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在成都,如何探寻“何以中国”?

0
分享至

封面新闻记者 刘可欣 李雨心 荀超

金熊猫的光影余韵尚在,另一场盛会又落地成都。9月24日-26日,全国考古工作会在千年蓉城召开。比秋意更浓烈的,是独属于考古的“氛围感”。

当“十四五”期间各地的考古成果和最前沿科技考古齐聚成都,当考古成果转化的课题被热议,当考古大咖们用19场讲座点亮四川各大博物馆和高校……成都,已经成为了直击中华文明的第一现场!


宝墩古城考古遗址公园。图据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当各地的考古工作者共赴成都,全国考古工作会仿若一把神奇的钥匙,打开了连通考古与大众兴趣的大门,让成都成为了考古的高地。

数场交流研讨会,共议考古工作与文物保护;19场考古讲座,带领观众一览全国各大遗址的重要考古成果;三星堆论坛的举办,将再次掀起古蜀文明的热潮。但打造“考古高地”,不可或缺的还有天府之国厚重的历史底蕴,以及近年来让川人颇为自豪的考古成果。

2025年,是宝墩古城遗址发掘30周年。1995年,踌躇满志的四川考古工作者们在这里发现了成都平原第一缕文明的曙光。此后,成都平原史前城址群、三星堆遗址、金沙遗址、罗家坝遗址、城坝遗址、蜀道6处国家大遗址,构建起文明发展的“基因坐标”;三星堆、金沙、邛窑、宝墩4座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也成为历史传承的“活态课堂”。



三星堆博物馆展出的青铜人头像。图据三星堆博物馆

近五年,对于考古这门学问,四川交上了一份“不偏科”的答卷。“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古蜀荣光和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见证”项目入选重大田野考古发现奖,是中国智慧闪耀世界学术殿堂的见证;稻城皮洛遗址、三星堆遗址、资阳濛溪河遗址先后进入“十大考古”与“考古六大”,学术价值与公众考古成果得到双重肯定;明清蜀道、明代石碑、明蜀端王陵等数千处“四普”新发现更新四川文物地图,同遂宁桃花河遗址、眉山坛罐山遗址、四川马尔康孔龙村遗址等一起,拓展了蜀地文明的深度与广度。

近年来,四川考古不断“破圈”,以积极的姿态融入市民生活。今年夏天,世界运动会历史上首支火炬“竹梦”及配套组件,融入三星堆—金沙遗址的元素,火种盆侧面代表宝墩、三星堆、金沙的时间刻度,展现古蜀文明的一脉相承。成都自然博物馆、四川大学博物馆、金沙遗址博物馆、成都博物馆等公共文化场馆,文化惠民活动不断,成为大众触摸古蜀文明的重要窗口,连接起历史与现实。


稻城皮洛遗址出土手斧。图据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古书上写:“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而“十四五”期间的中国考古学已经证实,历史与考古的意义早已不止于此。

大到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小如古城中的一颗水稻、兵马俑上的一枚指纹,宏大的时空和微渺的历史细节,通过考古工作得以直观呈现。石破天惊的稻城皮洛遗址“阿舍利”手斧组合、千余处长白山地区的打制石器遗址,谱写数万年前古人类生存的智慧和勇气之歌;唐朝墩古城遗址与中原高度一致的城市规制、建筑风格,从壁画到随葬品,都体现着大唐特色的武威吐谷浑王族墓葬群,又一次成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重要实证;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严谨的多网格式城市规划,让世界再次正视商朝之前就已存在的强大王权。


“太阳之光:古蜀与印加文明互鉴展”在秘鲁印加博物馆。图据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

当过去的历史,从手铲和土地里显现,新的故事,也在交往的朝夕中诞生。当中国考古团队来到卢克索孟图神庙,两大文明古国的光辉交汇于尼罗河东岸;当中国的洛阳铲在乌兹别克斯坦成为“神器”,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交流跨越时空共鸣;当中国传统的木结构建筑修复技艺在尼泊尔大放异彩,圆满完成的杜巴广场九层神庙修复工作,被盛赞为“文化遗产保护国际合作的典范”。

在考古中,我们不仅逐渐明白了“何以中国”,更明白应当投身于构建“何以世界”的叙事之中。


观众参观考古现场。图据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在中国考古事业如火如荼的当下,如何让考古研究成果走出书斋和实验室,让更多的考古成果惠及公众,也成为考古人日夜思索的议题。

当“沉浸式”的风刮到考古社教活动,公众与遗址的“双向奔赴”已成必然。在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开展的300余场研学活动中,怀抱考古梦想的孩子们得以踏上宝墩遗址、万佛寺遗址等古遗址中,开启一场“考古立体大课堂”;在金沙遗址博物馆的遗迹馆中,原生态展示的发掘现场、大型树根遗迹等,让观众置身于考古发掘现场;入选“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濛溪河遗址,考古团队在考古工地现场的活动板房内,“捣鼓”出了一个微型博物馆,希望将考古成果及时与公众共享……“冷门”不再是考古的底色,研究也不再是高墙内的孤芳自赏。


濛溪河遗址出土核桃、橡子。图据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当考古出土的文物被“唤醒”,创新多元手段的加入,势必打破学术与公众的认知壁垒。亮相央视的《简牍探中华》中,聚焦成都市金牛区天回镇出土的天回医简,以实景戏剧演绎竹简出土背后的深意;一上新就要“拼手速”的三星堆文创,在2024年销售超2亿元,让千年文物变身“带货顶流”;还有在四川各大博物馆中应用的5G、3D、AR、VR等数字技术,将文物知识与虚拟参观进行穿插融合……当每个普通人都能触摸到文明的温度,历史的回声才能真正穿透时空。

“万物有所生,而独知守其根。”中华文明如同一条绵延不断的长河,在一代代考古工作者躬身田野、孜孜不倦地探寻中,勾勒出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灿烂成就和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如今,来自全国各地的“考古人”相聚成都,共赴全国考古工作会,正谋划谱写考古事业发展新篇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谁要搞王家卫?

谁要搞王家卫?

梳子姐
2025-11-02 20:14:08
泽连斯基扬言再打八年,俄军突然全线猛攻,留给基辅的时间不多了

泽连斯基扬言再打八年,俄军突然全线猛攻,留给基辅的时间不多了

boss外传
2025-11-03 17:05:03
外媒称中国施压英国教授停止相关研究 中方回应

外媒称中国施压英国教授停止相关研究 中方回应

看看新闻Knews
2025-11-04 17:52:04
红军城争夺战结束,俄军进行最后清剿,大量乌军投降

红军城争夺战结束,俄军进行最后清剿,大量乌军投降

兵国大事
2025-11-04 17:30:59
高铁直达!中国最适合退休后去的6个地方,争取每年去一个!

高铁直达!中国最适合退休后去的6个地方,争取每年去一个!

布拉旅游说
2025-10-28 13:39:04
清华才子陈立人:从成都七中考入清华大学,赴美留学入职谷歌

清华才子陈立人:从成都七中考入清华大学,赴美留学入职谷歌

伴史缘
2025-11-03 16:16:17
学生买淀粉肠被副校长拔走车钥匙,学校再通报:其停放车辆影响出行,劝离未果;双方均有不当,已互相谅解

学生买淀粉肠被副校长拔走车钥匙,学校再通报:其停放车辆影响出行,劝离未果;双方均有不当,已互相谅解

鲁中晨报
2025-11-04 16:11:06
清华院士师徒抢攻固态电池,下一个“宁王”?

清华院士师徒抢攻固态电池,下一个“宁王”?

华商韬略
2025-10-31 11:08:02
赵鸿刚回应出手绵软:被打太阳穴眼睛看不清,害怕犯规不敢瞎发力

赵鸿刚回应出手绵软:被打太阳穴眼睛看不清,害怕犯规不敢瞎发力

杨华评论
2025-11-04 14:32:51
波克罗夫斯克会成为下一个巴赫穆特吗?

波克罗夫斯克会成为下一个巴赫穆特吗?

山河路口
2025-11-03 17:06:51
国民党中评委提案:恢复国统纲领,郑丽文被首次威胁“下台负责”

国民党中评委提案:恢复国统纲领,郑丽文被首次威胁“下台负责”

南宫一二
2025-11-04 08:59:25
贵州官宣:李刚被“双开”!同一单位3名原领导先后落马

贵州官宣:李刚被“双开”!同一单位3名原领导先后落马

鲁中晨报
2025-11-04 16:35:13
冷空气自西向东横扫全国,雨水将在山东“上线”

冷空气自西向东横扫全国,雨水将在山东“上线”

齐鲁壹点
2025-11-04 16:31:42
重磅:乌克兰摧毁莫斯科军车!破坏红军村运输补给

重磅:乌克兰摧毁莫斯科军车!破坏红军村运输补给

项鹏飞
2025-11-03 19:31:43
美国霸权的唯一例外!印度直言:全世界只有中国,让美国不敢放肆

美国霸权的唯一例外!印度直言:全世界只有中国,让美国不敢放肆

潮鹿逐梦
2025-11-04 16:57:06
台风登陆!停课!停运!至于深圳天气......

台风登陆!停课!停运!至于深圳天气......

深圳晚报
2025-11-04 14:31:34
欧洲车企:早知道中国会发这么大火,当初就不该让荷兰抢走安世

欧洲车企:早知道中国会发这么大火,当初就不该让荷兰抢走安世

文史旺旺旺
2025-11-04 20:00:06
乌克兰两名朝鲜战俘 向韩国“投诚” 开启新的生活

乌克兰两名朝鲜战俘 向韩国“投诚” 开启新的生活

原某报记者
2025-11-03 17:21:05
钱再多有什么用?43岁孙俪如今的现状,给所有中年女性提了个醒

钱再多有什么用?43岁孙俪如今的现状,给所有中年女性提了个醒

易昂杨
2025-11-04 11:32:30
上海博士夫妻闹掰!1500万房全归公婆

上海博士夫妻闹掰!1500万房全归公婆

天气观察站
2025-11-04 13:56:42
2025-11-04 20:43:00
封面新闻 incentive-icons
封面新闻
第一眼,看封面。了解权威信息,看真实新闻故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70004)。
328562文章数 88737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安世半导体风波还在继续 德国巨头们紧急寻求中国豁免

头条要闻

安世半导体风波还在继续 德国巨头们紧急寻求中国豁免

体育要闻

27岁热刺门将,夺冠后退役当导演

娱乐要闻

爸爸去哪儿6孩子现状,个个不同

财经要闻

马斯克"万亿薪酬"计划,突爆重大利空

科技要闻

硅谷甄嬛传:奥特曼优雅挑衅马斯克狠狠回击

汽车要闻

把海岸诗意织进日常 法拉利Amalfi重塑超跑生活方式

态度原创

手机
游戏
艺术
公开课
军事航空

手机要闻

苹果推出全新App Store网页版:更完整的浏览体验

Atlus这款JRPG推出试玩版!Steam好评率高达93%

艺术要闻

何镜堂院士出手!广州再添150米新地标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俄最新核潜艇下水 可搭载“末日鱼雷”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