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近期的全国性动荡,正在揭开这个东南亚国家深层的政治积弊。这场始于9月21日的“万亿比索游行”已蔓延至20多座城市,民众因一起涉及近180亿美元的防洪工程腐败案走上街头。首都马尼拉的抗议者在阿拉亚桥设置火障、投掷燃烧瓶,与警方爆发激烈冲突,造成70余名执法人员受伤。而在这场危机中,总统小马科斯的连续四日“消失”,成为舆论焦点。
抗议爆发前一日,小马科斯还曾视察马尼拉一家医院,但此后便从公众视野中销声匿迹。他既未在冲突最激烈时出面安抚民众,也未慰问受伤警员。吕宋岛正遭受台风“桦加沙”侵袭,29个省市停工停课,超1万名居民被疏散。即便在这种天灾人祸交织的时刻,小马科斯仍未前往灾区或召开公开会议部署防灾行动,进一步激化了民众对政府治理无能的不满。
总统府解释称,小马科斯“一切安好”,只是忙于“闭门私人会议”。但发言人刻意提及副总统莎拉·杜特尔特去年发出的“死亡威胁”——“一旦我被杀,小马科斯夫妇及其表弟也活不长”,反而引发外界对总统安全的猜测。事实上,菲律宾政坛素有暴力传统,枪支管理松弛,针对政客的暗杀事件频发。而小马科斯与杜特尔特家族、地方门阀及军警退役将领的矛盾,使其可能成为潜在的袭击目标。
这场动荡的根源,在于菲律宾根深蒂固的“政治王朝”现象。国内18个“肥胖家族”(拥有5名以上政治人物的超级门阀)长期垄断从中央到地方的权力资源。防洪工程腐败案中,小马科斯的表弟、前众议长罗穆亚尔德斯涉案后仅以辞职脱身,正是“高官贪腐难追责”的缩影。民众的愤怒不仅指向个别官员,更对准整个门阀体系。
小马科斯家族本身就是这一体系的既得利益者。其父亲老马科斯曾因贪腐在1986年被“人民力量革命”推翻,流亡海外。如今小马科斯试图通过闭门协商稳住权力网络,寻求军方、门阀及美国的支持。但他面临反腐不力、天灾应对失当、与杜特尔特家族的斗争——正将其推向风口浪尖。
菲律宾的政局走向牵动亚太地缘战略平衡。美国长期将其视为印太战略支点,若小马科斯政权倒台,杜特尔特家族可能重新掌权。杜特尔特家族的务实外交政策,可能使美国苦心经营的“南海包围网”出现缺口:杜特尔特曾在任内搁置南海仲裁案,推动与中国的经济合作。
1986年的“人民力量革命”中,民众的非暴力抗争与军方倒戈终结了老马科斯的独裁统治。如今的小马科斯若重蹈覆辙,可能面临同样的命运。当前,杜特尔特家族已宣布将在2025年中期选举中参选,若其成员进入参议院,将进一步制约马科斯的权力。而美国虽加大对菲军事援助(如55.8亿美元的F-16战机军售),但特朗普政府的“交易型”外交可能使支持充满变数。
![]()
菲律宾的困境揭示了一个深刻的现实:缺乏政治改革的经济发展,终将被腐败吞噬。小马斯克显然不会凭空消失,就如同菲律宾政府当前面临的困境一样,如果无法打破门阀的盘结交错,哪怕问题被短暂掩盖,不过是按下葫芦浮起瓢,最终还是需要正面面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