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浙江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浙江省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首场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浙江经济社会发展成就。会上,浙江省发展改革委党组副书记、副主任陈海涛表示,浙江是全国首个也是唯一一个共同富裕示范区。“十四五”以来,省委省政府聚焦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围绕解决广大百姓急难愁盼事项,创新推进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改革、公共服务“七优享”,扎实办好民生实事。
一是实施公共服务“七优享”工程,加强优质公共服务总量供给和结构调整。公共服务“七优享”工程重大项目每年投资1000亿元以上,建成使用保障性租赁住房74万套。打造群众身边“15分钟公共服务圈”,贴近百姓建成1600多家城市书房、1.8万余家农村文化礼堂,选派1574名文化特派员赴基层,全省城市社区“10分钟健身圈”基本形成,农村室内外体育场地设施高质量覆盖。
二是补齐优质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短板,切实满足百姓高品质生活需求。教育方面,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超过96%,城乡教共体公办学校覆盖率达到99%以上。实施“双一流196工程”,省属高校全国重点实验室建设实现“零”的突破。医疗方面,建设浙大一院1个国家医学中心,浙大一院台州医院、浙大二院嘉兴医院、省人民医院绍兴医院3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打造“医学高峰”。在全省布局1510个巡回诊疗点、落地508辆巡回诊疗车,打通山区海岛县老百姓看病“最后一公里”。创新实施医学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共享改革,累计节省医疗费用超20亿元。“一老一小”方面,率先开展普惠托育纳入基本公共服务试点,全面实施养老服务“爱心卡”制度,累计建成老年助餐点位1.2万个,覆盖70%以上的村(社区)。
三是着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改革,努力缩小城乡、区域、群体的服务差距。推广失能人员“多评合一”等39项试点经验做法。全面实施长护险制度改革,全省参保人数达到5216万人。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险省级统筹改革,缩小城乡和地区间医保差距。放开灵活就业人员在就业地参保户籍限制。
此外,据浙江省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杜旭亮介绍,浙江省深化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以缩小“三大差距”促协调、惠民生,以百姓心为心,认真回应群众的期盼。一方面,持续缩小“三大差距”,城乡区域更加协调。强化省域一体发展,建成杭州西站、杭温高铁、杭衢高铁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深化山海协作,山区海岛县实现GDP县县破百亿,设区市之间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最低倍差缩小至1.54。推进富民增收,2024年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24年、40年居各省区第1,城乡居民收入倍差从1.96缩小至1.83。
另一方面,用心用情用力改善民生,公共服务更加优质。率先推进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深入实施公共服务“七优享”工程,抓好民生实事,2021-2025年累计实施十个方面民生实事共197项,群众满意度和公共服务质量持续提升。举例来看,全省异地结算医疗机构开通率从2020年的26.9%提升至2024年的94.5%,省内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率达到99.7%,现在浙江跨市看病都能直接报销,再也不用为医药费报销来回奔波。此外,作为外来人口流入大省,随迁子女平等接受教育实现新突破,2024年全省义务教育段随迁子女就读公办学校比例达到92.9%,与全省义务教育段全体学生就读公办学校比例基本持平。再一个例子是推进电梯的更新改造,“十四五”时期既有住宅累计加装电梯9759台,争取国债资金41亿元支持电梯更新共计27379台,以“小电梯”撬动“大民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