的情况在全国各地都有出现,而且最近三年违约的比例逐步呈现上升趋势。广东省作为我国的经济发达地区,竟然也出现这种情况,引来诸多关注。
![]()
从培养的学校来看,这些违约的公费师范生主要来自于华南师范大学、广州大学和岭南师范学院。18人里面有14人是本科生,另外四人则是研究生。
根据当初签订的协议,公费师范生违约,需一次性退还所享受的教育培养经费,并按培养经费总额的30%支付一次性违约金。本科生需要缴纳违约金在8万元到10万元之间。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支付违约金以外,对于违约的公费师范生并没有其他明确规定,比如是否会记入学生的个人档案或者会限制考编考公等,各省教育厅都没有明确说明。
当然,国家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在招聘人员时,都会有政审环节。这里面肯定也会涉及到当初的违约问题,所以这批违约的学生恐怕也很难在到国家相关单位就业。
![]()
根据广东省教育厅的培养方案,广东省的定向公费师范生都是有编有岗,主要针对粤东、粤西、粤北等经济和教育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希望能为当地输送更多优质教师。
当初负责培养公费师范生的广东高校,发布招生简章时都会明确提到公费师范生将来毕业后的服务年限、服务地方以及相关要求等,报考的学生在入学前都需要有监护人共同签订协。
因此,当时公费师范生及其家长,知道将来要到县城或者乡镇地区的中小学任教,而且服务期限为6年。如今学生完成学业,却没有按照约定履行承诺,这种违约的影响实在太大。
这不仅使得教育部门和高校的资源被浪费,也会导致偏远地区没有相应的教师。所以也有很多网友觉得相关规定的惩罚措施太轻,有必要扣留其毕业证和学位证。
![]()
比如西藏委托高校培养的定向生,同样是要求到西藏服务6年,学生毕业时毕业证和学位证,还有相关的档案都会被留在西藏组织部门,等到服务期限结束后才会归还。
如果仅考虑经济因素,对于部分学生来说还是比较轻的代价。毕竟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拿到比较好学校的本科文凭,甚至是研究生文凭,虽然将来无法到体制内工作,但还是有很多就业机会。
当然,许多公费师范生违约时都会提到,偏远地区的实际情况和自己期望差距巨大,比如硬件条件落后、教学资源匮乏、发展空间有限、工资水平较低等问题,这些都是重要原因。
但这并不是借口,当初报考提前批公费师范生时,学校方面已经告知具体情况。等到毕业后才吐槽定向的单位工资低和条件差,这种理由显然难以让人信服。
![]()
总体评价
公费师范生的违约比例逐渐提高,这里面确实有基层学校的硬件设施和待遇方面的问题,但这些实际在报考前已经告知,所以这并不是主要原因。
这里面的核心因素是各省对于违约的公费师范生处罚太轻,只是要求违约的学生缴纳当初的学费以及补贴等。实则这些钱每位学生都要缴纳,违约的学生只是最后一次性缴清。
整体来说,还是要完善培养机制和惩罚机制,要提高违约成本,这样才能降低违约率。同时,对在校的公费师范生应该要进行合理评估,如果确实不适合教学,应该要尽快调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